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簡稱植微所)由原植物保護研究所和原微生物研究所於2002年浙江省農科院學科結構調整中組成。現有在職職工55人,高級職稱21 人,其中研究員6人;博士11人,碩士15人;農科院學科首席專家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才1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3人、第二層次6人。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簡稱植微所)由原植物保護研究所和原微生物研究所於2002年浙江省農科院學科結構調整中組成。現有在職職工55人,高級職稱21 人,其中研究員6人;博士11人,碩士15人;農科院學科首席專家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才1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3人、第二層次6人。設有植保工程、真菌病害、經濟作物病害、經濟作物蟲害、微生物農藥、微生物工程、酶工程、微生物資源利用及抗性評價等九個研究室,是“八五”全國農業科研開發綜合實力“百強研究所”。主要從事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抗性品種篩選利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藥的研究開發、生物農藥和生物獸藥的研製和利用、高效微生物菌種篩選和發酵工藝研究、畜禽和水產用微生態製劑及飼料添加劑等方面的科研開發、成果轉讓、技術諮詢和技術服務工作。
目前我所共承擔國家、部、省重大、重點和一般攻關項目,國家和省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企業合作等各類項目70餘項。近4年來,5項成果通過了省級鑑定,成果獲省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和省農業豐收獎二等獎1項;申請國家專利19項,授權6項,通過國家審定品種1個;發表論文240餘篇,其中SCI論文7篇,國內一級以上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46篇;成功研製開發了生物農藥農安2號、孕茭靈、多抗靈、制蚜菌素、抑黴菌素,生物獸藥之江菌素,生物殺菌劑ST-6,高效誘蟲板,微生態製劑之江素、之江酵素、水質淨化劑,飼料添加劑酸性蛋白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飼用複合酶,以及棉麻紡織酶、絲毛酶等物化產品;選育出茭白新品種“浙河茭1號 ”、“浙河茭2號 ”,產生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在條件建設方面,初步建立了“生物合理性農藥”中試實驗室,目前正在建設“綠色農藥創製中心”及“農用微生物製劑創製中心”。
通過學科的協調發展,將建設成為全省綠色農藥創製中心,積極促進農產品無害化生產技術,使本所成為全省農產品安全生產的技術支撐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