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認為對於自然犯與法定犯基本上可以從與倫理道德的關係上進行區分,即自然犯是指在侵害或者威脅法益的同時明顯違反倫理道德的傳統型犯罪,如強姦、殺人、放火等。法定犯是指侵害或者威脅法益但沒有明顯違反倫理道德的現代型犯罪。正因為如此,自然犯的危害性容易被一般人認識(不藉助法律便可認識),法定犯的危害性則難以被一般人認識(通常需要藉助法律來認識);自然犯的社會危害性的變易性較小,而法定犯的社會危害性的變易性較大。雖然倫理道德規範的內容不斷變化,自然犯與法定犯的區分具有相對性,但這樣區分對於解決法律認識錯誤等問題具有一定意義。
相關詞條
-
刑事領域中法定犯問題研究
一、法定犯問題研究的質疑 一、法定犯的成立 二、法定犯的分類
內容簡介 目錄 -
身份犯
一般而言,犯罪之成立,與犯人之身份無關,但在若干情形,法律將“身份”或“其它特定關係”規定為構成要件或為刑罰加減或免除之原因者,此種犯罪稱為“身份犯”。...
簡介 日本刑法理論 大陸刑法理論 主要特徵 與親手犯區別 -
集合犯
集合犯指刑事法律把同種的數個犯罪行為集合成為一個犯罪。在刑法理論中,可分為三種:(1)營利犯。即以營利為目的,反覆實施同種的犯罪行為,依法律的規定僅構成...
含義 要件 種類 處斷原則 -
結果犯
結果犯,“行為犯”的對稱。又稱“實質犯”。是指犯罪行為必須造成犯罪構成要件所預定的危害結果的犯罪。即以發生法定的有形的危害結果作為犯罪構成必要要件的犯罪...
基本含義 台灣地區定義 兩種理解 缺點 範圍 -
牽連犯
牽連犯,是指行為人實施某一犯罪,而其手段行為或者結果行為又觸犯其他罪名的情況。例如,以偽造公文的形式騙取他人'財物,詐欺財物的目的行為構成詐欺罪,偽造公...
解釋 條件 處理 立法 區別 -
結合犯
結合犯,是指數個在法律上獨立而罪名不同的故意犯罪行為,由另一個法律條款將它們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新的獨立犯罪的情況。例如,日本刑法中規定的強盜強姦罪就是結...
基本概念 基本特徵 設定規律 我國刑法 -
罪刑法定原則
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含義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即犯罪行為的界定、種類、構成條件和刑罰處罰的種類、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規定,對於刑法分...
基本概念 基本要求 歷史沿革 理論基礎 基本蘊涵 -
吸收犯
吸收犯是事實上有數個不同行為,其中一行為吸收其他行為,而只成立一個罪名的犯罪。包括以下幾種情況:(1)重行為吸收輕行為。前後行為在性質或程度上有輕重差別...
定義 聯繫和區別 特徵 區別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