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法制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8月1日)
叢書名: 法學研究生精品教材
平裝: 63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9306406, 750930640X
條形碼: 9787509306406
尺寸: 22.8 x 16.6 x 2.6 cm
重量: 680 g
內容簡介
《民事訴訟法學》宗旨是區別於本科教材和法律碩士教材,它側重對學科核心問題、前沿問題的介紹和討論,突出理論性,注重學術方法的訓練。 按照這一宗旨的要求,《民事訴訟法學》根據民事訴訟法學的基本內容和特點,選擇了20個專題。它們既包括民事訴訟法學基本核心理論問題,也包括本學科最新理論研究成果、最新立法、司法解釋、司法動態及存在的熱點問題。有的專題還撰寫了經典文獻導讀與相關的評論,包括了該書作者、主要內容、學術影響、學術局限,還有撰稿人點睛式的點評等。有的專題以案例作為其引言,有的則在結尾介紹了案例討論。
目錄
第一章 邁向社會和諧的民事糾紛解決
第一節 當代中國社會和諧狀況之評價——民事糾紛及其解決的維度
一、民事糾紛解決與和諧社會的構建
二、建立和完善利益的表達和協調機制
三、糾紛及其解決機制:理論框架
四、中國的糾紛及其解決狀況與社會和諧程度之評價
第二節 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的完善與促進社會和諧
一、完善司法救濟機制與和諧社會的構建
二、完善仲裁制度與促進社會和諧
三、完善民問調解機制與促進社會和諧
四、完善信訪制度與促進社會和諧
五、發展和完善有效的群體性糾紛解決機制與促進社會和諧
經典文獻導讀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民事訴訟目的研究
第一節 探討民事訴訟目的的意義
第二節 關於民事訴訟目的的主要學說
一、目的論研究的兩個標準
二、民事訴訟的定位及其本質特徵探析
三、“糾紛解決說”質疑
四、“權利保護”與“程式保障”
五、“程式保障論”涉及到的兩個問題
第三節 程式保障作為民事訴訟的目的與我國的司法現代化
經典文獻導讀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三章 訴權
第一節 關於訴權理論的學說
一、私法訴權說
二、公法訴權說
三、多元訴權說
四、訴權否定說
第二節 我國訴權理論研究的現狀與有關問題
一、我國訴權理論研究的現狀
二、我國訴權理論研究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經典文獻導讀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四章 訴訟標的研究
第一節 訴訟標的概述
一、訴訟標的含義研究
二、研究訴訟標的的意義
第二節 訴訟標的理論的學說
一、舊實體法說
二、新訴訟標的理論說
三、新實體法學說
四、訴訟標的相對性學說(或主流學說之外的其他學說)
五、我國大陸關於訴訟標的理論的學說
第三節 各類型訴訟的訴訟標的
一、給付之訴的訴訟標的
二、確認之訴的訴訟標的
三、形成之訴的訴訟標的
第四節 訴訟標的與既判力的客觀範圍
一、既判力概說
二、既判力的客觀範圍
三、訴訟標的理論與既判力客觀範圍的確定
經典文獻導讀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五章 既判力研究
第一節 既判力理論沿革
一、判決的效力與既判力
二、既判力理論沿革
第二節 既判力的客觀範圍
一、既判力的範圍
二、既判力與訴訟標的
三、抵銷抗辯的既判力
四、判決理由中判斷的拘束力
第三節 既判力的主觀範圍
一、判決效力的擴張
二、既判力適用的主觀範圍
三、對既判力理論的評價
第四節 我國訴訟制度中的既判力制度
一、改革的動機
二、動機促成的偏好
經典文獻導讀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當事人制度研究
第一節 確立當事人訴訟主體地位的意義
第二節 實現當事人訴訟主體地位的制度構建
一、確立程式當事人觀念,僅形式上審查起訴要件
二、許可非正噹噹事人的更換
三、認可主參加訴訟的詐害防止功能
四、以“第三人之訴”確立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的獨立地位
第三節 改造多數人訴訟制度,擴大司法解決糾紛的功能
一、承認類似的必要共同訴訟形式,確立必要共同訴訟分類規則
二、完善代表人訴訟制度
經典文獻導讀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七章 民事訴訟證據研究
第一節 證據的屬性
一、對證據屬性中有關客觀性的質疑
二、對證據屬性有關合法性的質疑
三、證據的根本屬性:關聯性
四、結語
第二節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及其適用
一、民事訴訟非法證據的範圍
二、我國司法實踐的問題:不加限制地適用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三、利益衡量:民事訴訟非法證據排除的標準
四、民事訴訟應當確立因其他原因導致的排除證據
第三節 法定證據的分類
一、不同的法定證據分類方法
二、我國法定證據分類存在的問題
三、立法建議
第四節 證據調查
一、證據調查的涵義
二、人民法院依職權調查證據
三、人民法院依當事人申請調查證據
四、我國證據調查制度的完善
經典文獻導讀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八章 舉證時限制度研究
第九章 證明責任法問題研究
第十章 法院闡明制度研究
第十一章 訴訟調解制度研究
第十二章 民事審前程式研究
第十三章 非正式開庭研究
第十四章 簡易程式研究
第十五章 民事抗訴制度研究
第十六章 民事再審之訴研究
第十七章 非訟程式制度研究
第十八章 民事司法賠償研究
第十九章 司法ADR機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