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淵源於1911年創建的浙江農事試驗場和1958年創建的浙江農學院同位素實驗室,2002年為進一步增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由原作物和原子能利用兩個全國百強所重組而成。研究所下設水稻、經濟作物、油料作物、核技術利用、分子育種及良種繁育六個研究室(中心)。現擁有國家大麥、大豆改良分中心和國家水稻改良中心輻射育種實驗室三個國家級科研機構,浙江輻照中心和浙江農科種業公司兩大科技產業。全所目前在職職工97人。其中高級職稱26人,中級職稱36人;博士11人,碩士23人;享受國務院津貼16人,入選省“151”人才9人。
全所重點圍繞稻、麥、油、豆、棉等大宗農作物開展優異種質的創新與利用,新品種選育,分子育種,良種良法配套和增值利用技術等研究。是一個以作物育種、栽培等傳統學科與農業生物技術、核技術和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相互融合的綜合性研究所。自“九五”以來,已通過審(認)定農作物新品種57個,獲獎成果25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5項,品種權保護7項。新品種累計推廣面積2億多畝,創造社會經濟效益約60多億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