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泉州市泉港區前黃鎮前黃村的西南面,有個村落名叫土樓,村名取之一座雄偉奇特的古民居大樓。這座大樓俗稱“土樓”,又名“定樓”、“黃素石樓”,建於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系黃素、黃堂官父子歷時30多年建成的。樓高9.4米,長、寬各20.8米,為石構方形平頂四合式三層樓閣。樓內構房36間,樓外建72間環屋,共108間正輔房屋,連庭院總長75.1米,寬73.5米,占地約5400平方米。總體結構主次有別,統率有序,恢宏壯觀,形成一個取象“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宏偉建築群。
大樓牆壁的厚度,最寬達1.4米,窄者也達0.73米。三層上的糯米糖水灰牆壁,四面各設有三個大、小窗門,二三層樓內彩棟畫壁,共有24格欄桿,雕飾花鳥,堂皇別致。三層頂樓的四面牆角,各伸出一個設有射擊孔的哨樓,長寬各2.8米,高3.6米。樓下四壁僅在西面設一拱形石大門,外門之內再設兩重門,中門為大鐵閘,內外兩重則用優質堅固的檜木做門板,外門板包鐵皮,以防備盜賊火攻,門框上方還設有水槽,從樓內水井可隨時汲水澆灌滅火,足見其防禦措施周密嚴謹。
大樓前面有石埕,分三層鋪以石板,占地453.6平方米。埕北有一木構的埕門,埕門外又一石埕,也鋪石板三層。此埕的西面又有兩個高低不同的大磚埕。這三個石、磚埕的北面,即72環屋中的外北廂房。外石埕與外北廂房的東面,隔一道磚圍牆和一大磚埕之後,即是紅磚白石牆體“二進五間張”皇宮式建築——“北大館”。大樓與樓埕的正面(即西面),有一道磚屏牆,兩旁各有一個拱形的小磚門;屏牆的邊沿各敞開一個缺口,作為通道。通道的對面,各有一個長方形石大門。石大門與圍繞大樓的東西南北廂房連成一體。西南石大門的南側,自西往東有一長列配有天井、庭院的外南廂房。西廂房的面前,又是一個大磚埕。由大磚埕向北走下幾級石台階,即是北面最低的一個磚埕,彼此勾連,形成大樓與四面環繞的廂房(包括外南、北廂房、北大館)面前皆有走廊或石、磚埕相通,出入十分方便。
大樓與環屋自西往東分為四進,地勢逐進抬高,鋪以石台階連通;至東廂房時,台基竟高達近一米。大樓與環屋高低縱橫,相互連貫。
大樓全用方形條石砌成,就是上層糯米糖水灰混凝土,也只塗抹表面。樓內頂二層,用大方木樑柱隔為房間;每根屋檐邊的大柱都是上下相連,兩層只用一根,工藝高超。大樓原為石構,為何以前稱為“土樓”?說法不一。有的說當時大樓叫“定樓”,隨著大樓的年長月久,糯米灰混凝土逐漸變黑,類似土壁,因被稱為“土樓”;有的說建築大樓時沒有搭架,用土逐層墊高而築,故稱“土樓”。
傳說
大樓的主人黃素,建土樓的經過頗富傳奇色彩。據說黃素早年窮困潦倒,無以棲身,全家住在一間廢棄的破屋裡。其妻日夜飛梭織布以聊補家用。有一天,她在紡紗時發現一隻白老鼠叼著一團紗鑽進天井的一塊石縫裡,只露一條尾巴。她伸手一抓,鼠尾巴馬上縮進去,她一停手,鼠尾巴又伸出來。她發狠非抓住白老鼠不可,拿把钁頭撬起石板,挖了下去。約挖二尺許,突然“嘩啦”一下,地面塌陷了,她跌進一個內分三格的大石坑內,身邊儘是耀眼眩目的金銀珠寶。
原來此地窖乃是明萬曆、天啟年間任四川合州知縣兼督金使(監督淘金沙鑄金的地方官吏)黃文惠的藏金之所。黃文惠妻子早逝,他又忙於政務,三個兒子疏於管教整天嫖賭濫飲,黃文惠傷透了心,惟恐自己處心積慮攢下的偌大家業被幾個敗家子揮霍一空,便在居屋的地下暗築了內分三格的地窖,分別藏匿這些金銀珠寶。後來他突然病逝,這個秘密也就無人知道了。直至一百多年後,黃文惠這座廢棄的古屋竟成了黃素的發跡之地。
黃素一生為窮所苦,今日天賜橫財,不由躊躇滿志,就向鄰村埕邊購買土地,有意大興土木,以顯示奢富。大樓動工不久,黃素便不幸去世,就由其子黃堂官全盤負責。大樓竣工之日,黃堂官大擺筵席慶賀。席間,一個曾經為盜的朋友建議:第三層的四個牆角,應各加修一個稍為外凸的角樓,以作為防盜的槍樓之用。黃堂官以為朋友醉後戲言,並不採納。於是,這個朋友當場表演,用丈二麻布沾著灰水,順著牆角攀上樓屋頂,並從屋頂翻到樓內三樓上,把桌上供奉的菩薩裝在身上,又攀上屋頂,順著牆角溜了下來,當面將菩薩交給黃堂官,眾人皆驚奇喝彩,黃堂官也驚呆了。不久之後,大樓就加建四個角樓。
這座大樓的三樓上緊靠牆壁處有一條約寬2米左右的可通達四周或哨樓的走廊,舊稱“跑馬道”,既寬敞明亮,又通風透氣;不論春夏秋冬,只要登臨於此憑窗極目遠眺,滿目風光,說不盡的詩情畫意,令人心曠神怡。近代著名詩人、書法家黃朝棟也曾寫詩為贊:“戶對帽山山不老,門迎芹水水長流。十二欄桿時得月,萬千氣象始登樓”,恰如其分地點明此處觀賞景物之特色。
黃素石樓以其獨特的建築特色聞名遐邇,當年曾吸引不少遊客。如今,許多華僑、港澳台同胞及海內外旅遊者也紛紛慕名前來遊覽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