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明代位於泰州鳳城河風景區(AAAA級)內,初建於南宋紹定二年,被譽為“江淮第一樓”。此樓屢毀屢起,大多毀於兵火而起於盛世。現今望海樓為公元2006年重修,原文化部外文局局長、《經濟日報》總編輯、《人民日報》總編輯,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范仲淹第二十八世孫范敬宜先生作《重修望海樓記》。泰州古稱海陵,如今海水已遠退,“望海”之名猶在。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州守鮑龍重建毀於大火的望海樓,稱“望陽樓”。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望海樓復又倒塌,惟存遺址。清康熙年間再次重建,稱“靖海樓”、“鳴鳳樓”,當地老百姓都喜歡把其稱做“望海樓”,被譽為“江淮第一樓”。抗日戰爭期間拆除城牆時,這座古人看作是“文運命脈”的名樓被拆毀。據說,登樓遠眺,滄溟惝怳入目,故人們一直喜歡把它稱做“望海樓”。此樓東靠城牆,西鄰文廟,與文峰塔、文昌閣遙遙相望,明、清兩代為泰州的著名勝地。遺憾的是,抗日戰爭期間拆除城牆時,這座古人看作“文運命脈”的名樓也被拆毀了。望海樓所以會成為泰州的一座名樓,這與歷代文人寫了不少登樓望海的詩篇不無關係。明代劉萬春的《登望海樓》就是其中的一首,詩曰:落日憑欄望眼開,蒼茫氣色接篷萊。千家為灶孤城合,萬里帆檣一水回。不見秦鞭驅百去,空聞漢弩射波來。即今過客知多少,可有元虛掞藻才。儘管那時在望海樓上已經看不到海,但詩人們懷著對大海的一片深情,登樓遠眺,滄溟惝怳入目。他們憑著美好的想像,浮想聯翩,寫出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望海樓所以會成為泰州的一座名樓,還因為是大海孕育了泰州這片土地,是大海滋哺了世世代代泰州人,泰州與大海結下了難解的情緣。從望海樓聯想到大海,就會使人情不自禁地發古之幽情,讚嘆大自然的威力,相信“滄海桑田”原來並非神話;就會促使人們去探索泰州發展的歷史,從而進一步了解這個城市,更加熱愛這個城市。
重修望海樓記
《重修望海樓記》,中國當代名家創作的敘事散文。出自原文化部外文局局長、《經濟日報》總編輯、《人民日報》總編輯,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范仲淹第二十八世孫范敬宜先生之手。乃范先生二零零七年應泰州市政府邀請為泰州重修望海樓而作。現鑲嵌在泰州望海樓二樓迎面高壁,金底黑字。范敬宜所作《重修望海樓記》原文如下:
泰州,漢唐古郡,襟江負海,壤沃物阜,人傑地靈。其東南有樓,名曰望海,始建於宋,為一郡之大觀。歷代名賢,多唱和於此。先祖范文正公曾為泰州西溪鹽監,而滕子京為泰州海陵從事,嘗相與登樓,把酒賦詩,公有“君子不獨樂”等句,其“先憂後樂”之意,亦已呼之欲出。再歷二十餘載,遂有《岳陽樓記》之作,發浩音於四海、振遺響於百代。故《泰志》稱斯樓為“吾邑之文運命脈”,洵非虛語。元明以降,兵連禍結,斯樓屢建屢毀,不勝其嘆。豈樓之興廢,或亦有關國運之盛衰乎?
今逢盛世,遂有重修望海樓之舉。公曆二零零七年秋,巍然一樓飛峙泰州鳳城河之濱,上接重霄,下臨無地,飛閣流丹,崇階砌玉,其勢可與黃鶴樓、滕王閣媲美,允稱江淮第一樓。望海樓之再興,豈獨泰州一邑“文運命脈”之象徵哉!
予登乎望海一樓,憑欄遠矚,悄然而思:古之海天,已非今之目力所及;而望海之情,古今一也。望其澎湃奔騰之勢,則感世界潮流之變,而思何以應之;望其浩瀚廣袤之狀,則感孕育萬物之德,而思何以敬之;望其吸納百川之廣,則感有容乃大之量,而思何以效之;望其神秘莫測之深,則感宇宙無盡之藏,而思何以寶之;望其波瀾不驚之靜,則感一碧萬頃之美,而思何以致之;望其咆哮震怒之威,則感裂岸決堤之險,而思何以安之。嗟夫,望海之旨大矣,願世之登臨憑眺者,於浮想之餘,有思重建斯樓之義。是為記。
公曆二零零七年初秋 范敬宜敬撰
附: 已被撤下的余秋雨《望海樓新記》
泰州望海樓初建於南宋紹定二年,距今恰為七七七年。七起同音,連出三聲,必含天意。此樓屢毀屢起,大多毀於兵火而起於盛世。相傳康熙年間重起之時,始則大雨雷鳴,繼則晴空鶴翔,民眾驚視此象,以為大吉之兆,便愈加敬重此樓。最近之毀在抗戰初期,亦為戰火之禍也。可見此樓命運,實乃中華民族興衰之表征。值此故國盛世重開,泰州百業興隆,望海樓豈有不重起之理?
泰州之有望海樓,全因本地仕人身居村邑而志存高遠,徘徊泥途而心在滄海,築斯樓也,可時時登高,俯視遐邇,以極目暢懷。歷代登高者,既有本地人士如施耐庵、王艮、鄭板橋、柳敬亭、梅蘭芳,亦有外地人士如陸游、范仲淹、歐陽修、岳飛、孔尚任。更有袈裟如雲,佛號盈耳,高僧大德,不絕於道。雙雙布履,層層石階,天也愈高,地也愈廣,此地何地?曰中華文化一處重要高台之所在也。
丙戌初春,泰州市政府決定重建望海樓。建築采宋代形制,且又壯其規模,優其材料,精其工藝,以吞吐古郡風範,盛世氣韻。清人詠望海樓詩云:“忍見荊榛老夕陽”,“建樓一夕萬戶忙。”今荊榛已除,夕陽未老,新樓既成,萬戶更忙。忙於登臨,忙於接待,忙於懷古,忙於暢想。正可謂:本為望海築此樓,豈料遠近皆望樓;風晨雨夕獨登臨,方知何處是泰州。
丙戌秋日余秋雨記於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