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址建場
要選擇背風向陽、電通、路通,有符合河蟹育苗水質標準的充沛的淡鹹水源,在海邊並靠近淡水河或淡水井之處建場較好。建場的內容包括親蟹暫養池、抱卵蟹飼養池(含露天和控溫兩種),海水貯水池,育苗池和淡化池五個部分。
親蟹選擇與暫養
親蟹應是長江水系的中華絨螯蟹,雌的個體不低於100/只,雄的個體不低於150/只,體壯,色正,無傷病殘。時間擬在每年10月中下旬選好,按雌雄2-3:1的比例分開消毒,放人已準備好的淡水暫養池飼養促壯。要選擇高蛋白飼料投喂,保持水質清新,嚴防病蟲敵害和逃蟹。越冬期間應加水至1.5m深,如結冰,應破冰增氧。交配前應強化飼養管理,增強親蟹體質。
親蟹交配和抱卵蟹飼養
管理仿天然生態培育的蟹苗是供培育扣蟹種用的,不能當年養成,因此,一般不在冬前交配,而在翌年3月上、中旬即水溫達9℃-15℃時交配。交配的抱卵蟹一部分放進露天抱卵蟹飼養池飼養,供繁育第一批蟹苗用;另一部分則放進控溫池低溫飼養,延緩發育,作繁育第二批蟹苗用。這樣做的好處有:一是增加育苗次數,減少風險,增加產量;二是減少抱卵蟹的死亡率。
對作交配用的親蟹和池塘都要按要求消毒,交配後捕出雄蟹賣掉,留下抱卵蟹飼養。對抱卵蟹的飼養管理應注意以下幾點:
1.露天飼養管理。主要應減少暴風,大潮、雨水和氣溫等自然因素的影響,注意調節水位和鹽度,經常檢查和加固圍堤及排灌設施。平時每天早、晚投餵小海龜,沙蠶、貝類和配合飼料,經常檢查水質和病情,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2.控溫池內抱卵蟹的飼養管理。
(1) 控溫管理。主要是防止溫度過高對抱卵蟹的影響,對萬一小現的低溫也要控管。在池內育第一批苗,用露天飼養的抱卵蟹是可以的,育第二批苗就難以辦到。因為第二批育苗時間要等到第一批苗基本出完,即到5月上中旬,這比第二批育苗時間要晚個月左右,而這段時間內水溫是波浪式上升的,如不採取降溫措施,抱卵蟹就要在飼養池內流產。降溫是在控溫室製冷,如利用冷氣壓縮機、冰塊等,把水溫控制在11℃~16℃。應該特別注意的是控溫室水溫溫差不能太大,日變幅控制在±1℃。
(2) 管好水質
(1) 增氧。控溫室內因無陽光直射,浮游植物少,因此主要靠機械增氧來補充水體的溶解氧。增氧設施:用羅茨鼓風機2台,用塑膠軟、硬管聯鼓風機和氣泡石,每2m2-3m2水面配1個氣泡石,每次充氣1小時, 每天2-3次。經過充氣,使室內水體溶解氧能經常保持在5mg/L以上。
(2) 換水消毒。一般3天~4天換入一次經過過濾的、調節好水溫的新水,保持水深0.6-1m。換水時應注意消除池內死蟹、殘餌、污物,用生石灰或CLO2消毒後再注新水。同時,把抱卵蟹放在千分之一的新吉爾滅溶液中浸泡30—50分鐘再入池。
(3) 調節鹽度。因換水、滲透、蒸發,投餌等影響,池水鹽度也在不斷變化,應當及時調節,使鹽度始終保持在14%-18%的幅度內。一日之內的鹽度差應控制在土1%,特別是在胚胎髮育的新月期之前更應注意。
(3) 投餌。每天應在早、晚投餵小魚、蛤肉、沙蠶、配合顆粒飼料、南瓜、山芋等營養高、適口性好的飼料,保證蟹苗吃飽吃好,體質健壯。
(4) 注意防治病蟲敵害,如有發現,應診斷清楚,對外採取相應的措施。
孵化育苗
仿天然生態育苗一般分兩批。第一批是用露天飼養的抱卵蟹掛籠,孵化時間一般是4月上中旬;第二批是用控溫室飼養的抱卵蟹或露天池飼養的二次抱卵蟹掛籠孵化,時間一般是5月上中旬。不論是一次或二次孵幼育苗都應按仿天然生態育苗的特點認真進行飼養管理。
清池消毒
對培育池一定要嚴格消毒,
消毒的藥物主要有生石灰、漂白粉、福馬林、敵百蟲、二氧化氯等。時間一般在孵化前半個月到20天進行,用藥量因池塘敵害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而變。作法是:進海水前15—20天,每畝池施漂白粉25kg 、生石灰50kg ,以殺滅池內敵害生物。掛籠前5天左右每畝池施生糞150kg。有的加施硝酸銨、過磷酸鈣和豆漿各1kg,並接種單胞藻,效果更好。
抱卵蟹掛籠排幼
待池內浮游生物增多時,即池水呈淡茶色,透明度達20cm-30cm,也就是施肥後的5-8天( 還要看天氣、水溫) ,再把蟹卵已出現眼點和心臟跳動160次/分以上的抱卵蟹放進育苗池內籠中排幼。仿天然生態育苗是按計畫密度、抱卵蟹抱卵量和天然條件下的孵化率計算每畝所需的抱卵蟹,掛在籠內孵化,孵化完就把抱卵蟹處理掉或留下飼養待用,放養密度是布幼0.5萬隻-1萬隻/m3,每畝池只用30隻-40隻抱卵蟹。
水質管理
(1) 育苗海水沉澱過濾。從海里抽提的海水,如含泥沙量大,必須先行沉澱24小時,然後用20、80、160目三層篩絹過濾。
(2) 育苗池的消毒處理。育苗池雖經消毒,海水雖經過濾,但海水裡仍有各種浮游生物,如六肢幼體卵囊等,對河蟹幼體危害較大,因此,仍需消毒,如在抱卵蟹掛籠孵化前10天用100mg/L漂白粉溶液消毒。
(3) 育苗池水的淨化。在仿天然生態育苗的情況下,一般不換水或是換水很少,如水過肥,可施光合細菌或二氧化氯等製劑來控制。
(4) 增氧。一般都不設增氧設施,如幼體密度過大,水體較肥,每畝或每池可安裝一台1kW的水車式增氧機增氧。
(5) 水質監控。除了採取上述措施管瑚水質外,還要對水質經心觀察監控。觀察監控的主要內容是與幼體生長發育關係密切相關的水體溶解氧、溫度、鹽度、酸鹼度等理化因子。水體最低溶解氧量應保持在3mg/L以上。河蟹產卵和育苗的鹽度在7%-33%。ph值7.8-9.0,氯化銨對Z1、Z4、Z5,期和M期蟹苗的安全濃度分別為1.47mg/L、3.4mg/L、4.46mg/L和11.87mg/L 。
投餌
河蟹幼體喜食的餌料種類較多,浮游植物餌料如硅藻、綠藻、黃藻等單胞藻;浮遊動物如輪蟲、鹵蟲無節幼體、沙蠶幼體、面盆幼蟲、擔輪幼蟲等;人工餌料如豆乾粉和各種懸浮微粒料等。
投餵方法:
(1) 在孵化幼體前4—5天每畝育苗池施牛糞150kg,促使幼體喜食的浮游生物增殖,供孵出的幼體食用,如遇陰雨天氣,浮游生物繁殖不多,可餵豆漿等人工飼料;每天餵3-4次。每次畝投1kg左右;
(2) 在幼體孵出後7—10天時每隔3天施一次氮、磷、鉀肥料,配比3:2:1 ,每次畝施1.5kg—2kg,使水呈茶色,透明度0.25m—0.3m,此時如果池內培育的的活餌料不足,應及時補充人工飼料。
捕苗淡化
河蟹仿天然生態育苗,從孵出起至出苗淡化止,一般需1個多月時間,長的達40多天, Z5變M需4—6天,即蟹苗色黃,活力強,抓在手中扎手,鬆開時迅速散逃,放在碗中淡水裡不結團,遊動快,幾個小時不死亡,此時便可捕出。捕苗方法一般是用燈光誘捕,即在電燈懸於水面上0.5m 高處,再用抄網不停抄撈,直至池內蟹苗基本捕完為止。所捕的蟹苗放在已準備好的池子淡化,要水淡化水鹽度千分之五以下,水深0.6m, 每立方水體放苗1kg左右 , 每平方水面放一個氣泡石增氧,每批蟹苗淡化時間應達8小時以上,如遇大風大雨可在池塘四周設屏障,但不必全封閉。待蟹苗在淡水中活動正常時,即可捕出裝箱運走。
病害防治
仿天然生態育苗病害較少,蟲、敵害較多。在江蘇沿海地區發現的有弧菌、絲狀菌、鏈壺菌、菱形海發藻、聚縮蟲、華鏢蚤、水蜈蚣、搖蚊幼血、彈塗魚等病蟲敵害。一旦發現,應按技術要求進行防治,這裡要特別提醒的是應儘量少用或不用各類化學藥物,適當採用微生態製劑和物理的方法,以防藥殘危害幼體和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