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馬甲

洋馬甲

除了房地產,在其他領域,國貨穿著“洋馬甲”的現象同樣非常嚴重:服裝、汽車、家具……簡直可以說,有國貨的地方,就有“洋馬甲”。 明明是國產品牌,卻起個洋名字冒充外國品牌;明明是國產貨,偏要打著“進口”的招牌四處宣傳。 .1%的受訪者感覺國貨冒充洋品牌的現象普遍,75.7%的人反對國貨穿“洋馬甲”。

注釋

“馬甲”是一個網路辭彙,最初為網路用戶“替身”的同義詞,之後經過趙本山與宋丹丹在小品《鐘點工》“小樣,穿上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的戲劇性演繹,被延伸為假冒、偽裝之意。而“洋馬甲”正是用來泛指國內市場充斥的假冒、偽裝洋品牌產品的不法行為。

現象

說到洋馬甲,大概哪個消費者都不會感到陌生。在房地產領域,“洋馬甲”同樣大行其道,XX別墅、XX花園

等等一些名字充滿了異域風情,但實際上,它們都在北京。除了房地產,在其他領域,國貨穿著“洋馬甲”的現象同樣非常嚴重:服裝、汽車、家具……簡直可以說,有國貨的地方,就有“洋馬甲”。
明明是國產品牌,卻起個洋名字冒充外國品牌;明明是國產貨,偏要打著“進口”的招牌四處宣傳。這類身穿洋馬甲的國貨早已充斥我們衣食住行各個領域。為什麼非要穿上“洋馬甲”自欺欺人、忽悠消費者呢?
中國青年報通過清研諮詢和民意中國網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0 .0%的人認為原因是社會崇洋媚外心理嚴重,62.9%的人認為是因為國產品牌對自己沒有信心,52.2%的人認為原因是對虛假誇大宣傳缺乏有效監管,多達91 .1%的受訪者感覺國貨冒充洋品牌的現象普遍,75.7%的人反對國貨穿“洋馬甲”。

維權

2011年底獲準上市的運動服飾生產商中國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遭遇“不測”。美國籃球巨星、“飛人”

麥可·喬丹已在華提起訴訟,指控該公司侵犯自己的姓名權。喬丹在訴訟檔案中稱,“喬丹體育”品牌商標使用了他的中文譯名,並指出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媒體就用“喬丹”來指代麥可·喬丹。喬丹表示,這起訴訟的目的不在於經濟訴求,而是旨在對其姓名權的保護,他計畫將訴訟有可能得到的任何經濟賠償用於發展中國的籃球事業。
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義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旗下的智慧財產權部已經先後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遞交了三批共30個“偽意大利”品牌,它們或宣稱產自義大利,或使用義大利國名、地名、甚至國旗做產品名稱,打著“義大利”旗號誤導消費者,意方呼籲中國政府採取針對性措施。之所以要以義大利政府部門的名義向中國知識產權局投訴,是因為這些虛構的“偽義大利品牌”在義大利並不存在,沒有具體的義大利企業作為受害者被牽扯進來,偽義大利品牌橫行中國市場扭曲的是整個義大利和義大利製造的形象,因此只能由義大利政府機構出面。

觀點

上海泛洋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春泉分析,喬丹體育折射了國內一批企業的共同困境:不知名時希望“傍名牌”,以促銷售;如今品牌競爭越來越激烈,反而抑制了企業進一步發展,更談不上“走出去”“一些國際企業會採取‘放水養魚’的策略,等中國品牌做大了,才發起訴訟,此時造成的打擊更大”“這種‘山寨’化的經營方式,只能獲得短期利益,而對於長期發展十分不利,也有損中國的市場形象”。
中國廣告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鄔盛根指出,企業行為是受消費心理影響的,一些企業之所以願意起洋名或者傍名人,往往是為了迎合客群的心理需求,而這種消費心理實際上不理性、不健康。“如今中國製造業水準不亞於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應該對國貨有信心”。
北京大學華人企業研究中心副主任杜燁認為,國貨穿“洋馬甲”現象正在成為明日黃花。“品牌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體現,品牌背後也包含著文化。改革開放初期,很多國內品牌需要用洋名字來提升自己的價值,但是隨著國內企業越來越多地與國際接軌,全球化的浪潮會直接遏制‘洋馬甲’投機取巧”。

僵局

義大利來華打假在國內引起了極大關注,但目前還暫時未見明顯進展。記者調查發現,涉及的偽義大利品牌對此反應不一,或“理直氣壯”,或扮無辜,或忙著“毀滅證據”。部分涉事企業紛紛撇清自己與“義大利”的關係,稱自己和義大利“沒有關係”;還有企業開始刪除和“義大利”有關的信息;一些企業甚至乾脆關閉了網頁。但這似乎並不影響對所謂“義大利品質”的宣傳。
義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向中國有關部門發出打假函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已經對“尼諾·費雷Nino Ferletti Italy”作出駁回商標註冊申請的決定。至於一些涉案商標使用人在商標使用中自行添加義大利地名的行為,回復稱意方可根據《商標法》有關規定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投訴。還有一些宣稱其為義大利品牌或義大利企業,是否存在虛假宣傳及誤導消費者的行為,需由有管轄權的工商機關依法調查後予以認定處理。
記者聯繫了幾家地方工商部門,得到的答覆都很模糊,並未有一個明確的處理方式。在意方先後向中國官方提交了30個涉嫌假冒義大利品牌後,“老外打假”似陷入僵局。
據了解,義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由義大利經濟發展部領導。義大利經濟發展部是義大利的官方機構,職能相當於中國商務部,但是其管理範圍卻比商務部更寬泛,其中包括了電信、能源等行業。在管理對象方面,還包括商標等。“可能因為不太了解中國國情,老外這么打假可能陷入僵局”山東眾成仁和(淄博)律師事務所於啟光律師認為,“從法律上來說,投訴中國企業假冒義大利品牌,義大利政府方面作為主體並不合適。”他分析說,“如果是中國市場上有假冒義大利企業品牌的情況,義大利政府方面可以在得到意方企業授權的情況下,代為打假,但實際上不是這種情況,那么義大利方面以政府作為權利人進行投訴就不合適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