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柴胡、黃芩、黃連、茯苓、半夏、生薑、青皮各五分(1.5g),甘草一分(1g),芍藥一錢(3g)。
用法用量
以水二合半,煮取一合半,分兩次溫服。
功用
行氣化痰,清熱解郁。
主治
吐血、衄血,或卒然胸痛。
方義
柴胡條達肝氣、疏肝解郁,青皮疏肝理氣、散結消滯,二者皆入肝經,一升一降,調暢氣機,用為君藥;以黃芩、黃連清熱瀉火,兼能燥濕,半夏燥濕化痰、消痞散結,茯苓健脾滲濕,共為臣藥;肝臟體陰而用陽,故重用芍藥斂陰養血,又可避免瀉火、化痰諸藥苦燥傷陰,生薑調理中焦且解半夏之毒,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配芍藥緩急止痛,為使藥。全方苦降辛散並用,諸藥合用可使氣機暢,痰濕化,鬱熱清則心痛可止。
附註
1、《產科發蒙》:“ 妊娠吐血⋯⋯,若因內傷氣上逆者,甘草乾? 薑湯、養中湯、加減雞蘇散、洞當飲之類,俱加童子小便半盞。”
2、五條街一釀家妻,年過三旬,經產者凡十一,最後已乳,腰中強硬,不能行履越三年,百藥無驗。師先用洞當飲,加地黃、芎、歸、杜仲、牛膝,其次日,刺左右委中各一針,隨手而忽起步矣,退嘆日:甚哉,產椅之害人也。(《中國醫學大成終集 點校本 婦科 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