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克,K.L.

派克,K.L.是名美國語言學家。派克早期的貢獻主要在語音學方面。他的專著《語音學》(1943)指出,語音學應嚴格區別於音系學,批評D.瓊斯和J.S.肯尼恩(1874~1959)的語音分類,並提出以生理部位和機能為標準把人類可能發出的語音進行分類。其他著作有:《美國英語語調》(1945),從音位學角度劃分出美國英語語調的四級高度及各種起伏模式;《音位學》 (1947)是研究無文字語言的語音系統的指導性著作;《聲調語言》(1948)提出了確定聲調類型和數目的理論。

派克,K.L.

正文

美國語言學家。1912年6月9日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曾在密執安大學受教於E.薩丕爾L.布龍菲爾德,1942年獲博士學位。先後任密執安大學語言學教授、語言學系主任等職。1974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曾任美國語言學會主席(196。
派克早期的貢獻主要在語音學方面。他的專著《語音學》(1943)指出,語音學應嚴格區別於音系學,批評D.瓊斯和J.S.肯尼恩(1874~1959)的語音分類,並提出以生理部位和機能為標準把人類可能發出的語音進行分類。其他著作有:《美國英語語調》(1945),從音位學角度劃分出美國英語語調的四級高度及各種起伏模式;《音位學》 (1947)是研究無文字語言的語音系統的指導性著作;《聲調語言》(1948)提出了確定聲調類型和數目的理論。
派克的近期貢獻在語法和話語分析方面。他引申了語音學和音系學的等級系統,創立序位學,基本觀點見於《語法分析》(1982)一書中。派克創立了分析整段話語或整篇故事的4個原則:位置、替換(或類)、功能、接合,他的觀點在美國語言學界頗有影響。他後來把這套分析言語行為的方法推廣來分析非言語行為,試圖建立人類行為結構的統一原理,著有《論語言與人類行為的統一原理》(1967)。近年來,他對於套用序位原理來廣泛地分析整篇文章和故事又有新的觀點和方法,著有《文章與序位》(1983)。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