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型介紹
隨著戰爭的進行,日本航空母艦搭載機明顯不能滿足軍方日益苛刻的要求。“彗星”式艦載俯衝轟炸機速度快,可靠性高,然而生產性差,無法適應殘酷的消耗作戰;“天山”艦載攻擊機雖然航程遠超過97式,但是飛行性能沒有明顯提高,機體過大造成航母載機量減少;航空母艦上飛機型號繁雜更使人才凋零的聯合艦隊在保養、維護上頭大如斗。在此基礎上日本海軍提出了兼有艦攻和艦爆的新型飛機的研製要求。
歷史發展
新的16試艦攻的研製任務沒有交給長期為海軍提供魚雷飛機的中島公司,而是由艦載轟炸機的權威廠家愛知公司負責,可能是日本海軍對由愛知公司的俯衝轟炸機設計經驗更有信心吧!
1942年5月,第一架16試艦攻開始試飛。1943年,軍方正式命名為“流星”,編號B7A1。
“流星”果然不凡。這種大型艦載攻擊機是當時最早同時具有水平轟炸、俯衝轟炸、魚雷攻擊功能的飛機之一;對於日本航母機動部隊來說,這種飛機也有它特殊的意義。它是日本航母搭載的第一種具有內部彈艙的飛機。“流星”最大起飛重量接近6000千克,動力採用了當時最新銳的中島NK9B“譽”11型發動機,輸出功率1800馬力。主翼採用倒鷗翼型,雙重襟翼和副翼襟翼聯動以提升低速性能。總體性能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試飛中“流星”出現了主翼強度不夠問題,愛知公司將主翼由橢圓形改為直線型,後引進亨克爾公司衝壓技術才解決生產問題。然而更大的毛病在於“譽”發動機的不可靠,為了等待改進後的發動機,“流星”從此開始了長達2年的反覆試飛、改進過程。
發動機問題解決後,“流星”的生產型終於開上了生產線。新機編號為B7A2,命名為“流星改”。這種新銳飛機換裝了功率為1825馬力的“譽”12型8缸氣冷發動機,安裝4葉變距槳,時速高達566千米,超過零式戰鬥機,最大航程2638千米,升限11250米;為適應航空母艦搭載,主翼可摺疊;該機火力較強,包括主翼上的兩門99式2型20MM航炮和后座一挺13MM護尾機槍;機腹彈艙可掛栽250千克炸彈2枚,在進行魚雷攻擊時可在機體外掛800千克魚雷一條(與一般飛機不同,“流星”的魚雷不是掛在機體中心線上的);乘員2人。並且最大的優點是該型機生產簡單,非常適合大量製造。日本海軍夢寐以求的完全適應戰爭需要的新銳攻擊機終於誕生了!
但是太晚了,“流星改”開始生產時已是1943年5月,正式列裝則到了1945年3月,大勢去矣。此時美軍B-29已開始轟炸日本本土,老天爺也不幫忙,來了個東海大地震,“流星改”也就失去了生產條件。包括42—44年間斷斷續續生產的9架B7A1,“流星”也不過生產了114架。當時日本還設計了換裝2200馬力的三菱NK9A發動機的B7A3,則完全是一種紙面上的飛機。
114架飛機,在當時日本航空兵精華喪盡、美軍掌握了日本上空絕對制空權的情況下,就好像滲進沙土的水一樣,很快無影無蹤,沒有產生任何影響。至於日本航母艦隊,此時早已潰不成軍,甚至根本沒能接觸到這種新型飛機。
如果“流星”能夠及早裝備、大量生產,是否能夠扭轉戰局呢?我認為也不可能。日本電子科技與美國相差太遠,日本飛機只能在傳統的飛行性能領域進行提升,而美軍同類飛機已裝備了雷達和電子干擾設施。日本飛機搜尋目標、定位能力遠低於美機、面對美軍高炮無線電近炸音信也毫無辦法,即使是戰鬥機改裝的自殺機,被高炮擊落的比例都很高,更不用說比較笨拙的攻擊機了。日軍擅長的夜間雷擊也因為美艦普遍裝備雷達控制的高炮以及美國夜間戰鬥機的出現而難以得手。所以,“流星”也就注定只是一顆流星。
具體數據
型號 流星
發 動 機 中島“譽”12型複列星型18缸氣冷發動機X1(1825馬力)
尺寸 翼展14.4m,全長11.49m,高4.07m
最大速度 566khm/h
升限 8950m
續 航 力 3040km
空重 3614kg
武器 99式2號20mm機炮X2(機翼) 7.92 or 13mm機槍X1(后座),800kg炸彈或魚雷
機組人員 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