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蜀史鑑

治蜀史鑑

《治蜀史鑑》是2002年9月1日由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定價為35.0元。

基本信息

簡介

諸葛亮之為相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治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陳壽《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評》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遭漢末擾亂,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於野,不求聞達。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亮深謂備雄姿傑出,遂解帶寫誠,厚相結納。及魏武帝南征荊州,劉琮舉州委質,而備失勢眾寡,無立錐之地。亮時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孫權,求援吳會。權既宿服仰備,又靚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人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後備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為軍師將軍。備稱尊號,拜亮為丞相,錄尚書事。及備殂沒,嗣子動弱,事無巨細,亮皆專之。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當此之時,亮之素志,進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盪字內。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乾,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昔蕭何薦韓信,管仲舉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青龍二年春,亮率眾出武功,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其秋病卒、以為口實。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泳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孟軻有云:“以逸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忿。”信矣!論者或怪亮文采不艷,而過於丁寧周至。臣愚以為咎繇大賢也,周公聖人也,考之《尚書》,咎繇之謨略而雅,周公之誥煩而悉。何則:咎繇與舜、禹共談,周公與群下矢誓故也。亮所與言,盡眾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遠也。然其聲教遺言,皆經世綜物,公誠之心,形於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補於當世。

[原文)

《通鑑》:懿宗鹹通十一年正月,西川之民聞蠻寇將至,爭走人成都。時成都但有子城,亦無壕。人所占地各不過一席許。雨則戴箕盎以自庇。又乏水,取摩訶池泥汁澄而飲之。

乾符三年十月西川節度使高駢(pián音胼)築成都羅城。使僧景仙規度,周二十五里,自八月癸丑築之,至十一月戊子畢功。

《古今集記》高駢以成都土惡,城歲壞,易以磚甓(pì音辭)。凡負城丘陵悉平之,以便農桑。

《華陽縣誌》卷三十五《事紀》

[譯文)

《資治通鑑》記載:唐懿宗鹹通十一年(870年)正月,西川的民眾聽說少數民族的部隊將要打來,爭著跑進成都城內。當時成都只有子城,也沒有護城壕。每個人所占地不過一張蓆子

寬。下雨就頂著箕盆盎遮蔽自己。城內又缺乏飲水,只好取城中區摩訶池的泥汁澄清了作飲水用。

乾符三年(876年)十月,西川節度使高駢開始修築成都的羅城。他派僧人景仙規劃量度,城的周長二十五里,從八月癸丑日開工建築,到十一月戊子日竣工。

《古今集記》記載:高駢認為成都的土質太差,城牆每年都坍塌毀壞,就換用燒制的磚頭。所有靠近城牆的郊外丘陵完全剷平,便利農田生產。

[點評]

高駢為了應對民族之間的戰爭,保衛成都人民,在了解實際情況後,興工建造羅城。他的作法有幾點值得肯定和效法:興工之前派專員實地測量,決定工程的規模;找到以往城牆容易坍塌毀壞的根本原因,改燒大磚築城,以保證工程質量;限定工期,早日竣工,有利於鞏固城防。

剷平負城的一切丘陵,不僅有利於農田生產,而且可以保證城周平坦,進犯者無法掩蔽,有利於城防。軍亨與農事兼顧,後之軍政長官能否如此全面規劃安排?

城市用水,特別是飲水問題,是值得主管市政的官員認真思考和處理的大事。高駢的建築羅城,未始不以鹹通十一年的故事為鑑?(張紹誠)

[原文]

第五倫,字伯魚,京兆長陵人也。……數歲,拜為宕渠令,顯拔鄉佐玄賀,賀後為九江、沛二郡守,以清潔稱,所在化行,終於大司農。倫在職四年,遷蜀郡太守,蜀地肥饒,人吏富實,椽史家貲多至千萬,皆鮮車怒馬,以財貨自達,倫悉簡其豐贍者遣還之,更選孤貧志行之人以處曹任,於是爭賕抑絕,文職修理,所舉吏多至九卿二千石,時以為知人。視事七歲,肅宗初立,擢自遠郡代牟融為司空。

范嘩《後漢書》卷四十一《第五倫傳

[譯文]

第五倫,字伯魚,京兆長陵(在陝西鹹陽縣東)人。……幾年之後,任命為宕渠(治四川渠縣東北土溪鎮)縣令,大力提拔鄉級官佐玄賀,賀後來當上九江(郡名,治壽春,治今安徽壽

縣)、沛(郡名,治相,治今江蘇濉溪縣北)二郡太守,以清正廉潔稱著,所到之處,教化風行,最後當上大司農(略相財政部長)。第五倫在職四年,調任蜀郡太守,蜀地肥沃富饒,官員和

百姓都富裕,郡縣屬吏的家產很多都達到千萬錢;都用漂亮的車,肥壯的馬,以錢財相互交往;第五倫簡選那些富有的屬吏遣散還家,而另選家境清貧而有志氣德行者擔任各曹(猶今之局處)的工作,於是爭奪賄賂之風漸絕,官府作風整飭。他所推舉的官員很多後來都擔任九卿二千石之職(猶今之部省級幹部),當時認為他很能識別人才。任職七年,章帝初立,把他從邊遠的郡里提到中央當司空(三公之一,副丞相)。

[點評]

在封建社會中,個人家產的貧富,不僅是家產多寡的問題,而且還是不同階級階層的重要標幟。第五倫當蜀郡太守,選任屬吏的標準是“簡其豐贍者遣還之,更選孤貧志行之人以處曹任”。就是說,所任用者是較低階級階層的人物,這不僅使官府作風得改善,而且爭奪賄賂的歪風邪氣也漸斷絕。(蒙默)

[原文]

朱齡石字伯兒,沛郡沛人也。……義熙八年,高祖(劉裕)西伐劉毅,齡石從至江陵。九年,遣諸軍伐蜀,令齡石為元帥,以為建威將軍、益州刺史,率寧朔將軍臧熹、河間太守蒯恩、下邳太守劉鍾、龍驤將軍朱林等凡二萬人,發自江陵。尋加節益州諸軍事。初,高祖與齡石密謀進取曰:“劉敬宣往年出黃虎,無功而還。賊謂我今應從外水往,而料我當出其不意猶從內水來也;如此,則必以重兵守涪,以備內道,若向黃虎,正眵其計,今以大眾自外水取成都,疑兵出內水,此制敵之奇也。”而慮此聲先馳,賊審虛實,別有函書封付齡石,署函邊曰:“至白帝乃開。”諸軍雖進,未知處分所由。至白帝發書曰:“眾軍悉從外水取成都、臧熹、朱林於中水取廣漢,使羸弱乘高艦十餘由內水向黃虎。”眾乃倍道兼行。譙縱果備內水,使其大將譙道福以重兵戍涪城,遣其前將軍秦州刺史侯輝、尚書僕射蜀郡太守譙詵等率眾萬餘屯彭模,夾水為城。十年六月,齡石至彭模,諸將以賊水城險阻眾多,鹹欲先攻其南。齡石曰:“不然,雖寇在北,今屠南城不足以破北,若盡銳以拔其北壘,南城不麾而自散也。”七月,齡石率劉鍾、蒯恩等攻城,詰朝戰至日昃,焚其樓櫓,四面並登,斬侯輝、譙詵,仍回軍以麾南城,即時潰散,見斬大將十五級,諸營守以次土崩,眾軍乃舍船步進。龍驤將軍臧熹至廣漢,病卒,朱林至廣漢,復破譙道福別軍,乘船陷牛鞞城,斬其大將譙撫。譙縱聞諸處盡敗,奔於涪城,巴西人王志斬送之。……道福聞彭模不守,率精銳五千兼行來赴,聞縱已走,道福眾亦散,乃逃於獠中,巴西人杜瑤縛送之,斬于軍門。……高祖之伐蜀也,將謀元帥而難其人,乃舉齡石,眾鹹謂自古平蜀皆雄傑重將,齡石資名尚輕,慮不辦克,諫者甚眾,高祖不從,乃分大軍之半猛將勁卒悉以配之,臧熹,敬皇后弟也,亦命受其節度,及戰克捷,眾鹹服高祖之知人,又美齡石善於其事。

順、桓之世,板榍數反,太守蜀郡趙溫恩信降服,於是宕渠出九穗之禾,朐忍有連理之木。光和二年,板楯復反,攻害三蜀、漢中,州郡連年苦之。天子欲大出軍,時征役疲弊,問益州計曹,考以方略。益州計曹掾程苞對曰:“板椐七姓以射白虎為業,立功先漢,本為義民,復除徭役,但出責錢口歲四十。其人勇敢能戰,昔羌數人漢中,郡縣破壞,不絕若線。後得板椐,來虜殄(原誤作彌,據顧光觀校改)盡,號為神兵,羌人畏忌,傳語種輩,勿復南行。後建和(原誤作建寧,據《後漢書》改)二年,羌復入漢,牧守惶惶,復賴板楯破之。若微板楯,則蜀漢之民為左衽矣。前車騎將軍馮緄南征,雖授丹陽精兵,亦倚板楯。近益州之亂,朱龜以並、涼勁卒討之,無功,太守李頤以板楣平之。忠功如此,本無噁心。長吏鄉亭,更賦至重,僕役過於奴婢,箠楚降於囚虜,至乃嫁妻賣子,或自頸割。陳寃州郡,牧守不理,去闕廷遙遠,不能自聞。含怨呼天,叩心窮谷,愁於賦役,困乎刑酷,邑城相聚,以致判戾,非有深謀至計,僭號不軌。但選明牧守,益其資谷,安便賞募,從其利隙,自然安集,不煩征伐也。昔中郎將尹就伐羌,擾動益部,百姓諺云:‘虜來尚可,尹將殺我。’就征還後,羌自破退,如臣愚見,權之遣軍,不如任之州郡。”天子聽從,遣太守曹謙宣詔降赦,一朝清戢。

常璩《華陽國志》卷一《巴志》

……

目錄

一、審勢

二、勤政

三、自律

四、清廉

五、剛正

六、務實

七、識量

八、權變

九、用智

十、舉賢

十一、知人

十二、善任

十三、寬仁

十四、規諫

十五、從善

十六、立德

十七、誠信

十八、愛民

十九、安民

二十、重農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