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油菜蚤跳甲
拉丁學名:Psylliodes punctifrons Baly
綱:昆蟲綱
目:鞘翅目
科:葉甲科
主要危害作物:白菜型油菜及多種十字花科植物。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3毫米,寬1.5毫米,長卵形,頭、尾稍尖狹,背面藍色帶綠色光澤,腹面黑色。觸角黑色,10節細長,基部2、3節棕黃色;足黑色,前、中足脛節帶棕色,後足腿節黑色。頭頂刻點細密;額瘤不顯;觸角之間寬,隆凸,唇基著生細毛,觸角向後伸接近鞘翅中部,第2、3節等長,第4節較長,端部4節短粗;前胸背板次方形,寬大於長,側邊直形,表面具細密刻點。小盾片無刻點,略具紫色光澤,鞘翅上具粗刻點,排成11縱列。幼蟲體長7~8毫米,黃白色,略扁。頭、前胸背板,末節背板和各節毛突褐色,末節背板末端分兩叉。
生物學特性
陝西、甘肅年生1代,以成蟲在土縫中或心葉及枯葉下越冬。翌年早春交尾,把卵產在油菜根部四周表土中,3月中旬孵化出幼蟲開始為害油菜根莖,夏季主要為害葉片,當植株抽苔開花基部老葉陸續乾枯時,幼蟲又從葉柄,莖桿中轉移或潛到根、莖、分枝或上部未脫落的葉中繼續為害。幼蟲期約1個月,蛹期18天。5月下旬羽化為成蟲,繼續為害花、莢,油菜黃熟後轉移到土層下或雜草上越夏。秋季油菜出苗後又遷入為害。連作地,往往子葉尚未出土便把幼苗咬死。新羽化成蟲有趨上性和群聚性,喜在上端主莖頂、角果尖端集中群聚取食,尤其在油菜成熟不整齊時尤為明顯。此外還有趨綠性。成蟲在田間由黃熟的植株向晚熟青綠部位集中,遇驚擾時紛紛落地假死,但很快復原,一般不輕易轉移。
防治方法
於秋季10月中、下旬,成蟲產卵前噴灑2.5%辛硫磷粉劑或2%巴丹粉劑每667m22kg,防效優異。
地理分布
分布在甘肅、山西、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