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光魚
油光魚學名黃鰭刺鰕虎魚(學名:Acanthogobius flavimanus)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鰕虎魚科刺鰕虎魚屬的魚類,俗名油光魚、光魚、刺虎魚。分布於亞洲日本、韓國、俄羅斯西伯利亞及中國黃海、渤海等海域,棲息於沿岸及河口泥濘多沙的底部,有時會溯河,冬天到初春時產卵,體長可達30厘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 可做為食用魚及觀賞魚。
沙逛魚,推浪魚,沙光魚、地龍魚、天浪魚、光魚,魚嘴大貪食,小魚、小蝦、沙蠶之類,凡能吞下的東西都吃。因此,它長得特別快,每年清明時節產卵,孵化後生長迅速。待到霜降時,有的可長近1尺,重4兩多。魚生長很快,卻只能一年換一代,只能尺把長。
營養價值
據《食物本草》載:“暖中益氣,食之主壯陽道,健筋骨,利血脈……”,很有滋補營養價值。
油光魚肉細微,味鮮美,既可紅燒,又可做湯,素有“十月油光賽羊湯”的民諺,可見油光魚的特殊功效。確實油光魚很有滋補營養價值,有溫中益氣,補腎壯陽的功能。據《中醫藥》網介紹,油光魚,能治療虛寒胃痛,消化不良;利小便有治療陽痿、遺精、早泄之功效。
油光魚傳說
在家鄉山東無棣,鹽場的海水蓄水區中,有一種頭大大、尺把長、沒有鱗、油光光的青色或黃色帶鰭的魚,我們稱為油光魚。其實它學名叫作矛尾刺蝦虎魚,是2000多類蝦虎魚的一種,簡稱蝦虎魚。油光魚的大魚頭、大嘴也,它喜歡吃小魚、小蝦、沙蠶之類。因此,它長得特別快。一年一死,每年在清明時節產卵,孵化後大魚死去,小魚生長迅速。一般到了十月,長的可近1尺長,重的能達一斤!油光魚生性好食,極為好釣,用它的腸做餌,不用漂,不用專用釣竿,一根木棍都可以,咬中後動靜很大,少年以此為樂。
新編故事:
(博主按,黃河島是山東無棣新開發的海邊休閒遊玩的好地方)
黃河島上有一種魚,頭特別大,尺把長,沒有鱗,全身油光光的,呈青色或黃色,帶鰭,我們稱為油光魚,其實它學名叫作矛尾刺蝦虎魚。它喜歡以小魚、小蝦和沙蠶之類為食,因此它長得特別快。每年在清明時節產卵,孵化後大魚死去,小魚生長迅速。一般到了十月,長的可近1尺長,重的能達一斤。油光魚生性好食,極為好釣,用它的腸做餌,不用漂,不用專用釣竿,一根木棍都可以,咬中後動靜很大,垂釣者常以此為樂,殊不知這黃河島上還有一段油光魚的經典傳說。
油光魚雖然個頭兒不算大,它的來頭卻不小,傳說它是東海龍王敖廣的小舅子,在凡間混了個官職,掌管著黃河島上的龍湖一帶。
一日,正逢東海龍王敖廣的千秋大壽,各路神仙以及五湖四海九江八河的王僚臣下帶領水族都來朝賀。酒宴上,眾賓客連連祝賀,東海龍王非常高興,頻頻舉杯,觥籌交錯,杯盤撞擊,宴會大廳內歌舞昇平,好不熱鬧。
油光魚雖然是賓客,但他生性憨直,酒宴上忙裡忙外,跑前跑後,直到賓客散去,他忙得滿頭大汗,連口熱飯都沒吃上。
龍王夫人跟隨龍王從大廳內出來,見傻弟弟油光魚還在忙活,心疼地問:“小弟,你忙了半天,還沒顧上吃飯吧?”
油光魚傻傻的笑了笑說:“客人這么多,活兒這么多,哪還有空吃飯呀。”
龍王見內弟如此憨直勤快,心中大為讚賞,笑眯眯地對油光魚說:“小弟,快去吃飯吧!吃完到後宮去一下,我有事找你。”
“好的” 油光魚滿口答應,放下手中的活兒,拿起碗筷,來不及咀嚼,囫圇吞了幾口飯,便匆匆來到後宮,開口便問:“姐夫,你找小弟有什麼吩咐?”
龍王問:“小弟,朕這些年對你也照顧不到,讓你一個人在黃河島護衛龍湖多年,勞苦功高,朕想封你為內務府大臣,到內宮任職,你可願意?”
油光魚一想,俗語說“寧為雞頭,不為鳳尾”,長年在龍宮管理內務,差使雖好,可怎么也是伺侯人兒的角色。想到此,他就答道:“小弟不才,不願為官,讓我管理黃河島上的龍湖足矣,小弟已經感激不盡。只是因我身形短小,魚鱉蝦蟹有時瞧不起我,請姐夫到時關照關照就是啦。”
龍王聽了哈哈大笑道:“傻弟弟,既然你無意官位,本王也不強求,魚鱉蝦蟹瞧不起你,我也沒有好辦法啊。”
油光魚想了想,說道:“姐夫,你讓我身體長大一點行不行。”
龍王說:“這事好辦,朕封你一年長一尺。這樣的話,你身大力不虧,也沒有人小瞧你了。” 於是龍王下旨封油光魚一年長一尺。
油光魚聽了高興的想,我一年長一尺,十年就長一丈,那么三十年就能長到三丈,都超過龍王了,到時候連龍王爺都管不了我,別人誰還能奈何得了我呢。
龍王見油光魚痴痴傻笑,不解地問道:“賢弟,你在想什麼呢?”
傻油光魚說:“小弟在想,姐夫封我一年長一尺,十年就能長一丈,三十年後我的身體比姐夫還長,我連姐夫都不怕了,還怕那些魚鱉蝦蟹么。”
龍王聽罷,半晌默默無言,心想,此事不妥,知人知面不知心,儘管油光魚看起來呆頭呆腦的,到時真的長成三丈,生了異心,不聽使喚那可如何是好,到時候就難收拾了。龍王眨了幾下眼皮,心中生出一個主意,老臉往下一拉說:“小弟,你可不要曲解朕意,我封你一年長一尺不假,但我的話還沒說完,朕還要封你一年甩一次仔兒,甩完仔兒你就死了,你明白了嗎?” 於是龍王追加了一道聖旨,封油光魚一年一甩仔兒,甩完仔兒就死去。
傻油光魚立刻打了蔫,氣的兩腮鼓鼓,低頭耷拉腦的,連姐姐安撫的話都沒聽清,無精打采地回了龍湖,由於嘴裡一直憋著一口氣,時間一久便長出了兩個比較大的“臉蛋”。
從此,油光魚每年長一尺,一年一甩仔兒,甩仔兒後,身子就變成一根刺,然後死去,連叨魚郎看見都不去吃他。油光魚的後代,因為抱怨先祖,也整天愁眉苦臉的,你若不信,就到黃河島上得龍湖邊去看看,那油光魚總是帶著絲哀怨慢吞吞的游來游去。
來到黃河島,油光魚便成為了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肉質細膩,味道鮮美,既可紅燒,又可做湯,素有“十月油光賽羊湯”的民諺,有溫中益氣,補腎壯陽的功效,很有滋補營養價值。
在黃河島龍湖邊,經過一下午的奮鬥,黃昏和著夕陽,滿載而歸,點上篝火,自製燒烤,更是別具一番風情。
因推浪魚特別肯長,故它也就有了做龍王的野心,一次它與“碗口鯧(鯧魚)”在一起說話,無意中泄漏了心中的秘密,他對“鯧魚”說:“我一年一托長,十年不死,就去吃老龍王”,“鯧魚”為了討好龍王,就把推浪魚的話原原本本的告訴龍王,龍王聽之大怒說:“好啊!它肯長是不?我叫它一年一脫胎。”就這樣推浪每年都要脫一次胎,故它永遠也稱不了霸。又因“鯧魚”愛打小報告,大家便送個綽號給“鯧魚”——小嘴。
歸雁窺春醉芳菲,黃河島上夢境回。碧浪連滄海,悠悠蘆葦情。垂釣碧溪上,風景攬盡,待魚兒咬鉤,心情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