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中國

流動中國

一部全景式記錄中國流動人口的悲歡離合夢想願景的時政類暢銷書《流動中國——中國流動人口生存現狀考察》(下稱《流動中國》)2011年1月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開始在全國公開發行。這是一群年輕的媒體人對中國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人口流動作的精彩書寫。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上世紀70年代後,執政黨和政府讓利讓權,開啟城鄉、地區之間的人口流動。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中國已進入人口流動遷移最為活躍的時期。這一流動延續至今,仍在影響和改變著中國的城鄉生活生態。

本書作者走訪重慶、武漢、東莞和廣州等流動人口的輸出和輸入地區,記錄流動人口的生活艱辛和命運改變。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流動人口的權益維護、流動人口的性生活、不斷更新的流動人口服務政策......這些都是本書所采寫和再現的內容。

這是記錄中國流動人口命運的用心之作,被書寫的現實難說完美,但變化總能讓人看到希望。

內容簡介

《流動中國》全書約30萬字,由廣州日報年輕記者歷時兩年采寫完成的。該書通過大量流動人口以及與之相關的故事,全景式記錄中國流動人口的悲歡離合,探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口流動的歷史變遷。文中內容涉及重慶、武漢、廣州和東莞等流動人口的輸出和輸入地區,真實記錄流動人口的生活艱辛和命運改變。

與一般紀實性文學作品不同的是,《流動中國》側重對人口流動中個體人物命運的講述。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流動人口的權益維護、流動人口的性生活、不斷更新的流動人口服務政策……都是本書作者所采寫和再現的內容。《流動中國》所關注的不僅僅有流動人口中的“明星”,更多的是普通人的普通事、感人事。細讀該書會發現,書中既有對流動人口生存狀況的描寫,也涉獵到現實中流動人口仍存在的困境。書著者表示,這是《廣州日報》記者在新年剛剛來臨之際,獻給全國2億多流動人口的情感與心血之作。中國流動人口的現狀儘管難說很好,但變化已經能讓人看到希望。

出版信息

書號:ISBN 978—7—218—07028—5

開本:787mm x 1092mm

圖書目錄

序言

開篇 2010:朝“體面”艱難向上

第一部分 流動中找尋希望

第一章 浩蕩中的荒蕪

第二章 富士康:“又一個屌毛走了”

第三章 生命之花何以就此凋謝

第四章 讓“草根”走向繁華

第五章 帶著理想走向“新生”

第二部分 傷了“手窩”空了“被窩”

第六章 猝死以及四隻殘掌的代價第三部分 豈止是健康的代價

第七章 令人唏噓的“被窩子”

第三部分 因為流動所以留守

第八章 留守兒童:一個被獨立的幼小群體

第四部分 危機2008

第九章 流動尷尬總爆發

第五部分 歲月如歌故事似河

第十章 流動著,痛苦著,向上著

第十一章 10年後,漢正街還有沒有“扁擔”?

第六部分 流動歷史樣本

第十二章 農民工:潮起廣東

第十三章 重慶故事

第七部分 總有一盞明燈在前方

第十四章 在流動中找回曾經的家園

第八部分 治——安——流動

第十五章 給流動者一個可以安身的驛站

第九部分 在第二故鄉

第十六章 把流動的那層窗戶紙捅破

第十部分 人 城 房

第十七章 是人成就城,還是城成就人?

第十八章 並不太雅的城市“蓄水池”

第十九章 我要出去闖,不管以什麼方式

第二十章 洛溪:江之南岸

第十一部分 互通的世界

第二十一章 流動讓“收容”滾蛋

第二十二章 廣州流動人口發展趨勢

第二十三章 高鐵時代的艱難流動

第十二部分 與世界利益攸關的中國流動

第二十四章 辛苦我一個拯救全世界

尾聲

後記

作者簡介

《流動中國》著者分別是《廣州日報》時政、法治和教育領域的記者:劉旦、陳翔、王鶴、李棟和徐靜,他們分別有著歷史學、新聞學、外國語言文學和政治學的專業背景,且多年關注中國流動人口的現狀和命運,在流動人口最為集中的廣東、廣州積累了大量相關素材,付出了大量心血。

創作背景

上世紀70年代後,我國開啟了城鄉、地區之間的人口流動。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中國已進入人口流動遷移最為活躍的時期。這一流動延續至今,仍在影響和改變著中國的城鄉生活生態。

著名政治評論家、《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周瑞金(皇甫平)為該書作序。他在序中寫道,“《流動中國》一書不但全景式的考察了流動人口的歷史問題,還輔之以國外在流動人口問題上的做法為之參照;在寫法上,則採用了紀錄片手法,在蒐集和梳理了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將個體農民工的命運放在流動人口的大背景中考察,讀來令人動容,發人深省。”

周瑞金序

改革的流動與流動的改革

周瑞金

中國改革是從打破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開始的。在改革前,公有制經濟占99%以上,私營經濟被消滅,外資被驅逐,個體勞動者寥若晨星;戶籍制度使城鄉分隔,形成城鄉二元體制,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流動基本停滯,連普通民眾到另一個城市住賓館,都需要出具單位介紹信。而一個人的吃喝拉撒睡,到生老病死,幾乎都在單位內部封閉解決。這樣一個流動停滯的社會,帶來的是物質的匱乏、人民的貧困,國民經濟最終到了崩潰的邊緣。鄧小平同志發動的經濟改革,就是讓社會資源依照市場法則進行重新配置,尤其是推動人力資源流動性的改革。

上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上半葉,執政黨和政府向全國人民讓利、讓權,改革喚起民間極大的創業熱情,從而開啟了城鄉、地區之間的流動。這些進城的農民開始被稱為“盲流”,到後來被肯定為“民工潮”。這種改革的流動,推動了我國農業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的發展,推動了城市個體和私營經濟的恢復與繁榮。“昔為種田郎,今登致富榜”。改革初期城鄉、地區之間的大流動,帶給了社會下層特別是草根階層豐沛的發家致富機會。而當時大多數機關幹部尚能安於計畫經濟體制內的福利,對利用自己所掌控的社會資源與市場勾兌尚有政治和道德的自我約束。因此,前十幾年的中國改革和經濟成長成果,基本上做到了為全體社會成員所分享,老百姓從改革中得到最多實惠。改革的流動顯示了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強大威力。當時社會各界普遍心情舒暢,改革如牧歌般行進。

可是,進入21世紀以來,特別是發生了對於市場化方向的改革爭論以後,另一種政策取向占了上風。一些人轉而強調擴大國企的市場份額和對國民經濟的控制力,認為只有強化國企特別是央企才能確保國家“經濟安全”。於是,在電力、交通、能源、電信、金融等領域,出現了超大型國企,塊頭之龐大直逼世界500強企業(但經濟效益,如資源產出率等則不可同日而語)。這些產業巨頭進入國際市場的努力受挫後,轉過身來衝進國內市場,擠壓和盤踞了私營經濟的發展空間。它們不僅保持著經營高度壟斷,而且影響到、甚至一手把持了市場定價權和政府的產業政策走向。與此同時,普通民營企業介入大中型國企產權改革的通道被基本堵塞,公司內部人收購辦法也被基本叫停。

改革進入深水區後,以權力和財富為背景的特殊利益集團壟斷了發展的機會,極大地提高了經商賺錢的門檻,嚴重阻塞了下層民眾的上升通道。底層勞動者,生計艱難。人力資源流動性的喪失,不僅傷害民族的創新能力,影響國民經濟的穩定持續增長,而且加劇了社會不公,傷害年輕一代的人生理想和國家的凝聚力。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流動開始變了味。

《流動中國――中國流動人口調查》一書關注和描述的,就是30年改革中唯一持續流動的群體――農民工。農民工在城鄉之間,在東部沿海和中西部之間,進行了大規模勞動力遷移,發揮著中國出口導向型經濟頂樑柱的作用。美國一些媒體一再把“中國工人”評為封面人物或對世界經濟有影響的群體,其實他們說的就是“農民工”。甚至可以說,他們是中國和全世界度過世界金融危機驚濤駭浪的壓艙石。然而,遺憾的是,農民工的流動,雖然遍布960萬平方公里,但基本上是一種橫向的地理流動,近年來幾乎喪失了從社會底層向上流動的機會。

今年頻頻發生的“富士康”勞工跳樓事件令人痛心。已有專家指出:就員工薪酬和勞動強度而言,“富士康”遠稱不上“血汗工廠”。富士康的悲劇,更多地源自農民工進城後的尷尬處境:工業化流水線上的“高密度生存”,割斷了農村的親緣,戶籍屏障和高房價又讓他們看不到在城市安家的可能性,陷入“身份認同”的危機。而今年在沿海地區外資企業頻頻發生的工潮,也是由以“80後”為主體的第二代農民工發起,他們比父輩有更強的權益保障意識,提示中國廉價勞動力和低人權保障的經濟發展模式面臨拐點。

近年來,不少地方政府把重點放在GDP的增長上,忽略了勞動者個體分享改革開放成果的機會。於是,經濟的增長不是包容性的增長,而成為排他性的增長。今天,貧富差距的拉大,民生問題的積聚,社會矛盾的激化,貪腐現象的加劇,都在流動人口問題上有突出表現。

農民工也好,剛剛異地就業或者尋找異地就業機會的大學生也罷,都在流動之中,為國民經濟成長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但是,其勞動與所得的比例,並不盡如人意。尤其是權貴資本的擴張,讓民間很難有足夠的創業機會,來實現自身的價值,獲得自己想要的有幸福度和滿意度的生活。

顯而易見,今後中國要向消費型的社會轉型,必定要建立一整套有助於消費型社會發展的基本社會制度。要儘快建立和完善城鄉醫療保險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公共的教育制度、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保障制度,以及加強環保的社會制度,切實解決民生問題,實現民眾對教育、醫療、住房、社會治安等社會公共品公平有效供需的基本要求。與此同時,還要建立和發展社會基層自治制度,向建立一個完善的公民社會目標前進。這樣,就切實推動了社會體制改革和社會建設,從而讓那些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付出了大量勞動的個體,能共享改革開放成果,真正實現包容性的經濟成長,推動社會進步。

《流動中國――中國流動人口調查》一書關注的流動人口問題,其實事關當下大量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態問題。作者不但全景式的考察了流動人口的歷史問題,還輔之以國外在流動人口問題上的做法為之參照;在寫法上,則採用了紀錄片手法,在蒐集和梳理了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將個體農民工的命運放在流動人口的大背景中考察,讀來令人動容,發人深省。

如何讓中國2-3億弱勢的流動人口,在今後中國經濟的包容性增長中更好地生活,已經富裕起來的中國社會必須予以充分關注,政府更需要政策傾斜和制度創設。本書已提供極為豐富的思考素材,接下來急需關注改革的學者和政策研究者、制定者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之策了。

周瑞金,筆名皇甫平,浙江平陽縣人,著名政治評論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和上海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國務院表彰的有突出貢獻、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962年復旦大學新聞系畢業後,歷任《解放日報》記者、評論員、評論部副主任、主任、副總編輯、黨委書記,1993年調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退休後先後當選上海生產力學會會長、全國生產力學會副會長。

1991年以“皇甫平”為筆名,主持撰寫《改革開放要有新思路》等系列評論文章,圍繞解放思想應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中心,在全國率先提出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新思路,形成了完整的推進改革的輿論先導系列,被譽為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後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開山之作,引起海內外廣泛反響。2006年初,又一次以“皇甫平”為筆名發表文章《改革不可動搖》,尖銳批評了當時一部分否定改革的言論傾向,指出一切改革中遭遇的問題,都應當依靠深化改革來解決,再次引起社會強烈反響。2008年,再次提出“新一輪思想解放的重心是還權於民”,強有力地推動了新一輪思想解放運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