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畤

ㄓㄧˋ解釋:古代天子祭天神之處。 "祭祀禮服用黃色。 "釋義古代天子在泰畤壇祭天神。

基本信息

詞目:泰畤
拼音:tài zhì
注音:ㄊㄞˋ ㄓㄧˋ
解釋:古代天子祭天神之處。

詳細釋義

典源

《史記》卷十二〈孝武本紀
十一月辛已朔旦冬至,昧爽,天子始郊拜泰一。朝朝日,夕夕月,則揖;而見泰一如雍禮。其贊饗曰:“天始以寶鼎神筴授皇帝,朔而又朔,終而復始,皇帝敬拜見焉。”而衣上黃。其祠列火滿壇,壇旁烹炊具。有司雲“祠上有光焉”。公卿言“皇帝始郊見泰一雲陽,有司奉瑄玉嘉牲薦饗。是夜有美光,及晝,黃氣上屬天。”太史公、祠官寬舒等曰:“神靈之休,佑福兆祥,宜因此地光域立泰畤壇以明應。令太祝領,及臘間祠。三歲天子一郊見。”

譯文

十一月辛巳朔日早晨交冬至,這天剛剛拂曉,天子就開始在郊外祭祀泰一神。早晨朝拜日神,傍晚祭祀月神,都是拱手肅拜;而祭拜泰一神則按照在雍縣的郊祀禮儀進行。勸神進食的祝辭說:"上天開始把寶鼎神策賜給皇帝,讓他的天下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終而復始,永無止息。皇帝在此恭敬拜見天神。"祭祀禮服用黃色。祭祀時壇上布滿火炬,壇旁擺著烹煮器具。主管官員說"祠壇上方有光出現"。公卿大臣們說"皇帝最初在雲陽宮郊祀,祭拜泰一神,司祭的官員捧著直徑六寸的大璧瑄玉、毛純膘肥的美牲獻給神靈享用。當夜有美麗的光彩出現,到了白天,有黃色雲氣上升,與天相連"。太史公和祠官寬舒等說:"神靈降下美好景象,是保佑福祿的吉祥預兆,應該在這神光所照的地域建立泰畤壇,用來宣揚上天的神明瑞應。命令太祝主管此事,每年秋天和臘月間舉行祭祀。每三年天子郊祀一次。"

釋義

古代天子在泰畤壇祭天神。後世遂以此為典。

用典示例

唐 楊炯 《酅國公墓志銘》:“郊上玄,定泰畤,金繩玉匣,日觀登封;左箇西偏,明堂布政。”
明 唐順之 《冬至南郊》詩:“明王敦大報,泰畤禮神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