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人文環境
到2005年底,全鎮總人口7127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5561人,農業人口55717人。人口出生率8.6‰,人口自然增長率-0.18‰。泊里鎮以建設沿海開放、重化工業和適宜人居的現代生態城鎮為目標,積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先後治理了鎮駐地的道路、河流及供排水系統等城鎮基礎設施。大力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環境質量有了進一步改善提高,目前全鎮環境質量保持國家一級標準,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被評為山東省環境優美鎮。
地貌氣候
泊里地形以平原為主,少量丘陵地帶,海岸線長達38公里,天然港口主要有貢口、董家口等碼頭,沿海島嶼一處(沐官島),海域養殖面積10萬多畝。境內有旺山(海拔74米),南北橫臥在泊里中西部,東南部有子良山(海拔69米)。境內有橫河、白馬河兩條河流。地勢北高南低。泊里地處北溫帶季風性氣候區,四季變化明顯,受海洋性氣候影響,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2℃,無霜期200天左右,降水量近800毫米。四季氣候分明,全年主導風向夏季為南風偏東,冬季為北風偏西,春遲秋爽,夏無酷暑,東少嚴寒。
資源物產
![泊里鎮](/img/4/8b9/nBnauM3XyUjMwQDOzgDM3UjMyITMwAjMxAjMwADMwAzMxAzL4A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區位優勢
泊里鎮交通十分便利,區位優勢極佳。204國道橫穿鎮駐地,在建的“同三線”高速公路在鎮內設有進出口,規劃建設中的青島濱海交通大道穿越鎮區南部,距鎮駐地3.5公里,鎮內最南端有一條長12.6公里的環海旅遊支線與青島濱海交通大道連線,構成了環形交通網。鎮駐地東距膠南市區30公里,距青島前灣港和日照港分別為45公里,乘車去青島國際機場僅需70分鐘。
泊里鎮是膠南市的前身——藏馬縣縣城所在地。這裡地勢較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兩面環海,海岸線達40公里,秦始皇三登琅琊台沐浴之所——沐官島位於鎮西南12公里處。非常適宜建設大型鋼鐵等項目的董家口位於鎮區最南端海岸,兩面環海,環海旅遊支線穿越其中,北側8.5公里即為青島濱海交通大道,距鎮駐地12公里,整個董家口區域內以半丘陵、半平原為主,地勢較平坦。
![泊里鎮](/img/e/209/nBnauM3X2cTMyQjNxYDM3UjMyITMwAjMxAjMwADMwAzMxAzL2A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位於鎮駐地西側,緊鄰“同三線”高速公路進出口的泊里工貿園是膠南市委、市政府確定發展的臨港產業加工區之一,總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園區內規劃有商貿區、生產區和生活居住區。土地使用證、建設手續齊備。2003年重點開發的1平方公里起步區,現已實現了“四通一平”,各項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目前已有10多家中外企業入駐,其中總投資5000萬元人民幣的泊里鑫佳工貿城已完成產品交易大廳、辦公用房等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的一期工程。
泊里鎮教育事業發達,全鎮中、國小在校生15000多人,教職工900人,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整體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較高。膠南二中是全國規範化學校,學校教學條件優越,教育質量全國聞名。膠南市第二人民醫院,擁有先進的檢測與監護設備,能準確及時地診斷和治療各類疾病;文化廣播電視事業蓬勃發展,設施齊全,人民民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泊里鎮確定以建設工貿結合的生態型重點城鎮為目標,力爭用3-5年的時間,在青島濱海交通大道北側,“同三線”出口以東,沿204國道兩側再造一個新泊里。
公路
泊里交通便利,204國道、334省道穿越鎮區;“同三”高速公路穿越鎮區北側,在鎮駐地西側設有進出口;青島濱海大道穿越鎮區東部,西與204國道相接;規劃建設中的董家口港至“同三”高速路出入口的疏港南北快速大道已列入青島市的公路建設計畫。
鐵路
董家口重化工業基地所需配套建設的黃島至董家口鐵路專用線(全程約60公里),已列入國家和山東省“十一五”規劃“黃石鐵路”的一部分,將於2007年動工建設。
港口
董家口港是青島市規劃的三大新港區之一,建成之後,將成為“三點布局、一線展開、組團發展”大青島城市發展框架的重要支撐。董家口港陸域規劃面積約5平方公里,建設5萬噸級、20萬噸級和30萬噸級泊位20個,年吞吐量可達6000多萬噸。泊里在未來10年內將成為一座30萬以上人口的新興港口城市。
魯能董家口碼頭項目2005年6月啟動,位於董家口東北,魚骨廟以東,規劃面積133.5平方公里。目前,作為起步工程,先期投資約3.8億元,建設一個5萬噸通用泊位及其配套工程,建設陸域場地臨時設施的施工和“三通一平”已完成,整個工程於2006年4月開始啟動建設,建設工期為一年半。
農業發展
時值初冬,來到山東省膠南市泊里鎮菜園村。按說正是冬閒時節,但看到的卻是一片忙碌的景象:白菜地里、新建的大棚里、村西新建的農貿市場上,村民們正在緊張的忙碌著。
![泊里鎮](/img/6/21f/nBnauM3X4QzN1UzM2cDM3UjMyITMwAjMxAjMwADMwAzMxAzL3A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該村計畫通過示範園的示範帶動,5年內把菜園窪2.5萬畝蔬菜種植基地建成10000個冬暖式蔬菜大棚。另外,引進中科院華南植物研究所培育的2000棵大佛肚竹苗,建設了南竹北引示範基地,兩年後可達到年產200-300萬墩的規模,年可實現收入500萬元以上;與南京林業大學合作,引進了10萬墩"菲白"、"菲黃"等鋪地竹苗,建成了占地30畝的可用於城市綠化的竹苗繁育基地。
環境建設
在大力發展富民經濟的同時,該村統籌發展各項事業,加快構建和諧村莊。通過村集體投入和發動村民積極參與投工投勞等多種措施,積極開展以路、溝、橋等為主的村莊大環境整治,努力改善生產發展條件。到目前累計投入130多萬元,硬化胡同24條、7.2萬平方米。投入23萬元,開挖田間排水溝1.7萬米、建橋16座,對村西1000畝蔬菜種植基地進行了綜合治理,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投入16萬元,開挖泄洪河1200多米,解決了村內泄水不暢的問題。
同時,引導農民成立合作社,對農民進行培訓教育,投資建設完善村文化大院,豐富村民業餘文化生活。並且加大對黨員幹部的培訓力度,建立村黨員、幹部聯戶制度,定期了解村民的困難、意見,及時為村民排憂解難。前進中的菜園村依靠上級支持,自身的基礎優勢,廣大黨員幹部民眾奮發努力,正在以昂揚的姿態走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前行道路上。
招商引資
該鎮已引進內外資項目56個,契約利用外資167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50萬美元,實際利用內資3.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0%、100.5%和94.2%。
![泊里鎮](/img/3/f53/nBnauM3X3YjNzgTM2IDM3UjMyITMwAjMxAjMwADMwAzMxAzLyAzL3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2007年年2月份開始,全鎮上下集中財力、物力進行了“三位一體”的改造。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努力,投入資金3000多萬元建成了一個集生態型、綜合性、花園式於一體的“一心、兩軸、三帶、九組團”布局結構的現代化工貿區,成為膠南市西南部最具吸引力的招商引資強磁場、經濟發展的最大平台和對外開放的最佳視窗。
隨著泊里鎮硬環境的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客戶自發前來考察。去年8月份,韓國清源假髮的老總來到泊里考察投資環境,在聽到情況介紹後,經實地考察,被這裡的投資環境所打動,當即決定把已落戶外地的企業搬到這裡來。在短短不到9個月的時間裡,目前已有13家中外企業入駐,總投資達到1.2億元。
如果說投資環境的改善為泊里招商引資開了個好頭,那么“走出去,請進來”的戰略則為該鎮招商引資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們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發揮地域、政策、機制、商情等優勢,廣泛推介泊里。黨政主要負責人先後多次帶隊到韓國以及香港、深圳、廈門、海南等地廣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獲取了一大批項目信息。去年8月份,鎮黨委主要負責人帶隊赴韓國漢城、釜山、仁川、大邱等四市招商,該鎮引資的誠心和求發展的決心深深打動了韓國客戶的心,獲取了11個在談項目,大京網繩、永亞假髮、方太服飾等韓國客戶在他們回國後的第二周即來到泊里實地考察投資環境,永亞假髮等韓國項目現已正式落戶該鎮。
在外出招商引資的同時,該鎮還利用現代網路工具開展網上招商,將各種招商項目和檔案資料在網上發布,收到了較好效果。去年2月份福建一客戶通過上網查閱該鎮的招商項目信息,投資4000多萬元在該鎮建立了6000多畝的雜色蛤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