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油麥菜](/img/f/dd6/nBnauM3XwIjNyAzM2AzM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wM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油麥菜屬菊科,是以嫩梢、嫩葉為產品的尖葉型葉
用萵苣,葉片呈長披針形,它的長相有點像萵筍的“頭”,葉細長平展,筍又細又短。
從血緣關係看,油麥菜屬於葉用萵苣的一個變種——長葉萵苣,與人們熟悉的生菜相近,所以又名牛俐生菜。
它的色澤淡綠、長勢強健。抗病性、適應性強、質地脆嫩,口感極為鮮嫩、清香、有“鳳尾”之稱。
生長習性
油麥菜耐熱、耐寒、適應性強,耐寒性強,喜濕潤,抗病蟲害,品質甜脆,纖維少,生長適溫20-25℃。
地理分布
![油麥菜](/img/0/dbc/nBnauM3X1cjNxIDN2AzM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wM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油麥菜由於是生菜中尖葉的一種,品種不是很多,目前用的最多的純香油麥菜,是國外引進的。中國對油麥菜研究起步較晚,還沒有特別好的品種。我國多地有栽培。
營養成分
![油麥菜](/img/6/12f/nBnauM3X4MTN5EzN0IjN3YTOzUTM2UjNzkDM1QTNwAzMxAzLyY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油麥菜的營養價值略高於生菜,而遠遠優於萵筍。例如,同萵筍相比,蛋白質含量高40%,胡蘿蔔素高1.4倍,鈣高2倍,鐵高33%,硒高1.8倍。
油麥菜的吃法與生菜相同,可清炒或作湯,烹飪時間宜短不宜長。吃起來嫩脆爽口,受人歡迎。
下表為油麥菜的營養成分表:
項目 | 每100克 |
能量 | 15.00千卡 |
蛋白質 | 1.40克 |
碳水化合物 | 1.50克 |
脂肪 | 0.40克 |
水分 | 95.70克 |
膳食纖維 | 0.60克 |
灰分 | 0.40克 |
胡蘿蔔素 | 360.00微克 |
視黃醇 當量 | 60.00微克 |
維生素B2 | 0.10毫克 |
煙酸 | 0.20毫克 |
維生素C | 20.00毫克 |
鉀 | 100.00毫克 |
鈉 | 80.00毫克 |
鈣 | 70.00毫克 |
鎂 | 29.00毫克 |
鐵 | 1.20毫克 |
錳 | 0.79毫克 |
鋅 | 0.43毫克 |
銅 | 0.08微克 |
磷 | 31.00毫克 |
硒 | 1.55微克 |
食用價值
低熱量、高營養,營養價值略高於生菜而遠遠優於萵筍,有降低膽固醇、清燥潤肺等功效。
以生食為主,可以涼拌,也可蘸各種調料。熟食可炒食,可涮食,味道獨特。蒜蓉油麥菜、豆豉鯪魚油麥菜都是人們熟知的家常菜餚。
翡翠鮭魚卷
原料:1.鮭魚肉300克,2.油麥菜240克,3.冬筍條50克,4.火腿條,5.韭黃適量,6.鹽適量,7.胡椒適量,8.高湯適量
做法:
1.將鮭魚切成片狀,用調味料醃過。
2.將醃好的鮭魚片,捲入冬筍條、火腿條,用燙軟的韭黃紮好。
3.鮭魚卷泡上嫩油,將油麥菜用高湯燙熟,排放在盤子周圍。
4.將鮭魚卷擺放在盤子中間,完成即可食用。
保健小語
鮭魚中含有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油麥菜和冬筍含礦物質、纖維素、維生素A、C,
可調和身體機能,有益於體內各種蛋白質、糖類、脂質及膽固醇的消化。適當食用可促進腦部健康,利於腸道消化,對新陳代謝也有幫助。
紫菜河蝦油麥菜
原料:水發紫菜50克,河蝦50克,油麥菜250克,精鹽、料酒、味素、蔥花、香油、色拉油
製法:
1.水發紫菜撕成小塊;河蝦治淨,入沸水鍋中氽熟後撈出;油麥菜擇洗淨,切成5厘米長的節。
2.炒鍋上火,放入色拉油燒熱,投入蔥花爆香,再下入河蝦,烹入料酒,隨即下入油麥菜、紫菜翻炒,調入精鹽和味素,炒熟後淋入香油,起鍋裝盤即成。
豆豉鯪魚油麥菜
主料:油麥菜
輔料:豆豉鯪魚罐頭
![油麥菜](/img/f/600/nBnauM3XzYzM5YTN2AzM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wM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調料:蔥、姜、蒜、雞精、食用油
做法:
1.將油麥菜洗淨切成段;
2.坐鍋點火,待油熱後蔥姜煸出香味,加入油麥菜、豆豉鯪魚罐頭翻炒,再倒入蒜末、雞精即可。
特點:色澤翠綠、魚香味美、營養豐富
香灼油麥菜
主料:油麥菜300克。配料:紅尖椒絲10克, 青尖椒絲10克。調料:薑絲5克蔥絲20克,香菜10克,海鮮醬油15克,生抽10克,美極鮮醬油5克 ,色拉油35克。
![油麥菜](/img/c/0b9/nBnauM3XwETM1kTN2AzM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wM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製法: (1)油麥菜擇洗乾淨,切成5厘米長的段,入沸水鍋中氽至斷生後,撈出瀝水裝盤。在油麥菜上撒上薑絲、蔥絲、紅椒絲、青椒絲和香菜,淋上海鮮醬油、生抽和美極鮮醬油。
2.炒鍋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燒熱,舀出熱油淋在盤中菜餚上,即成。
特點: 特色:製作簡便,成菜香氣濃郁,口味清淡,是一款受人歡迎的素餚。
關鍵:
1.油麥菜氽制的時間不能過長,剛氽至斷生即可,否則會影響成菜脆嫩的口感和鮮艷的色澤。
2.海鮮醬油、生抽不能放得太多,否則成菜會失去清淡的口味。
清炒油麥菜
製作工藝
1.油麥菜擇洗乾淨,切成5厘米長的段;
2.蔥、姜、紅椒、青椒分別切絲備用;
3.鍋中放油,爆香姜蔥絲,放入油麥菜煸炒;
4.烹入海鮮醬油、生抽調味;
5.然後放入紅椒絲、青椒絲略炒,撒上香菜末即可。
適宜人群
適宜出現頭暈、乏力、易倦、耳鳴、眼花,皮膚黏膜及指甲等顏色蒼白,體力活動後感覺氣促、骨質疏鬆、心悸症狀的人群。
適宜有多痰,痰粘稠,咳嗽等症狀的人群。
禁忌人群
胃炎,泌尿系統疾病,性質寒涼,尿頻、胃寒的人應少吃
功效
油麥菜的藥用功效不凡,它在降低膽固醇、治療神經衰弱、清燥潤肺等方面都有積極作用,特別是油麥菜的維生素C含量高,而維生素C對於治療壞血病、預防動脈硬化、抗氧化等都有明顯效果。
種植季節
8-9月(四季可播種,北方冬季宜在室內種植)
育苗
![油麥菜](/img/7/106/nBnauM3X4MjMycjN2AzM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wM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1、常育苗移栽。發芽適溫15至20℃,高於25℃或低於8℃不發芽,
夏季高溫時播種需要催芽。將種子撒播於澆透水的土面,復土約0.5~1厘米,保持土壤濕潤,約l周發芽。(催芽方法:將種子浸泡於水中5~6小時,稍晾乾後用濕布包好,放在陰涼處催芽,約有3/4種子露白時播種。)
2、苗期土壤保持濕潤即可,夏季暴曬時要遮陰。真葉3~4片時定植於施足基肥的盆土中,株距約10~15厘米,澆透水,約1周后可正常管理。
日常管理
1、病蟲害少,生長快速,需肥量較大,一般每7~10天左右噴施1次以氮肥為主的腐熟有機肥,以促進葉片生長,採收前l周宜停止施肥。
2、喜涼爽,稍耐寒而不耐熱,葉片生長適溫為11~18℃,溫度過高則影響生長或提前開花。
3、喜濕潤,生長旺盛期要求給予充足水分,通常每天澆水1次,必要時早、晚澆水,以免影響葉片的品質。
4、採收後,待傷口晾乾可追施1次腐熟有機肥,以促進新葉萌發,一段時間後可再次採收。
採收
定植後約一個月,或從約15片葉時即可開始採收,通常在早晨進行,將充分長大、厚實而脆嫩的綠色葉片用手掰下即可。
物種繁殖
品種特性
油麥菜屬菊料,是以嫩梢、嫩葉為產品的尖葉型葉用萵苣,葉片呈長披針形,色澤淡綠、長勢強健。抗病性、適應性強、質地脆嫩,口感極為鮮嫩、清香、單株可達0.3m,畝產3000—5000kg,有“鳳尾”之稱。
栽培季節
![油麥菜](/img/1/51c/nBnauM3X4ITM1UzN2AzM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wM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油麥菜耐熱、耐寒、適應性強,可春種夏收、夏種秋收,早秋種植元旦前收穫,以及冬季大棚生產等。一般大棚生產,在寒冬到來之前育成壯苗為宜.即苗期避開1月份寒冬季節。早春播1~3月中棚內播種育苗,標準棚築2畦,中間開1條溝,深翻築畦,澆足底水,種子撒播畦內,復蓋籽泥,以蓋沒種子為度,平鋪塑膠薄膜(2層薄膜l層地膜),一般10~15天出苗,逢陰雨低溫時間出苗更長些。齊苗後揭除地膜,通風換氣,白天要防高溫傷苗,晚上防凍害;夏播4~6月露地育苗,選擇高勢地,2米連溝,深翻施腐熟廄肥,築畦整平。浸種3小時,待種子晾乾後播種。育苗床澆足底水,將種子散播在畦面上,並蓋好籽泥,澆足水,如遇高溫乾旱,畦上復蓋遮陽網,齊苗後早晚揭網,苗床肥水要適中,不宜過乾;秋播7~9月,油麥菜育苗要浸種催芽。
方法是:將種子用紗布包好後浸水3~4小時,然後取出放入冰櫃冷藏室內10~15小時,有75%出芽即可播種。秋播育苗最好用小拱棚或大棚,出苗後注意土壤墒情,不宜過乾過濕,並及時拔除雜草,確保排水通暢;冬季栽培可於11-12月播種育苗,前提是大棚要施好基肥,翻耕作畦,6米寬的大棚作2畦或3畦,播種田床土要削細,隔天澆足底水,然後撒播,每分地播籽150克左右,可供種植大田3畝左右,播後撒一層營養土蓋沒種子,再平蓋一層塑膠薄膜或地膜。出苗後及時揭去平蓋的薄膜,加強管理,做好通風換氣和保暖工作。
育苗技術
![油麥菜育苗](/img/5/c7f/nBnauM3X2cjM2UjMyUjN3YTOzUTM2UjNzkDM1QTNwAzMxAzL1Y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河沙催芽法即在陰涼處鋪上濕潤的河沙20—30Cm厚,然後將浸泡過的種子撤在河沙表面,再鋪 1—2cm厚濕河沙,並用新鮮菜葉蓋上。
保溫瓶冰塊催芽法將浸泡好的種子,吊在瓶內,在瓶內加上清水、冰塊,並達到15—20,每隔1天沖洗1遍並堅持換水和加冰塊。
冰櫃低溫催芽法把浸泡好的種子用紗布包好,放入15—20℃的冰櫃內、並堅持每天沖洗1遍。上述催芽約經2—4天,有60%—70%出芽即可播種。適宜季節可直播育苗、冬春可在拱棚內保溫育苗,夏秋季節育苗和生產最好採用遮陽網遮光降溫生產。
合理密植
季節不同,苗齡差異較大,夏秋需20—30天,冬春需50—70天,一般4—6片真葉即可定植。株行距要求15cm*20cm。
田間管理
![油麥菜種植](/img/0/b06/nBnauM3XxQTO1YTOycjN3YTOzUTM2UjNzkDM1QTNwAzMxAzL3Y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定植前施足基肥,每667mz施優質廄肥5000kg,二銨40kg,尿素20kg,硫酸鉀20kg或草木灰200—300kg,作成1.5米連溝的畦。定植時澆好定植水,1周后澆足緩苗水、緩苗後配合澆水沖施提苗肥(尿素15kg),後期重施促棵肥(尿素30kg),定植緩苗後及時中耕、深鋤以利於蹲苗,促進根系發育。整個生長發育期,保持田間濕潤,土壤疏鬆。定植的管理方法同萵筍基本相同,須加強肥水管理,既要保持充足水分,又要防止過濕而造成水漬為害,同時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
冬季大棚種植
播種育苗
![油麥菜](/img/7/b2d/nBnauM3X4YTO3UDO2AzM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wM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苗床及時翻耕,整平畦面,苗床土力求細碎、平整,播種前應施足基肥,澆足底水;適時播種,播種時應在種子(播種前種子用新高脂膜浸種)摻入少量細潮土,混勻,再均勻撒播,並復蓋0.5厘米厚的細土。
移栽定植
![油麥菜種植](/img/f/f9b/nBnauM3XwEjN1UDO1YjN3YTOzUTM2UjNzkDM1QTNwAzMxAzL2Y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定植時結合整地,施足基肥(畝施農家肥3000千克左右,尿素10—15千克,磷酸二銨15—20千克,硫酸鉀5—10千克),適時移栽,合理密植,栽後及時澆水,及時噴施根苗壯,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發,苗體水分不蒸騰,縮短緩苗期,使幼苗快速適應新環境,提前進入豐產期,並可防徒長、延長採收期,抗病抗逆。
田間管理
定植緩苗後,應及時中耕除草,以增強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發育,根據墒情適時澆水追肥(以氮磷鉀複合肥為主),在油麥菜生長階段也可使用根苗壯進行灌根,有效防治爛根,死秧苗,植株早衰等。
大棚種植油麥菜的病蟲害防治。油麥菜生長階段易發生霜霉病、潛葉蠅等病蟲害。如發現病株應根據植保要求噴施針對性藥劑(如72%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72%普立克、1%蠅蟎淨乳油)進行滅殺,並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強防治效果。
病蟲害防治
油麥菜的病害主要是霜霉病,可用多菌靈、克露等防治,蟲害主要是蚜蟲,可用吡蟲啉等防治,霜霉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58%瑞霉—錳鋅50g對水20kg和70%乙錳(己磷錳鋅)50g兌水15kg交替使用、預防效果更佳;灰霉病、菌核病、褐斑病用50%速克靈粉劑50g兌水40-50kg噴霧,病害嚴重時,可酌情加大藥量。噴藥時間應選晴天午後3時或雨後轉晴葉面不帶露水時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