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河崖之蛇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薛瑄
作品體裁:散文
原文
瀕河居者為予言:“近年有大蛇,穴禹門下岩石中常束尾崖樹顛,垂首於河,伺食魚鱉之類,已而復上入穴。如是者累年。一日復下食於河,遂不即起,但束尾樹端,牢不可脫。每其身一上下,則樹為起伏,如弓張弛狀。久之,樹枝披折,蛇墮水中。數日,蛇浮,死水之漩隈。竟不知蛇得水物,貪其腥膻不捨而墮耶?抑蛇為水之怪物所得,欲起不能而墮也?”
余聞之,喟曰:“是蛇負其險毒,稔其貪婪,以食於河。所持以安者,尾束於樹耳。使樹不折,則其生死猶未可知;惟樹折身墜,遂死於河。此殆天理,非偶然也。且使蛇得水物,貪其腥膻不捨而死,固可為怙強貪不知止之戒;使蛇為水之怪物所得而死,亦可為害物必報之戒。”
蛇,惡物,所不足道者。但其事有近乎理,故書以告來者。
翻譯
一個居住在瀕河的人對我說:“這幾年有一條大蛇穴居在禹門下面的岩石中,經常用尾巴掛在懸崖峭壁的樹上,然後低著頭對著河,等待機會吃河裡魚鱉一類的生物,吃完後再上來回到洞穴中,像這樣已經很多年了。一天大蛇又下來去河尋找吃的,但不再起身回去了,只是用尾巴掛在樹端,牢固不能掉下來。每次它的身子上上下下的時候,大樹也跟著起起伏伏,就像弓被拉滿了的樣子(形容到了極限)。時間長了,樹枝被大蛇折斷,大蛇掉進了水中。過了好幾天,蛇的屍體漂浮上來 隨著河水打著盤鏇。究竟是因為蛇吃到了水中的食物,貪吃魚鱉一類的腥膻的東西才掉下去的,還是大蛇被水中的怪物捉住,想要起身卻不能起來掉下去的呢?”
我聽到後,對他說:“這條蛇太自負它的險毒,它的心念貪婪,到河裡找吃的。以為這樣很安全,用尾巴纏住大樹。假如大樹不折斷,那么它的也生死未卜。 只是樹折了它跟著掉落下來,於是死在河裡。這是上天自然而然的道理,並不是偶爾發生的。況且大蛇得到了水中的食物,貪婪水中的肉食才死,因此可以作為自負貪念沒有止境的告誡。假如蛇是被水中的怪物殺死的,那么也可以作為害人的東西必遭報復的告誡。”
蛇,是壞的動物,不能夠拿來說事,但這種事情又有一定的道理,因此用來告誡後人的。
作品賞析
這篇文章選自《敬軒薛先生文集》卷十一。文章通過巨蛇束尾崖樹,貪食腥膻,樹折墜河而死的故事,警告那些既險毒,又恃強貪婪的人,若不知止,將如巨蛇一樣,得到應有的下場。
作者簡介
薛瑄(1392—1464),字德溫,號敬軒,河津(今屬山西)人。1420年(永樂十八年),舉河南鄉試第一,次年成進士。歷任御史、大理寺卿、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併入閣參預機務。後告老還鄉以終,諡文清。薛瑄是明代有名的理學家,世稱其學派為“河東學派”。又擅長寫文章,詩亦有名。著有《讀書錄》、《薛文清公集》(又名《敬軒薛先生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