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法官的修煉》由田成有所著,立足理論和實踐的視角。直面當下問題,求點創新,說點真見。《法官的修煉》收錄於書中的文章,來自《法制日報》、《人民法院報》、《雲南政協報》、《時代名流》等。內容關於法官,關於法治,關於社會。法官代表和凝集著一個民族的未來,承載著一個國家成為法治國家的希望與理想。在絕望與希望,毀滅與重生,失敗與成功之中,是參與者,更是建設者,要有所擔當和貢獻,共同找希望。法治是依法辦事的治國方略,引導民眾對法律的信仰,培育民眾對法律的信心,推動民族法治精神、正義觀念確立,要有所突圍和改變,共同找方向。立足於中國現代國情語境,找到問題的癥結和本源,打通社會的阻隔與偏見,分享奮鬥的情感、失望與凱旋,要有所貢獻和才智,共同找出路。
編輯推薦
《法官的修煉》:中國法官的心路報告
作者簡介
田成有,雲南省富源縣人。1982-1986年雲南大學法律系,法學學士。1986-1989年西南政法大學,法學碩士。2003-2005年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現任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致公黨雲南省委副主委,致公黨中央委員、致公黨中央法制建設委員會委員,雲南省政協常委,法學博士,教授。
目錄
法官的“方”與“圓”
法官的職業與事業
法官要過四重門
法官內心的精神圖騰
找到做法官的尊榮
法官不是“官”,而是“醫生”或“教師”
做個平凡的“平民法官”
我選擇向這樣的法官致敬
法官為何要重視職業道德?
法官的德性
法官的人文修煉
法官的知識和經驗
法官的品格和學識
難於描繪的中國法官形象
法官要有愛民、為民的良知
法官的道德良知和人文關愛
法官要有自知之明,自制之力
我們需要培養法官哪些素質?
別讓卡通“卡”住了法官的形象
法官的作用與發展
法官的處境和壓力在哪裡?
司法裁判的社會經驗
法官的大局觀
法官該怎樣服務大局?
法官的裁判智慧
法官的政治智慧
法官高明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審判效果
司法的權威必須來自於嚴格執法
法官如何認定證據和事實
法官職業必須嚴守中立
嚴格維護法院的終局裁判效力
以案結事了為最高目標
法官該怎樣講話?
法官既要會做判官,更要會做教官
法官要貢獻自己傑出的作品
僅有宣判是不夠的,必須說理
法官自由裁量權的價值和規制
法官的“遠”與“近”
認真對待中國的法治國情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司法究竟“特”在何處?
“馬錫五審判”的司法價值
司法民眾路線之認識
人民民眾需要什麼樣的司法?
尊崇法律還是符合民意
讓司法大愛溫暖人心
司法要融入到民心中去
影響法官裁判的幾種因素
法律與民俗習慣的調適
法官要拿捏好調解的尺度
寬嚴相濟的“度”
能動司法如何能動?
民眾信訪,法律何為?
認清文化對法治的意義
法院為何要重視文化建設?
儒家的民本思想及民主的提升
儒家德治思想的得與失
從文化的視角看法官的廉潔公正
法院發展中的文化含量
不要輕視法院的文化建設
法院文化建設關鍵在於法院精神
我們該建設什麼樣的法官文化?
法律何以被信仰?
法官必須帶頭信仰法律
法官要樹立崇敬、信仰法律的精神
為什麼要重視法治理念?
從制度層面看法治理念的重要
立足司法實踐反思法治理念的重要
法官必須堅守的司法理念
法官的第三隻眼
我們應從香港學習什麼?
難忘的香港法律開啟典禮儀式
香港反貪腐給我們的啟示
留下的和帶走的
歡迎記者的報導與監督
司法機關如何善待傳媒?
司法活動要面對傳媒的挑戰
輿論監督與司法獨立
法院宣傳報導如何出新招?
網際網路對司法帶來的影響與回應
讓網路監督回歸理性
律師,什麼才是你的正途?
法官與律師的職業共同體
法官與律師的相處之道
善待不穿法袍的人民陪審員
政府推進型法制的必要與限定
限制權力、行政訴訟與法治政府
行政首長須從幕後走到前台
社會管理的法治思維
在夾縫中磨合和成長的中國法治
何時走出法學幼稚的怪圈
法學研究必須敢於猜想與反駁
法學研究的失語及我們該研究什麼?
知識分子如何研究學問?
蘇力的研究視角及西化與本土的糾結
我們該從先生身上學到什麼東西?
西政精神應如此安放
怎樣培養出優秀的法學生?
人大代表和法院工作都在接受考試
法院趕考與代表給分
後記:寫給未來的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