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作為中國最早從事河口海岸研究的單位,其前身為華東師範大學地理系河口研究室,成立於1957年,由華東師範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聯建,研究室主任為陳吉余教授。1959年以河口研究室為基礎建立中國科學院上海地質地理研究所,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與華東師範大學雙重領導。1962年,根據“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改為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研究室,系高教部直屬18個重點研究所(室)之一。
1979年,根據學科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經國家教委批准擴建為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研究所,由陳吉余教授擔任所長。
80年代初期,該所在原有以地學為主的基礎上,廣泛吸收來自海洋、水利、港工、化學、生物、數學、計算機、遙感及電子技術等不同專業的研究人員,形成了一支學科門類齊全、年齡結構合理的研究梯隊。
1985年1月,為適應沿海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成立上海市海岸帶開發研究中心,隸屬華東師範大學與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1983年,經國家批准在該所設立博士點,1985年設博士後流動站,1987年被批准為重點學科點。1988年,經國家批准以該所為依託,建立河口海岸動力沉積與動力地貌綜合國家重點實驗室。
研究內容
研究方向
實驗室主要從事河口海岸的套用基礎研究,研究方向為:
(1) 河口演變規律與河口沉積動力學;
著重於潮汐河口的水動力、泥沙動力、河槽演變、沉積過程、物質通量、界面過程及全球變化回響的研究,揭示自然和人類活動作用下各種河口過程的變化規律及其相互作用,為河口的綜合開發和治理服務。
(2) 海岸動力地貌與動力沉積過程;
著重於淤泥質海岸在波、流作用下的泥沙運動特徵、沉積過程及潮灘剖麵塑造等研究,揭示細顆粒泥沙的運移規律、岸灘沖淤演變機制,為海岸工程和海岸資源的開發利用服務。
(3) 河口海岸生態與環境;
著重於河口海岸動力過程相應的生態學和生物地球化學研究,揭示在陸海互動作用下生態動力學特點及化學物質的遷移規律;闡明河口海岸濕地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演替與生物多樣性,為河口海岸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服務。
實驗室擬通過多學科交叉滲透和綜合分析,深入研究各種時空尺度的河口海岸動力沉積和動力地貌過程及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與過程的影響,揭示河口海岸各地區自然要素和界面的相互作用與變化規律,發展河口海岸學科理論體系,同時為港口航道等工程建設、沿海資源開發、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管理等服務。
研究區域
國內研究區域: 我國河口海岸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高濁度水體、寬淺陸架在世界上獨一無二。淤泥質海岸漫長,獨具特色。長江、黃河、珠江三大河口屬世界級的典型河口,而且流域人口密度世界第一,近30年人類活動對河口海岸的影響巨大。因此,我國河口海岸研究科學意義重大,能產生原創性的世界級成果,從而豐富國際上河口海岸研究的理論體系,也將為我國沿海經濟與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國際研究區域:國際合作拓寬了我們的研究區域,從中國河口走向了世界河口海岸。
科研成果
實驗室圍繞研究方向共承擔各類課題210項,其中國家級課題57項,包括與中國海洋大學聯合主持“中國典型河口—近海陸海相互作用及其環境效應”973項目;省部委課題55項,包括省部委重大(點)項目8項;橫向協作課題85項,包括參加如長江口深水航道整治等國家和地方重大(點)工程建設項目有關的課題48項;國際合作課題13項。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530多篇,其中國外刊物71篇,國外文集與叢書26篇,國內重要刊物338篇;SCI檢索論文115篇,包括在國際著名刊物(SCI的I區與II區)上發表論文15篇,出版著作18冊,獲省部級獎10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3項,鑑定成果10項。在流域入海物質通量變異及其對河口環境的影響、河口鹽水入侵規律與淡水資源利用、河口動力沉積過程及其在深水航道工程中的套用、三角洲海岸沖淤演變及其工程套用、河口海岸生物地球化學過程、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等領域取得一批有重要影響和創新意義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豐富和發展了具有我國特色的河口海岸學科理論體系,而且有效地解決了長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長江口淡水資源開發利用、杭州灣北岸沖刷防護等重大(點)工程中的關鍵科學技術問題,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歷年主要科研成果有:全國海岸帶和海塗資源綜合調查溫州試點區調查(國家重大項目),遙感技術在海岸資源環境調查中的套用(“六五”攻關項目),三峽工程對長江河口生態環境影響研究(“七五”攻關項目),上海市海岸帶和海塗資源綜合調查(“七五”攻關項目),高濃度懸浮泥沙遙感模式研究(“七五”攻關項目),海洋環境數值預報(“七五”攻關項目),上海市海島資源綜合調查(“八五”攻關項目),成像光譜儀及其在海岸帶的套用(“八五”攻關項目),長江口攔門沙航道演變規律研究(“八五”攻關項目),中國河口主要沉積動力過程及其套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海岸工程條件下淤泥質海岸水下地形演變和生態環境影響的預測和對策研究(國家教委重點研究項目)神木煤田下海港點-黃驊港深水泊位可行性研究(國家計委重點項目),連雲港深水港擴建可行性研究(交通部重大項目)上海市污水外排長江口的研究(上海市重大項目),上海石化總廠陳山碼頭選址(上海市重大項目),上海石化總廠二期工程化工物料碼頭、煤碼頭選址(上海市重大項目),寶山鋼鐵總廠前沿河槽穩定性研究(上海市重大項目),21世紀上海港發展規劃研究(上海市重大項目)。
人才培養
實驗室吸引了一批國內外優秀學者,以“長江學者”張經教授為首的創新研究團隊通過教育部評審,實驗室擁有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和一批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有13人在國內相關學術組織和本領域主要刊物任職。實驗室在讀研究生有113名,畢業博士36名,碩士57名;新建了3600m2的實驗大樓,新增了近2000萬元的儀器設備,實驗室的公用平台得到較大幅度提升。實驗室已成為我國河口海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在國內同領域中起帶頭作用。
交流合作
實驗室貫徹“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宗旨,十分重視對外開放、國內外學術交流與科技合作,並把它看作是提高研究水平、學術水平、管理水平和走向世界的重要環節。實驗室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也在不斷提升,系列研究成果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提出的動力、沉積、地貌綜合分析與生物、化學過程相結合和巨觀把握、微觀量化的學術思想,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國際同行的讚賞。現實驗室與美國、英國、荷蘭、德國、日本、加拿大、韓國等相關研究機構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參與了國際地圈生物圈計畫(IGBP)、聯合國科教文政府間海洋委員會(IOC)西太平洋分會通過大氣間海洋輸運項目、聯合國環境署/國際水資源評估(UNEP/GIWA)、國際海洋生物地球化學和生態系統整合研究項目(IMBER)、中荷戰略科學聯盟計畫、亞太全球變化研究網(APN)等多項研究計畫,實質性的國際合作項目有7項,每年平均有5-6人次赴國外從事合作研究,每年有30多人次來實驗室訪問講學、開展合作研究。從總體上來講,實驗室已從過去主要參與國際合作的角色轉換到共同主持,部分合作項目則以我方為主的態勢。近5年,實驗室主(承)辦5次國際及雙邊學術會議和8次國內學術會議,有107人次應邀參加國際會議並進行學術交流,7人次應邀作大會特邀或主題報告。實驗室人員11個國際學術組織中任職,在4個國外刊物任編委。實驗室在國際上已具有一定的影響。
儀器設備
實驗室擁有寬敞的實驗辦公大樓和現代化的儀器設備,實驗室利用世行貸款120萬美元、”211重點學科”建設經費160萬人民幣、上海市“重中之重”自然地理學科建設經費以及國家科技部下撥的儀器設備更新改造費等購置多套現代化儀器設備,其中包括測量流、浪、潮的ADCP聲學流速剖面儀、恩特柯174SSM自計式海流計、SBE26浪潮儀、測量溫、鹽、深的SBE25CDT、測量水深及懸浮沉積物等的449DF熱敏式雙頻測深儀、測量泥沙濃度的OBS-3濁度計和聲學懸沙儀、測量水下地形的3050-Ⅱ旁側聲納、探測淺海海底結構的GEOChirp淺地層剖面系統、用以精確定位的1008/586全球定位系統(GPS)、GBX-PRO差分定位儀、YSI16920多參數水質檢測儀、淺水海流計(2D-ACM)、LISST-25雷射測沙儀、ADV三維流速儀、光學後向散射OBS-5濁度計、雷射測沙儀等野外勘測儀器;以及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流式細胞儀(FCM)、光子檢測系統、等離子發射光譜儀(ICP)、Varian氣相色譜儀、LS100Q雷射粒度分析儀、交變退磁儀、營養鹽自動分析儀、原子吸收光譜儀、碳氫氮硫氧元素分析儀、高效液相色譜儀、TOC分析儀、穩定同位素質譜儀、高解析度等離子質譜儀等室內測試分析儀器;還有波-流-變坡泥沙水槽、工作站網路系統和集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圖象處理系統與地圖出版系統於一體的地理信息和圖象處理系統。
展望未來
實驗室在2000年和2005年重點實驗室評估中成績均為良好。以河口海岸研究為特色的自然地理學已列為上海市“重中之重”重點學科建設項目,賦予實驗室新的活力和發展機遇,實驗室將以“艱苦創業、開拓創新、求實創優”的精神和“求是、求實、求新、求成”的學術風範,邁步新征程,攀登新高峰,為促進世界河口海岸學科的發展和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