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泊鎮清真寺,中國伊斯蘭教清真寺。坐落在河北省交河縣泊頭鎮街南頭,即渤海之濱隋朝開鑿的大運河西堤。建築年代尚無定論,據傳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後經建文、永樂、萬曆時幾經修葺,崇禎年間擴建。現寺內匾額有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的題字,後殿牆磚上有:“光緒三十四年(1908)重修”題字,另有磚刻記有清代嘉慶、鹹豐和民國十七年重修的字樣。據建築專家根據大殿結構和細部型制推斷,認為約清初所修建。
建築布局
全寺占地11200平方米。寺正門仿北京紫禁城午門式樣,門樓巍峨。正門兩側有雕刻的扇形八字牆陪襯,牆兩邊各有一便門,朱紅門扇,上端為武式古柵出廈。前院南北各有義學堂10間,中間有近20米高的邦克樓,為二層重檐轎子頂。後院有南北陪殿20間,有明代木構特色的花殿閣,飾以木雕字畫和花紋圖案。穿過殿閣門,為花牆丹樨,丹樨兩邊有南北講堂20間,專設經堂國小和經堂大學。禮拜大殿前有月台,月台前部正中建有屏門l座。屏門左右沿月台有磚欄桿圍護。
大殿東西長55米,南北寬29米,面積為1950平方米。大殿分前、中、後3殿合一,稱“九九八十一間”。建築構架高大,前部為起脊屋頂,突起高聳,中部較低為歇山卷柵,後窯殿呈方形為攢尖頂。殿頂架起六角形亭子,頂部用方木疊落成藻井形式,突然高起,飛檐四起,角亭對立。後庭院有沐浴室16間,對廳4間及女寺。大殿正門兩側懸有明、清皇帝及名人題匾18塊。全寺樓台殿閣,成垂一線,布局合理,對稱協調,具有中國宮殿式建築風格。
1981年由政府資助全面修繕。1982年被列入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