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站胎寺”的稱謂,純屬民間俗稱,它源於民間傳說。寺門村四組89歲的王子珍老人,在
講到這一傳說時說,我十一、 二歲時,就聽老人們講,說一天早上寺上一僧人在殿內掃地時,他對一佛像胎說,你坐那多礙事,還不如你乾脆站起來,叫我把這裡掃掃。說罷,這尊佛爺還真的跟著站起來了, 從此,人們把鳳凰山的寺院稱為“站胎寺”。戰台寺之所以建在鳳凰山旁,是因為鳳凰山是新石器時期原始人生產和生活過的地方,況鳳凰山地形又猶如鳳凰形狀,故後人視此地為貴地,又有吉祥之意。
戰台寺歷史悠久,唐《重修崇興寺羅漢天王殿碑記》碑載:“不知起自何時,建自何代……。”據當地民眾相傳,該寺始建於唐初,名日占(占:占據高處)台(台:指鳳凰山荒丘)寺,寺內敬奉有玉皇大帝等,人們期望神靈保佑,指點迷途,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唐武德10年(公元627年,昔日戰台寺有一黑色石質碑文可證),該寺進行了擴建,寺內有釋迦、伽藍等佛殿五座,還有娘娘殿、文昌閣、火星閣、鐘鼓樓和戲樓等房舍二百餘間,石獅、石羊、石猴等。僧人一百多名,寺地五頃有餘,多為近村窮戶所耕種。整個寺院殿宇輝煌、氣勢宏偉,古木參天,香菸裊裊,瑞氣氤氳,商賈雲集、盛況空前。緊靠寺西邊的石花街上,物流交流繁華異常; 民間雜耍、曲藝說唱、戲劇表演等活動十分活躍,形成了方圓數十里的繁華都會(《新野民國縣誌》卷三有載),故在當時被稱為唐四大寺院之一。
唐武德十年至元代初年(約公元1216年),寺名由原來的“占台寺”更名為“旃檀寺”(《新野民國縣誌》和80年代出版的《新野縣誌》均有載)。元代初年(約公元1217年)至清嘉慶21年(公元“1816年),由於信士佛祖虔誠尊崇,又倍感佛賜寬廣、靈興氣貫、八方有感、人人感楨(見明成化年<約公元1425年)《重修崇興寺記》碑),又將“旃檀寺”寺名易名為“崇興寺”,此寺名一直延用至清嘉慶21年。明成化年間重修崇興寺後,國內不少商號向該寺捐款(大明正德四年<公元1492年)新捐的石佛像後有銘文記載)。清嘉慶22年後寺院屢遭失燹及地方惡勢力的破壞,為保護寺院及周圍村民的生命安全,寺院裡的武僧們進行了頑強的鬥爭,從此,人們稱“崇興寺”為“戰台寺”(見嘉慶22年《誠心施善贖回當地》碑碑文載“邑北四十里許有寺,名日戰台寺,古崇興寺也……”)。戰台寺這一佛教活動場所一直延續到民國末年。據民國二十八年《夢輔樓命名記》碑文記載, 因戰台寺匪患嚴重,民國末年又拆戰台寺大部房舍,用於興建寺門國小、樊集完小等,此後,這一千年古剎,幾乎蕩然無存。
保存現狀
目前,這裡雖然已經沒有完整的寺院,但仍有許多香客前來朝拜,他們多次強烈要求有關部門儘快修復寺院,提供活動場所,但由於種種原因信士們的願望未能實現,他們經常成群結隊外出到其他佛教場所活動。由於路途較遠,不僅存在安全上的隱患,而且對他們個人也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同時給政府對宗教活動的管理帶來了許多困難。為弘揚佛教文化,尊重信仰自由,保證信士們的人身安全,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同時為活躍本地文化生活,促進本區域經濟發展,更好地使宗教與旅遊相結合,須儘快修建。
修建寺院地址位於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旅遊景點鳳凰山遺址西,歪施路北,西邊緊靠南鄧高速公路進出口,地理優勢明顯.該寺遠離村莊和單位,不妨礙單位及民眾的正常生產生活,恢復重建不占用基本農田,所需資金由佛教信眾及佛教界人士捐助籌集保證。在縣佛協指導下,已擬定了由當地佛教信徒、信教民眾代表和宗教界人士參加的籌備組織,制定了相關制度,同時會同有關部門對寺院建設及布局作了全面合理的規劃,能確保籌建工作順利進行。建成之後將同西邊美麗誘人的荷花湖,東邊聞名遐邇的蔓荊山形成一道長約15公里的生態旅遊觀光帶。
鑒於戰台寺在歷史上的宗教地位、作用和影響,結合全縣佛教場所、佛教信眾分布和民眾開展宗教活動的需要,根據國家《宗教事務條例》、《河南省宗教事務條例》的規定,依法籌建設立佛教活動場所戰台寺的條件具備,有利於滿足佛教信眾的宗教生活需求,發揮佛教文化的積極因素,繁榮當地經濟,促進宗教領域和諧,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現將初步修建和規劃簡述於後:
修建後的戰台寺由三大部分組成:
一、寺內修建五座仿古式大殿。彌來佛殿、四大天王殿、觀音菩薩殿、如來佛祖殿、玉皇大帝殿(分批實施)。
二、恢復娘娘殿、文昌閣、火星閣、鐘樓和戲樓等。
三、在寺前設立山門,利用自然地勢,在寺西、北黃水河寬闊處開設小型湖泊,內設涼亭、浮橋、假山、噴泉、遊艇等供遊客及信士享用,寺內及周圍植風景林、花帶,以增加景觀。
寺院宗旨:
以寺養寺,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造福一方,弘揚佛教文化,支持公益事業發展,增進社會’文明,促進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