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法水村位於楊柳鄉政府所在地南部,東與平掌、馬鞍隔河相望,南以羅板河為界,西與魚和為鄰,北與茶山、平安寨相接。東西長約七公里,南北長五公里,總面積約35平方公里,屬低熱河谷,地勢北高南低,有崇山峻岭、小盆地,海拔1600米,最低處是管糧山河與羅板河交界處,海拔約1200米。建國前,魚和、平掌同屬一大保,魚和屬下半保、平掌屬上半保、法水屬下半保。1949年解放至1956年小寨劃歸平掌管區,法水、管糧山劃歸魚和公社管區,1965年撤社改大隊後,建立大隊改名為“新合大隊”。由於管理體制的幾經變革,1984年4月撤大隊改為“楊柳區法水白族彝族鄉”;1988年1月撤區建鄉又改為“楊柳鄉法水行政村”;到1999年12月全村有4個自然村,5個農業生產合作社。241戶人家1015人,居住著白族、彝族、漢族、傈僳族、景頗族等五種民族。少數民族有915人,少數民族占全村總人口的91.5%,是一個多民族的聚居村。該行政村隸屬隆陽區楊柳白族彝族鄉,地處鄉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9.1 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隆陽區40多公里。東鄰馬鞍村 ,南鄰蒲縹鎮,西鄰魚和村,北鄰楊柳村。轄法水組、小寨一組、小寨二組、管糧山組、大田 等5個村民小組。有農戶 256 戶,有鄉村人口1052 人,其中農業人口 1052 人,勞動力 541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538 人。
全村國土面積 12.64 平方公里,海拔1700 米,年平均氣溫 16℃,年降水量 1100 毫米,適合種植 溫帶作物花生、包穀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1178.2 畝,人均耕地 1.11 畝,林地 2120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234.29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222.4 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78.2 畝(其中:田388.56 畝,地 789.64 畝),人均耕地 1.11 畝,主要種植 稻穀、包穀、甘蔗 等作物;擁有林地 2120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2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59 畝,主要種植 核桃、石榴 等經濟林果;沒有水面面積;草地 4101.3 畝;荒山荒地 8325 畝,其他面積 3240 畝。
另一村落
法水村位於江西省撫州市資溪縣嵩市鎮,緊鄰316國道,離資溪縣(麵包之鄉)城約15公里。介於中外聞名的旅遊勝地龍虎山與武夷山之間,距離龍虎山80公里,距武夷山170公里。
法水村裡有一溫泉,出水口位於芙蓉山的半山腰,出水溫度約43.5℃,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種微量礦物質元素,屬於優質可飲用型溫泉。溫泉四周森林茂密,古木參天,幽溪纏繞,且有一冷泉相伴,自然環境十分獨特。google和baidu地圖均顯示為燒水塘。村民以那盛出開水為名既燒水得名燒水塘。
據《資溪縣誌》記載,法水名稱由來為“原有廟名法水,故地也以法水名”。古人建廟於溫泉之側,因水有致人健康之法力,神奇無比,故將廟名之為“法水”。可見,廟名與溫泉名有割不斷的歷史淵源,也給後人留下了無比美好的想像空間和取之不盡的運作題材。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路、電話三通,無路燈。全村有 210戶通自來水,有46 戶飲用井水,256 戶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100%)。有256 戶通電,占農戶總數的100%;沒有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51戶,占農戶總數的9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9戶(分別占總數的17.6%和15.2%)。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9.1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9.1公里。全村沒有有汽車,拖拉機 6 輛,機車 43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178.2 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43.2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9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43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1 戶;沒有建小水窖;沒有“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全村沒有自然村通自來水;有 4 個自然村已通電;有 4 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 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沒有自然村通路燈。有 4 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 土木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沒有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36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220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沒有 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234.29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127.95 萬元,占總收入的 54.6 %;畜牧業收入 68.08 萬元,占總收入的 29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617 頭,沒有肉牛和肉羊);沒有漁業收入;林業收入 19.16 萬元,占總收入的0.08%;第二、三產業收入19.1萬元,占總收入的 0.08 %;工資性收入0 .56 萬元,占總收入的 0.002 %。農民人均純收入 1222.4 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0 .24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28 人(占勞動力的 0.05 %),在省內務工 28 人,沒有到省外務工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 ,主要銷售往省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27.9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0.54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石榴、包穀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蠶桑產業。沒有企業;沒有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
文化衛生
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480 平方米,擁有教師 5 人,在校學生 人,距離鄉中學9.1 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99 人,其中小學生83人,中學生16人。全村沒有文化活動室、圖書室 、業餘文娛宣傳隊 。該村有農戶256戶,共鄉村人口1052人,其中男性572人,女性480人。其中農業人口 1052 人,勞動力 541 人。該村以白、彝族為主。到2006年底,全村沒有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1052 人,參合率100 %;享受低保5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室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15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1 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9.1 公里。該村沒有公廁,沒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沒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沒有人畜混居的農戶 。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43畝(其中:田6畝,地237畝),人均耕地1.08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 662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2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0畝,主要種植泡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113畝,其他面積4100畝。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養殖業,主要銷往省內。2010年畜牧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0.94%。該村發展泡核桃特色產業,計畫發展泡核桃產業。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58戶,鄉村人口228人,其中男性126人,女性102人。其中農業人口225人,勞動力126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其中彝族206人,漢族22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2人,參合率84.96%;享受低保29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7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5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1戶,占農戶總數的1.72%。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十字口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龍街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8公里,距離中學3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3人,其中小學生17人,中學生16人。村務公開
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訂農業承包契約5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34.69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2人,黨員中男黨員2人,團員3人。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人畜飲水困難,道路基礎差。學校基礎設施差,教師生活和工作都非常艱苦。該村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泡核桃特色產業,發展養殖業、採礦業,加大礦石探查和開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