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以九七式艦攻和九九式艦爆為主力艦載攻擊機型的日本海軍航空隊,在優秀的駕駛員的操縱之下,為日本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的一系列海戰勝利作出了突出貢獻。然而,隨著戰爭的持續、美軍新型艦載戰鬥機的生產和服役、美軍艦艇防空體系的不斷完善,日本海航的艦載機和飛行員在慘烈的消耗戰中損失慘重。
此時的日本海軍高層們對當時所裝備和服役的艦載攻擊機都不甚滿意:D4Y“彗星”式艦載俯衝轟炸機速度快,可靠性高,然而生產性差,無法適應殘酷的消耗作戰;中島B6N“天山”艦載攻擊機雖然航程遠超過97式,但是飛行性能沒有明顯提高,機體過大造成航母載機量減少;航空母艦上飛機型號繁雜更使航空人才不斷損失的聯合艦隊在保養、維護上大為頭痛。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海軍提出了兼有艦攻和艦爆性能的新型“通用艦載機”的研製要求。而“流星”/“流星改”,就是這一計畫的產物。
新式艦攻的設計要求於1941年提出。但是,新的十六試艦攻的研製任務沒有交給長期為海軍提供魚雷飛機的中島公司,而是由艦載轟炸機的權威廠家愛知公司負責。海軍要求新型艦攻能夠同時擁有進行魚雷攻擊、水平轟炸和俯衝轟炸的性能。主持設計的重任交給了愛知廠的設計師尾崎紀男。
1942年5月,第一架16試艦攻開始試飛。1943年,軍方正式命名為“流星”,編號B7A1。但是全機質量過大,未能滿足海軍要求。很快,愛知廠從2號機開始,對飛機主機翼的結構進行了重新設計,採用類似美國F4U“海盜”式戰鬥機的倒鷗翼型機翼,雙重襟翼和副翼襟翼聯動以提升低速性能。同時,機體的其他結構也進行了相應的重新設計。
試飛中“流星”出現了主翼強度不夠問題,愛知公司將主翼由橢圓形改為直線型,後引進亨克爾公司衝壓技術才解決生產問題。然而更大的毛病在於“譽”發動機的不可靠,為了等待改進後的發動機,“流星”從此開始了長達2年的反覆試飛、改進過程。
發動機問題解決後,“流星”式艦載魚雷轟炸機的生產型終於開上了生產線。新機編號為B7A2,命名為“流星改”。這種新銳飛機換裝了功率為1825馬力的“譽”12型8缸氣冷發動機,安裝4葉變距槳,時速高達566千米,超過“零”式戰鬥機,最大航程2638千米,升限11250米;為適應航空母艦搭載,主翼可摺疊;該機火力較強,包括主翼上的兩門99式2型20毫米航炮和后座一挺13毫米護尾機槍;機腹彈艙可掛栽250千克炸彈2枚,在進行魚雷攻擊時可在機體外掛800千克魚雷一條(與一般飛機不同)。“流星”式艦載魚雷轟炸機的魚雷不是掛在機體中心線上,在中心線偏左一點,以避開機腹中間那個難以承重的彈艙門。);乘員3人。並且最大的優點是該型機生產簡單,非常適合大量製造。
經過了長達2年的試飛和改進,在生產了9架試製的B7A1“流星”後,最終決定量產的型號--B7A2“試製流星改”於1944年4月開始生產。與之前試飛時採用的問題多多的“譽”11型發動機相比,“流星改”採用了更為可靠的中島NK9C“譽”12型發動機(1360千瓦,約為1825馬力)。流星改”安裝了4葉變距螺旋槳,時速高達543km/h,超過著名的零式戰鬥機,最大航程可達3040千米,升限11250米;為適應航空母艦內機庫收容的條件,主翼為可摺疊設計。主要機載武器為主機翼上的兩門九九式二型20毫米機炮,機艙後部也可選裝一式7.7毫米航空機槍或二式13毫米航空機槍。機腹彈艙可掛載2枚250kg航空炸彈,在進行魚雷攻擊時可在機體外掛一條800kg航空魚雷。理論上,在投放完魚雷或炸彈後,“流星改”可以有一定的空戰能力。
主要型號
試製流星(B7A1):安裝[譽]11型(標稱1650馬力)發動機的試製機
11型(B7A2):稱流星改,安裝[譽]12型(標稱1670馬力)發動機
試製流星改1(B7A3):安裝HA43-11型(2200馬力)發動機,只有試製樣機
設計特點
流星有一對倒海鷗翼,主翼可向上折起,其後方有兩段式襟翼,機身下方有防彈裝甲和內置式彈艙,流星使用譽12型發動機加四葉螺旋槳,因此,即使流星的重量是各日本艦載機之首,但由於動力充足而令它有著不錯的速度和機動性,因此它的主翼有20毫米口徑九九式機炮,必要時也可以打空戰,乘員有兩名,後部機槍手兼任投彈手,這樣可節省飛機重量,而且在其設計上也考慮到生產便利的問題,其零件數目大約是零式戰鬥機的一半。
性能特點
流星生產工藝簡單,零件數不到零戰一半,主翼為倒鷗型,其雙重襟翼與副翼襟翼聯動以提升低速性能,這種艦載轟炸機性能非常高,速度快並具有戰鬥機的格鬥性能,實戰中這種飛機很難攔截,不過流星改的生產同樣受東海地震影響而被破壞,出現的太晚,戰爭結束時連同流星與流星改只有隻有很少數量,未能對戰局起到影響。
流星(B7A1)裝[譽]11型1650馬力發動機,但[譽]11型發動機的性能不穩定,真正量產的是裝[譽]12型1670馬力發動機的流星改(B7A2),另外還有極少裝HA43-11型2200馬力發動機的流星改(B7A3),但B7A3未在戰爭中使用過,流星改戰爭末期才出現,那時日軍飛行員訓練不足,難以用炸彈或魚雷準確擊中敵艦,所以一些流星與流星改充當了自殺飛機,用這么好的攻擊機實施自殺攻擊非常可惜,流星改是二戰時期世界最高性能的艦載轟炸機。
技術數據
尺寸數據
翼展:14.4米
機長:11.49米
機高:4.07米
翼面積:35.40平方米
重量數據
空重:3614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5700公斤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566公里/小時
升限:8950米
續航力:3040公里
武器:2門99式2號20毫米機炮(機翼);1門7.92毫米或13毫米機槍(后座);800公斤炸彈或魚雷
機組人員:3人
螺旋槳:4葉定速變矩螺旋槳
發動機:1台中島“譽”12型複列星型氣冷18缸發動機(1670馬力)
服役事件
“流星改”原本和“烈風”、“彩雲”一起,是日本海軍計畫給新型航母(大鳳、信濃、伊吹、生駒)搭載的主力艦載機型。然而,在1944年6月的馬里亞納海戰中,原本預定搭載“流星”的大鳳號裝甲航母被美國海軍“大青花魚”號潛艇擊沉,“流星”的上艦計畫被迫推遲。後期同樣預定搭載“流星”的信濃號裝甲航母也同樣葬身大海,而伊吹、生駒則未及建成,日本便已迎來戰敗投降。因此,“流星”/“流星改”最終還是沒有獲得成為真正的艦載攻擊機的機會。“流星改”被日本海軍航空隊當作了陸基攻擊機使用,主要裝備了橫須賀航空隊和第752、131、1001航空隊。由於美軍空襲日益加劇,日本軍用飛機製造生產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流星改”的產量和生產效率難以有效提升,最終生產裝備總數僅為114架。
日本海軍使用了部分“流星改”在1945年7月至8月,對美軍艦隊發起了數次特攻,但是由於數量太少,而且早已沒有了熟練的精銳飛行員,最終未能取得任何戰果。日本投降後,一共殘存了58架“流星改”,其中35架停放在千葉的原752空駐地--木更津基地,被美軍全數接收。美軍使用高標號航空汽油,對“流星改”進行了測試飛行,測試結果表明,“流星改”的飛行性能和操控品質,均屬上乘,是二戰末期性能較為優秀的艦載攻擊機。然而,隨著日本投降,“流星改”早已無用武之地,最終也只能成為航空史上的一顆流星,轉瞬即逝。目前僅有一架“流星改”留存在美國,被分解保存。
總體評價
“流星”式艦載魚雷轟炸機性能不凡。這種大型艦載攻擊機是當時最早同時具有水平轟炸、俯衝轟炸、魚雷攻擊功能的飛機之一;對於日本航母機動部隊來說,這種飛機也有它特殊的意義。它是日本航母搭載的第一種具有內部彈艙的飛機。“流星”式艦載魚雷轟炸機最大起飛重量接近6000千克,動力採用了當時最新銳的中島NK9B“譽”11型發動機,輸出功率1800馬力。主翼採用倒鷗翼型,雙重襟翼和副翼襟翼聯動以提升低速性能。總體性能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雖然流星性能非凡,但出現太晚了,“流星改”艦載魚雷轟炸機開始生產時已是1943年5月,正式列裝則到了1945年3月。此時美國的B-29轟炸機已開始轟炸日本本土,又碰上東海大地震,“流星改”艦載魚雷轟炸機也就失去了生產條件。包括1942~1944年間斷斷續續生產的9架B7A1,“流星”式艦載魚雷轟炸機也不過生產了114架。當時日本還設計了換裝2200馬力三菱NK9A發動機的B7A3,則完全是一種紙面上的飛機。
114架“流星”式艦載魚雷轟炸機,在當時日本航空兵精華喪盡、美軍掌握了日本上空絕對制空權的情況下,就好像滲進沙土的水一樣,很快無影無蹤,沒有產生任何影響。至於日本航母艦隊,此時早已潰不成軍,甚至根本沒能接觸到這種新型飛機。
如果“流星”式艦載魚雷轟炸機能夠及早裝備、大量生產,是否能夠扭轉戰局我們不得而知。但由於日本電子科技與美國相差太遠,日本飛機只能在傳統的飛行性能領域進行提升,而美國同類飛機已裝備了雷達和電子干擾設施。日本飛機搜尋目標、定位能力遠低於美國飛機、面對美軍高炮無線電近炸音信也毫無辦法,即使是戰鬥機改裝的自殺機,被高炮擊落的比例都很高,更不用說比較笨拙的攻擊機了。日軍擅長的夜間襲擊也因為美國軍艦普遍裝備雷達控制的高射炮以及美國夜間戰鬥機的出現而難以得手。所以,“流星”式艦載魚雷轟炸機也就注定只是一顆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