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裏海河蟹

七裏海河蟹

七裏海河蟹,天津市寧河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七裏海河蟹因生長在天津市寧河區七裏海水域而得名。七裏海是中國瀕海典型的古瀉湖濕地,水質潔淨,富含微量元素,使得七裏海河蟹品質非常優良。七裏海河蟹早在清朝時就是宮廷貢品,因其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而深受天津百姓喜愛,2002年被評為天津市名牌農產品。 2006年12月22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七裏海河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七裏海河蟹 七裏海河蟹

七裏海河蟹體形勻稱,近方形,蟹體厚重,甲殼堅硬,有光澤;背部青灰色,腹部乳白色;蟹黃醬紫色,脂膏乳白色,蟹肉潔白細嫩,味道鮮美。

形態特徵

七裏海河蟹 七裏海河蟹

七裏海河蟹頭部和胸部成一體,體長約5.4厘米、寬6厘米左右,體背有圓方形的背甲,是比較堅硬的甲殼,呈墨綠色;腹部灰白色,較扁平,分七節,其形狀雌蟹呈圓形,雄蟹呈凸起的三角形,所以雌雄蟹又俗稱為“圓臍”和“杈臍”或“尖臍”;在額部的兩側,有一對有柄的複眼,其眼柄分兩節,一長一短,使眼柄有時直立起來,有時可橫臥在眼窩裡;口器在口框下的正中部分,由6對肢體組成,按層次疊起排成6道屏門,食物需經過此6道門才可進入食道;河蟹共有5對足,第一對為螯足,雄性的較雌性的強大,均在掌節上著生絨毛,雄性螯足上的絨毛較雌性的稠密,兩個指節露在絨毛之外,這對螯足好像鉗子,既可以取食,又可以抗敵。第二至第五對腹肢,側扁而長,用來行走,又稱步足,具有自切和復生的功能。雌性蟹的腹肢共有4對,附著在腹部第二至第五節上;雄性蟹只有兩對腹肢,著生在腹部第一二節上。將蟹腹部刨開可見生殖孔,雌性蟹的有一對開口在腹甲第三節上;雄性蟹的呈錐形囊狀突起,位於腹甲第五節上。

生活習性

七裏海河蟹喜歡寄居在溝渠泥岸的洞穴里,穴道呈管狀,與地平面成10°左右的傾角,深處有積水,洞穴長20—80厘米、直徑2—15厘米,用來寄宿隱藏。河蟹食性繁雜,喜食魚、蝦、螺、蚌和穀物等,尤其喜食幼小魚、蝦、螺等,當找到食物後,先用螯足夾住食物送到嘴邊,再用第二對步足的尖捧住食物,遞送到第三對足,再送到大顎,大顎把食物切斷或磨碎送進口中。河蟹用鰓呼吸,鰓在頭胸部下面的左右兩邊,吸入的水多數通過螯足的基部進入鰓腔,再從口器附近流出。河蟹離開水面後,空氣通過鰓腔和水分混在一起,經過呼吸噴出,形成許多泡沫。河蟹在每年的中秋節,即農曆“七上八下”是其繁殖季節,成熟的雌蟹在交配產卵之前,還要蛻殼一次,才能跟雄蟹交配,交配後的雌蟹甲殼逐漸變硬,隨之準備產卵,每年的12月—翌年的3月是河蟹交配產卵的旺季,一般雌蟹在交配後水溫9—12℃,經過7—16小時即可產卵,一隻體重100—200克的雌蟹,一次可產卵20—90萬粒,在溫度適宜時,卵經過五期蚤狀幼體及一期大眼幼體即可成為幼蟹,時間約1—2個月。

產地環境

七裏海濕地位於天津市寧河區境內,總面積343.54平方千米,核心區、緩衝區總面積95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區56.5平方千米,由6萬畝葦田和2.5萬畝水域組成。潮白河從北至南穿流而過,將七裏海分為東海和西海。東海16.26平方千米,西海32.27平方千米,潮白河灘地8平方千米。七裏海是1992年國務院批准的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著名三大古海岸之一,是天津最大的天然濕地,是天津空間發展戰略“南北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95平方千米的濕地,水溝水道縱橫交錯,產生大量負離子和濕潤空氣,滋潤著北京、天津、唐山,素有“京津肺葉”的美譽。

七裏海 七裏海

七裏海有豐富的水草資源,為螃蟹構築起“水下森林”,提供了最好的棲息、隱蔽、蛻殼場所。水草根莖含有豐富的鈣、磷和多種微量元素,使螃蟹肉質優秀。水草又能讓各種底棲動物和水生昆蟲大量繁衍,是螃蟹的天然餌料,養育得七裏海螃蟹殼黑腹白,肉嫩味鮮,雌蟹膏黃,雄蟹油滿。

歷史淵源

“南有陽澄湖,北有七裏海”,七裏海的河蟹在整個華北地區享有盛譽。曾與“銀魚”、“蘆葦草”齊名,被民眾稱為七裏海“三種寶”。

相傳當年唐太宗李世民還未登基時,落難於七裏海茫茫蘆葦盪,胯下駿馬陷足於軟泥之中不得動彈,恰逢此時潮汐剛至,只只肥美的螃蟹涌潮而來,駿馬恰好借其硬殼,蹄飛奔跑,所以七裏海的河蟹殼上都有一隻深深的馬蹄印。

在明清時期,七裏海出產的河蟹成為朝廷貢品,末代皇帝溥儀只要途經天津,必吃七裏海的河蟹解饞。

解放後,為了防止海水倒灌,天津在薊運河接近入海口處修建了防潮閘。防潮閘的建立阻斷了水中動物的洄游繁衍,河蟹數量也呈減少趨勢。

20世紀80年代初,寧河在天津市最早開展河蟹人工養殖取得成功,並逐漸發展成水產養殖的主導產品和天津市農業名牌產品。

2000年後,寧河先後採取了註冊七裏海河蟹商標、成立七裏海河蟹養殖協會、推廣套用新型養殖技術、建立河蟹加工企業等形式,使七裏海河蟹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

2010年,《地理標誌產品七裏海河蟹》、《地理標誌產品七裏海河蟹土池生態育苗技術規範》、《地理標誌產品七裏海河蟹養殖技術規範》三項地方標準實施,標準詳細規定了“七裏海河蟹”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並詳細規定了蟹苗養殖技術標準,解決了七裏海河蟹缺乏蟹苗養殖技術依據的問題,初步形成了七裏海河蟹蟹苗養殖、成蟹養殖、深加工全系列產業,產品附加值得到提高,也帶動了河蟹垂釣、餐飲等休閒旅遊產業的良性發展,大幅度增加了蟹農收入。

生產情況

2009年,寧河區河蟹養殖面積達22000多畝,總產量首次超過500噸。

2010年,寧河區七裏海河蟹養殖面積達到3萬畝,產量超過500噸。

2014年,七裏海河蟹的養殖面積達3.8萬畝,總產量達到730噸,創歷史新高。

產品榮譽

2002年,七裏海河蟹被評為天津市名牌農產品。

2006年12月22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七裏海河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七裏海河蟹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天津市寧河縣人民政府《關於劃定寧河縣“七裏海河蟹”地理標誌產品產地範圍的函》(寧河政函[2006]28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天津市寧河縣蘆台鎮、大北鎮、七裏海鎮、北淮淀鄉、表口鄉、造甲城鎮、潘莊鎮、寧河鎮、廉莊鄉、苗莊鎮、豐臺鎮、岳龍鎮、板橋鎮、東棘坨鎮等14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遼河水系的中華絨螯蟹。

七裏海河蟹 七裏海河蟹

(二)養殖條件

養殖環境符合DB120221/T003-2002的要求。土壤中有機質含量1.3%至2.6%,全氮含量0.07%至0.15%,全磷含量0.02%至0.09%,鉀含量0.01%至0.045%,pH值8.2至8.4,含鹽量1‰至3‰。

(三)親本

繁殖用親蟹應體質健壯,活力強,附肢齊全,無損傷;雌蟹體重100克/只以上、雄蟹體重120克/只以上,雌雄比例2.5:1。

(四)苗種

規格整齊、體質健壯、反應靈敏、體表光滑、附肢齊全、無寄生蟲。用於扣蟹培育的大眼幼體,規格15至20萬隻/千克;用於成蟹養殖的扣蟹,規格120至300隻/千克。

(五)成蟹養殖

1.清塘消毒:3月上旬清除池塘中過多淤泥,對塘底藥物消毒。

2.扣蟹投放:3月中、下旬放養扣蟹。每0.067公頃放養扣蟹不超過500隻,同時可搭配魚類,以濾食性和雜食性魚類為主。

3.飼餵:以水生天然餌料為主,搭配豆粕、玉米等植物飼料。

4.水質調節:定期用生石灰調節水質、殺滅病菌並保持水質指標穩定。水深1.0米至2.0米,透明度等於小於30厘米,溶解氧等於大於3毫克/升,pH值8.0至8.8,氨氮和亞硝酸鹽均低於0.1毫克/升。

七裏海河蟹面 七裏海河蟹面

5.生長期:不低於5個月。

6.產品規格:雄蟹≥100克/只、雌蟹≥75克/只。

(六)質量特色

1.感官指標:體形勻稱,近方形,蟹體厚重,甲殼堅硬,有光澤;背部青灰色,腹部乳白色;蟹黃醬紫色,脂膏乳白色,蟹肉潔白細嫩,味道鮮美。

2.理化指標:

雄蟹:粗蛋白≥15.5%、粗脂肪≥9%、肥滿度≥0.54克/立方厘米、性腺占體重百分比≥2.2%;

雌蟹:粗蛋白≥16%、粗脂肪≥11%、肥滿度≥0.48克/立方厘米、性腺占體重百分比≥6.0%。

專用標誌使用

七裏海河蟹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天津市寧河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歷史文化

七裏海地處荒郊僻野,河蟹這種普普通通的土特產品又是怎樣被送進宮裡的呢?相傳,是清朝一位皇親帶進宮的。說有位皇親來七裏海,陪同的地方官員用紫蟹招待,皇親品嘗後讚不絕口,臨行前特意帶一簍河蟹獻給皇上。皇上品此美味,龍顏大悅,於是下令每年要七裏海河蟹進貢。從此,七裏海河蟹名震一時。那么,這位皇親遠隔數百里為何來七裏海呢?作者細看《畿輔通志》,終於找到了佐證。書中記載:雍正四年(1726年),朝廷派怡賢親王檢查水利來到七裏海,見水道又淺又狹,於次年派專員負責開挖寧車沽河,由淮漁淀(今七裏海畔的淮淀村)起至北塘口,長四十里。由此看來,民眾所說的那位皇親,大概就是奉旨前來檢查水利的怡賢親王。這位親王回京帶些河蟹獻給皇上也就順理成章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