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古鎮建築以地形取勢,依山而建,房屋多為一樓一底的木結構房屋,高低銜接,曲折有致。街面石板鋪地,狹窄幽深。古鎮中間有一條小溪,臨溪多為吊腳樓。到沿口古鎮,半邊街是不能不看的。它始建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南北走向,街寬約3米、長約500米,因房屋多建造於溪流之東而名。半邊街街道,完整地保存了明清時代的石砌街面特色。街區建築成梯式二進風格,臨街多為廊檐式樓房,樓下為店鋪,樓上住人或存貨。這裡的老戲院、釀酒作坊等建築古色古香。許多街房已人去樓空,間或遇上一兩個老人手拿一張報紙,倚門坐在小木凳上,一個茶杯放在腳下整潔的街石上,其幽閒的神態,讓人羨慕。有時也會遇上一個小姑娘,站在二樓的木廊上,對鏡梳理秀髮,讓人留戀。這裡回民眾多,是廣安市最大的回民聚居地,宗教建築也特有名。保存完好的清真寺、回民屠牛場等建築,極具伊斯蘭特色。至今仍在開展宗教活動的馬家清真寺,總面積達600多平方米,始建於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現為市級、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