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河豚塔是一條黃銅披身,金光燦燦,搖頭擺尾,躍出水面的河豚,該塔是江蘇揚中的新地標,也是第八屆江蘇省園博會的重要標誌,位於揚中園博園的西沙島上。
巨型“河豚”兩隻圓滾滾的眼睛望向北方,夕陽照射在魚鱗狀銅片上,通體閃閃發光,河豚肚子下方還有幾個大字:“中國河豚島·揚中”。這隻“河
豚”長90米,寬44米,高62米,是對著河豚標本,按比例放大設計建造的。整個建築重約2100噸,外表由8920塊銅板片拼接而成。“河豚”距地面42米,相當於15層樓那么高,今後遊客可以乘電梯直達它肚子裡的觀景平台。“河豚”的肚子裡面完全是空的,主要靠各種鋼結構支撐,尤其在魚頭、魚尾位置,更是密 密麻麻布滿了鋼管。觀景平台位於“河豚”的肚子中間,面積大約有1300平方米。站在平台上,透過任何一個空隙,都可以窺見西沙島周邊的景色,還可以看到對岸的主副場館。而到了晚上,隨著外部LED燈光設備的開啟,島上的這隻“河豚”還會變色。開園期間,這裡將是燈光秀和煙火秀 的重要場地。圓博園閉園後,可以免費進入遊玩。
建造
2012年12月份啟動了河豚塔的設計工作,2013年3月份,河豚塔打下第一根樁;4月底開始混凝土澆築,耗時僅6個月。該工程從動意到規劃、設計、施工,總共還不到一年,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承接了該項目,同時作為該項目設計單位,其方案涉及兩項建築結構專利,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有關規定,採取項目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
解釋
有報導稱,總體造價為7000萬元。但揚中方面相關工程管理人員均表示,由於西沙島上無水、電、路,工程難度大,所以建設成本較高。在全部預算中,除主體建築外,貨運碼頭、變電站、地基加固、臨時道路等費用要占近一半,項目建設從立項、方案、設計、施工由審計部門實行全過程跟蹤審計,至於工程造價最終是多少,要等全部完工以審核價為準。
評論
當地認為,揚中本來就是中華河豚之鄉,河豚塔的建設,有利於提高城市的品牌形象,促進城市的發展,且能夠為市民創造更好的休閒空間,但是公眾卻不買賬。一是,打造城市形象不一定非得花巨資建這樣一個外表蠢笨、實用性不高的建築;二是,“河豚”之鄉花7000萬造一條河豚,太湖、陽澄湖邊是否也要樹個大螃蟹呢;三是,相比造個大金魚,7000萬用於民生有更大的意義,可以解決多少貧困家庭的生活費、醫療費、教育經費,這7000萬豈不是白扔了?
人們最要問的是,花7000萬買條魚,是怎樣決策的?經過了怎樣的論證和民意徵集程式。揚中的這次園博會一邊倡導節儉,開幕式只有半小時,閉幕式則取消大型演出,據說因此節約600萬元。然而,與這隻“史上最貴河豚”的7000萬造價,難道不是小巫見大巫嗎?這種所謂的節儉讓人覺得可笑。能不能申報吉尼斯毫無意義,領導的滿意也不重要。如果說7000萬是為民眾花的,那么,事前應該徵求民眾的意見。如果民眾不滿意,“大金魚”就是樹立在大地上的“恥辱碑”——永遠記錄下形式主義、鋪張浪費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