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心嶼
浙江江心嶼有“甌江蓬萊”之稱,環境優美,是溫州市區著名旅遊勝地,文天祥曾在此題詩。
簡介
江心嶼位於溫州市區北面甌江中。甌江為浙江省第二大河,下游基本都在溫州市境內,經永嘉、甌海二縣邊界,右納戍浦港、左納楠溪,至樂清縣境,左納象浦,在樂清東南隅岐頭注入溫州灣。由於江流海潮相互激盪,彼此消長,江流挾粗物質而下海,海潮攜細物質而上溯,加上龍灣炮台和磐石之間兩磯頭對峙處,逕流下淺,海潮往來水面曲線呈擁水或落水形式,於是形成江心嶼、七都塗和靈崑島。
江心嶼古稱孤嶼,向有“甌江蓬萊”之稱,島上遍布殿堂亭榭,甚富古蹟,且古木蔥蘢,風景秀幽。有海眼泉香、春城煙雨、塔院筠風、甌江月色、羅浮雪影、海淀朝霞、翠微殘照、孟樓潮韻、沙汀漁火、遠浦歸帆等十景,為我國沿海四大名嶼(江心嶼、長垣嶼、鼓浪嶼、東明嶼)之一。南朝劉宋山水詩人謝靈運、唐代詩人李白、杜甫、孟浩然、張子容、張又新及宋代陸游、楊蟠、薛季宣、葉適,明代的劉基、黃淮、何文淵、章綸、張璁、顧錫疇,清代的朱彝尊、梁章鉅等都曾讚美過這裡的景色。歷代詩人讚美勝景的詩篇近500首,是名符其實的詩島。 歷史文化沉澱相當深厚。
歷史
江心嶼景色秀麗宜人,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代,就名揚海內,是溫州市區的著名旅遊勝地。江心嶼上有兩座寶塔。東塔建於唐鹹通十年(869年),登上東塔,東望江海,水天想連,河水滔滔,白帆點點,使人心曠神怡。塔下的龍翔寺,建於北宋開寶二年間(969年),塔下的興慶寺,現已闢為溫州博物館。 江心嶼上最著名的是江心寺,也叫中川寺。殿宇規模宏偉,建築面積有3000平方米。初建於唐鹹通年間,宋高宗南奔時常來此遊玩。宋、元、明歷代屢廢屢修,現存的是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重建的,寺周古木參天,樟榕相抱雲水環繞,景色雅致。寺門前有一副對聯,左聯是:雲早潮,早早潮,早潮早散;潮常漲,常常漲,常漲常消。目睹那甌江上的雲涌潮漲,倍覺別有一番情趣。江心嶼的聞名於世,據說自東晉謝靈運遊山玩水時,唱出了“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的名句。後人這紀念他,在島上建有“謝公亭”和“澄鮮閣”。民族英雄文天祥,也曾在孤嶼題詩《北歸宿中川寺》,後人為紀念文天祥,江心寺對面還建有文天祥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