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
洪水警報是防洪非工程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洪水預報一樣都是為了爭取時間,及早掌握水情及其發展情勢,以便研究對策,採取措施,減免洪水造成的損失。
發展歷程
中國古代對某些緊急情況的發生,曾經採用過比較簡易的報警手段, 如鳴鑼敲鐘、燃點烽火作為報警訊號, 相繼呼應傳遞。這些報警方式,不僅在當時發揮了一定作用, 而且是後來發展音響、光響顯示報警的啟蒙。隨著人類套用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快速通訊傳輸手段的建立,現代化的洪水報警系統已經取得成功。例如通過設在監視站的警報控制裝置, 可選擇地遙控報警信息的洪水報警系統已經研製套用, 大大提高了洪水報警的時效與可靠程度。為防止洪水警報信息傳輸發生意外中斷,宜設定不同類別的報警系統備用, 以保證警報信息暢通可靠。
國外情況
世界各國對洪水預報、警報系統都很重視。1854年法國在塞納河設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洪水預報警報系統。1966年美國在密西西比河防洪工程中,開始研究利用遙感技術,改善數據收集處理方法。現有不少發達的國家,都已在許多河流上建立了自動預報警報系統,有些發展中的國家也已在部分河流上建立這種系統。
美國
美國有水情站近萬處,分為82個河流區,預報2500多個控制點的水位、流量。大河均由國家負責,全國設有13個河流預報中心,利用遠程終端,通過自動現場作業系統,運用國家天氣局中心計算機的河流預報系統進行日常作業預報,向全國有關部門發布。各州都有國家天氣局的直屬天氣服務辦公室,由其與有關河流預報中心聯繫,發布本州的水文情報、預報和警報。有些河流的上游或較小河流的突發洪水,由各州緊急事務管理部門負責建立人工預報警報系統,或自動測報系統,或綜合洪水觀測警報系統,進行洪水預報和警報。水利工程管理部門也建有洪水預報警報系統,但只向本身提供洪水預報和警報。為了提高時效,將建立天氣互動處理系統,由計算機、雷達網和同步衛星建成全國在線上網路,並逐步擴大綜合洪水觀測警報系統。
日本
有87條大小河流設有不同水平的洪水預報警報系統,其中18條大河的洪水預報警報均由建設省和運輸省聯合管理。設立洪水預報警報系統較早的淀川,在1930年開始建立,逐步發展為自動遙測或測得雨情、水情後,直接輸送到中心處理設備進行整理和計算,然後將計算結果送到水文預報室,採用多級傳遞系統進行傳輸,最後通過電話、短波無線電、廣播、電視等向民眾發布。遇有特大暴雨洪水,氣象廳按規定標準,向建設省和有關市、縣發布警報,並由防洪管理部門經通訊社傳達到民眾。
效益
各國的洪水預報警報系統都已取得明顯效益。例如1965年美國密西西比河因警報及時,減少洪災損失1.54億美元。中國自50年代以來,洪水預報在防洪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如1958年 7月黃河下游出現了有記載以來的最大洪水。由於及時準確地作出預報,在洪水到來之前,組織200萬人的防汛隊伍,加強防守。河道雖超泄,但沒有運用北金堤滯洪區分洪,即戰勝了這次大洪水,避免了滯洪區100多萬人、200多萬畝農田遭受損失。
展望
隨著水文預報、電子計算機和通信等技術的發展,自動遙測在線上實時預報系統將進一步發展,逐步擴大系統的範圍。在深入研究洪水形成規律和機制的基礎上,將改進預報方法,提高洪水預報精度。為了增長洪水預報的預見期,還要改進降水預報技術,開展降雨定量預報,把天氣預報與洪水預報結合起來。利用現代通訊技術,對受洪災威脅地區,普遍建立較完善的警報系統,以儘量減少洪災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