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概述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油氣儲運工藝、設備與設施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識圖製圖、上機操作、工程測量、工程概預算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油氣儲運系統的規劃、設計與運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工程流體力學、物理化學、油氣儲運工程等方面知識,能在國家與省、市的發展計畫部門、交通運輸規劃與設計部門、油氣儲運管理部門等從事油氣儲運工程的規劃、勘查設計、施工項目管理和研究、開發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要求畢業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識
1.掌握工程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傳熱學、物理化學和化工過程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 掌握油氣質量檢測、油氣儲運設備的防腐與安全保障技術。
3.具有油氣儲運系統的規劃、設計與運行管理的初步能力。
4.熟悉油氣儲運行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油氣儲運工程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課程設定
主幹學科:工程流體力學、油氣儲運工程學主要課程:工程力學、工程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傳熱學、物理化學、泵與壓縮機、電工與電子技術、油氣管道設計與管理、油氣集輸、油庫設計與管理、油氣儲運工程最最佳化、技術經濟學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工程製圖、測量實習、金工實習、施工實習等一般安排18周。
主要專業實驗:油氣質量檢測、物理化學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學士學位
相近專業:採礦工程 石油工程 礦物加工工程勘察技術與工程 資源勘察工程 地質工程 礦物資源工程 煤及煤層氣工程 資源勘查工程
就業方向
畢業後擔任全軍裝備維修保障部隊和我軍坦克兵、裝甲步兵的初級指揮軍官。
開設高校
國內該專業主要開設高校:
1 中國石油大學(包括北京、華東)
2 東北石油大學
3 青島科技大學
4 長江大學
5 西南石油大學
6 常州大學
7 武漢理工大學
8 華東理工大學
9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10 瀋陽化工大學
11 吉林化工學院
12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13 浙江海洋學院
14 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
15 中國民航大學
16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17 重慶科技學院
18 榆林學院
19 西安石油大學
20 東北石油大學
21 寧波工程學院
22 欽州學院
23 徐州空軍學院
24 海工大天津校區
25 成都理工大學
研究方向
1、油氣長距離管道輸送與城市輸配:多年來在含蠟原油流變學及其管輸工藝研究方面一直居國內領先、國際先進地位,部分成果國際領先,1996年以來獲省部級獎4項;在長距離輸氣管道系統規劃、最佳化設計與
最佳化運行、供氣調峰等方面的研究居國內領先地位,為“西氣東輸”及俄-中輸氣管道等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的決策提供了技術支持;在成品油順序輸送管道運行模擬、最佳化與控制技術研究方面居國內領先地位。二十一世紀國中國的油氣長輸管道將面臨一個大發展時期,為該研究方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2、油氣田集輸:在油氣集輸管網最佳化運行、油氣水多相混輸工藝、液/液鏇流分離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居國內領先地位,部分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996年以來獲省部級獎2項。深海、沙漠等條件惡劣地區的油氣開採、多相計量以及化學採油技術的廣泛套用,為高效、安全、環保的油氣田集輸新技術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3、油氣儲運設施的結構、施工、安全及防護:在金屬管道耐蝕焊接材料及工藝研究方面成績突出,部分成果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在油氣田地面設施的腐蝕環境評價、管道和儲罐線上腐蝕檢測及陰極保護理論等研究上有特色,部分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996年以來獲國家發明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2項。
“十五”期間,“西氣東輸”及跨國油氣管網等大型油氣儲運工程的建設,將帶動中國城市天然氣及成品油管網的大發展。這對油氣儲運人才和技術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作為中國主要的油氣儲運人才培養和科研基地,本學科點將緊密圍繞生產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套用基礎研究,在傳統優勢領域上取得新突破,爭取更多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同時積極開展油氣儲運設施施工技術、地下油氣儲存技術、油氣管網的安全檢測與評價技術及石油戰略儲備等的研究,為中國油氣儲運行業整體上趕超國際先進水平提供技術支持;根據市場需求擴大人才培養規模,進一步提高培養質量,為中國油氣儲運事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高質量人才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