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門山

洞門山位於山東科技大學校園西側,山的西面有一條季節性河流,叫作筆墨河,河兩岸的泥土格外酥軟、黝黑,確實有墨的神韻。

西岸兩山之間的地勢比較平坦,像一塊平放的大硯台,當地人稱之為硯台山。這裡人傑地靈,據說出過許多文人墨客和英雄豪傑,因此當地百姓素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大多十分重視對孩子的文化教育。洞門山不算高,海拔只有140米,單論個頭和體積,它無法與雄偉的泰山媲美,但它屹立在黃海之濱,是大海身旁的山。在海的這一邊,它日
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看著潮漲潮落,因此就有了大海的情懷和性格。
洞門山
據附近村里老人介紹,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王母娘娘吃膩了山珍海味、人間鮮果、天上仙品,非要吃普普通通的豆腐。於是,她就開始做豆腐,結果一不小心掉下來一塊就變成了洞門山。王母娘娘覺得非常惋惜,每次路過此地都要停下來看看。這件事被當地百姓知道後,也從此學會了做豆腐,在餐桌上增加了一道物美價廉的佳肴。為了感激王母,老百姓就把這座山稱之為豆母山,後來因為口音的問題,傳來傳去就成了洞門山。
洞門山的一年四季各不相同。
春天,迎著徐徐升起的朝陽站在山頂向四周望去,北坡稀疏的萬年青吐出嫩嫩的新芽,煥發出勃勃生機;而南坡的槐花開得正盛,暖暖的春風飄來陣陣沁人心脾的芬芳,讓人不由想閉上眼睛靜靜享受這大自然的恩賜。夏天,在驕陽似火、萬里無雲、酷熱難耐的日子裡,眯起雙眼向山上望去,那濃翠欲滴的綠意會給你的心靈送來絲絲涼意,讓你感到舒爽正在從心底里往外蔓延;若是遇上連雨天,被水洗過的小山就像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叫你不敢大聲說話,唯恐驚嚇到它。它顯得那么稚嫩,令你不敢用力地撫摸。秋天,北坡的松樹依然墨綠挺拔,而南坡已是奼紫嫣紅。在習習秋風吹拂下,紅的、黃的、紫的、綠的,那么熱烈地跳躍著、揮舞著,仿佛是向忙碌了一年的人們依依惜別,又像是為人們祝賀一年的豐收,讓你不得不自省這一年來的得與失。冬天來臨了,大海也變得格外安靜,失去了往日的喧囂,廣袤的大地變得有些肅殺,但洞門山上卻是另一幅景象。雪白的大背景上點綴著一些褐色的岩石、墨綠的萬年青,山腳下那紅色的、深藍色的屋頂為白色的大地增加了些許活力和色彩,間或還有幾隻不知名的山雀鳴叫著從山的這一邊飛向山的那一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