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民族歷史
以色列王室

衣索比亞王室
法拉沙人在衣索比亞歷史上作出過貢獻。從13世紀至19世紀中期,衣索比亞各朝代就有58位國王是屬“所羅門血統”的。衣索比亞獨立後,曾將是否具有“所羅門血統”定為王位繼承的標準。衣索比亞最後的一個皇帝海爾·塞拉西就自稱為所羅門王和色巴女王的第255代嫡孫,是“猶太教的雄獅”。法拉沙人驍勇善戰,歷代君主都選用他們充當宮廷衛士。以色列定居

1980~1992年約有4.5萬法拉沙人逃離旱災和戰爭為害的衣索比亞,遷徙至以色列。還留在衣索比亞境內的法拉沙人數目無法確知,但估計只剩幾千人。法拉沙人社區逐漸融入以色列社會,成為日後種族間緊張和爭議的根源。
強制避孕事件
2013年初,媒體報導以色列猶太事務局(JAFI),在過去十年中,在當事人不知情的情形下,強制讓過渡營中移入以色列的衣索比亞猶太人婦女注射長期的避孕針,造成近十年以色列境內的衣索比亞裔猶太婦女生育率降低50%,此事公開之後引發關注爭議和遣責認為有種族歧視甚至氣類似種族滅絕的舉動,以色列衛生部才因此下令各單位停止此一措施。
歷史傳說
據聖經《舊約》的《列王記》記載,公元前973年,智勇雙全的所羅門繼承其父大衛王的王位,成為以色列國王。這位賢明的君主治國有方,使以色列成為西亞強極一時的王國,史稱以色列的“黃金時代”。而非洲之角的古國衣索比亞,在色巴王朝女王馬克達統治之下,也是國勢鼎盛,版圖遼闊,稱雄一方。
馬克達女王仰慕所羅門王英名,特意到耶路撒冷去拜訪他。兩位君主相見,均為對方的美貌和才智所傾倒,遂產生了戀情。回國途中,馬克達女王在今厄利垂亞生下一子,取名埃布納·哈基姆,意為“智慧之子”。
馬克達女王回國之後,即皈依猶太教。埃布納·哈基姆於母王去世後繼位,稱孟尼利克一世。他登基後即去耶路撒冷朝見父王所羅門。所羅門王大喜,隨後派一隊年輕的以色列人護送他回國。這批以色列人後來定居衣索比亞,被認為是法拉沙人的祖先。
經過幾個世紀的繁衍和發展,法拉沙人在公元前1世紀前後,人口曾增加到幾百萬人。
生活習俗

和大多數衣索比亞人一樣,他們的生活水平很低,文盲率很高。
他們長期被當作一個少數民族對待,備受歧視,長期被剝奪擁有土地的權利。
但是,他們不顧民族與宗教的歧視,堅持信奉猶太教,誦讀用吉茲語翻譯的《聖經》和其他猶太教經文。他們雖然不大懂猶太教律法,某些宗教儀規和民族習俗同主流猶太人社會也有差異,但他們仍嚴格遵守猶太教的法規和傳統。
文化藝術
法拉沙人有用吉茲語(Geez)寫成的一部《聖經》和祈禱書。他們沒有律法,但的確保存並信守猶太教傳統。他們遵守安息日習俗,奉行割禮,由村落祭司領導會堂儀式,遵照猶太教某些齋戒法律,在猶太教歷尼散月14日提供牲品,實行割禮和齋戒,過安息日、逾越節、贖罪日等猶太教節日。
鴿之翼行動

直到2013年8月28日,最後一批450名黑色猶太人28日分乘兩架飛機抵達以色列特拉維夫本-古里安機場,標誌著以政府將黑色猶太人空運回以色列的行動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