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河北農民報》四開八版,每周三刊,內容豐富,月末彩印。 創刊於1964年7月1日,由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報頭,1966年停刊,1994年復刊。主要內容有新聞透視、種植參謀、鄉村超市、農民與法等,涵蓋農村各個方面。 可以了解有關農村的重大政策、法律法規;可以了解各種致富技術和信息,加快奔小康步伐。擁有讀者近百萬,發行量最多,影響力最大。被廣大讀者譽為:農村工作的參謀,農業生產的助手,農民致富的朋友。
報刊職能
農民報以全心全意為農業、農民、農村服務為宗旨,是黨和政府與農民民眾進行溝通與聯繫的橋樑。經過多年的發展,農民報被譽為指導農業生產的得力助手、農村工作的好參謀、農民信賴的知心朋友。
組織機構
建設高質量的隊伍機制
從事《河北農民報》采編的業務骨幹,大多來自大專院校。他們年富力強,具有強烈的開拓創新意識,;同時他們又長期在校學習,對農業、農民、農村缺乏深刻的了解,特別是缺乏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精神。為此,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尤為重要。
首先要他們了解當前形勢:
要用兩點論的方法來分析農村的形勢,既要看到經過20多年的艱苦努力,農村形勢已出現巨大變化,一大批農民已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同時還要看到,在廣大農村,還有相當一批農民並不富裕,還必須長期進行艱苦的努力。既要看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取得的成績,又要看到不少農村仍存在很多陳規陋習。只有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武裝頭腦,才能把握全局,工作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其次弄清自己的責任:
作為農民報系統的新聞工作者,更多的時間要深入農村,要直面農村的工作、生活等諸多艱苦環境。因此,河北農民報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對剛入門的從業人員,報社都對他們進行系統培訓,要求他們牢固樹立為農民服務的思想,要把“屁股坐在農民的板凳上”;每個編輯記者一年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下鄉,既為農民帶去最新的實用技術和致富信息,又能不斷了解農民的需求,感受農民的疾苦,反映農民的呼聲從1994年至2000年,河北農民報每年都要組織五次以上科技下鄉活動,吃住在農村,給農民提供了大量的致富信息,深受農民的好評。
建立合理的內部機構
有了高素質的隊伍,機制的作用就顯得尤為突出了。建立機制的目的就是為了充分調動每個編輯記者的積極性,讓每個人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在這方面,河北農民報做了大膽嘗試。比如在版面上,有好版面獎、好標題獎、好欄目獎、好稿采寫獎、好稿編輯獎等諸多獎項,讓編輯記者有奔頭、有幹頭。在發行上,骨幹人員每人包一個地級市,簽訂責任狀,年初停發獎金,年底算總賬,完成任務有獎,完不成任務不發獎金。1997年,正是因為採取這樣的“硬碰硬、實打實”措施,
河北農民報的發行量從3萬多份猛增到7.5萬份,為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通過一系列完善配套的政策措施,充分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報社上下形成了合力。在相當一些省份的農民報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河北農民報發行量從1994年復刊時的1萬多份,增加到15萬份,其中大部分是1997年以後增長的與此同時,版面質量和經營利潤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積極了解農民需求
有些農民報之所以陷入困境,與其本身不適應時代要求、不符合農民的口味有直接關係。今天的農民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農村已不是傳統的農村,農業生產也再不是傳統的農業。換言之,農民不僅僅關注農村實用技術,單純研究怎么種地,畜禽怎么養的問題,更關注的是農業產業結構如何調整,種什麼、養什麼能賺錢的問題;同時,他們不僅關注政策信息,也關注各種法律法規、市場信息。就農村而言,已有一大批農民從黃土地上走了出來,從事工業、貿易、運輸、建築等諸多行業,農村呈現的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而農業生產本身也初步展示了五光十色的藍圖,設施農業、休閒農業、觀光農業等經營方式層出不窮。如果辦農民報仍局限在過去的框框裡,無疑是作繭自縛。近幾年,河北農民報通過各種方式了解農民的需求,相繼開辦了大市場、經紀熱線、小城鎮、結構調整等新版面,跳出了就技術論技術、每年唱四季歌的模式,把種養加、貿工農等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增強了報紙的服務性。同時,還適時開辦了科學生活、破除迷信、法律諮詢等相關版面,豐富了報紙的內容,農民讀者感到很適合自己的口味與要求。
提供技術和信息
作為面向農村的報紙,農民報還必須向農民提供大量的實用技術、信息。錯一個數字、一個小數點,或者刊發了虛假信息,就如一枚枚炸彈,弄不好就會把農民炸個“人仰馬翻”。大家深切地感到,一個小數點、一個字,一點都馬虎不得。一條信息出了問題,就會殃及一部分農民,既給他們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也會給農民報的聲譽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試想,一張報紙經常錯字連篇,經常誤導讀者,這樣的報紙怎能讓人放心呢?要想使農民報永葆青春,信息就必須可靠及時,這一點很重要。
報刊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農民報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
一是20世紀80年代的蓬勃發展階段。
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體的農村各項改革,解放了生產力,極大地激發了農民致富奔小康的積極性,廣大農民對農業科學技術產生了迫切的要求。在這種形勢下,各地農民報紛紛復刊或創刊,以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播科技知識、提供信息為己任,深受農民的歡迎,發行量節節攀升。以河北為例,當時的農家樂(河北農民報的前身)小報發行量最高曾突破70萬份,受到省委領導的多次表揚。
二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艱難爬坡階段。
經過十幾年的奮鬥,我國農業取得了巨大成就。這時候,一個突出的矛盾擺在了農民面前:增產不增收,到90年代末表現尤為明顯。對此,一些農民對土地的鐘愛程度漸低,資金、技術的投入積極性越來越小。因此,對以傳播科技知識為主的農民報也興趣不大了。各省的農民報開始進入爬坡階段,發行量逐漸降低。時至今日,這種艱難爬坡階段仍未從總體上得到根本的改觀。
農民報是不是已經過時了,是不是已沒有必要再辦下去了?回答當然是否定的。為占人口多數的農民辦報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新聞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是因為:一、農民報作為黨報向農村的延伸,其橋樑紐帶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各省的農民報大都是省委機關報社所屬,是省報的延伸和補充。作為省報,涉及到各地區、各行業,不可能對每個行業都報深、報細。農民報正好給予必要的補充,利用自身的特殊優勢,把觸角伸向千家萬戶。二、農民報是幫助農民致富奔小康必不可少的參謀和助手。我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民占人口的大多數,他們都迫切渴望致富奔小康。而且,沒有全國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人民的小康。雖然各種傳媒越來越多,通訊聯絡方式也越來越發達,但就大多數農民、農村而言,現代化水平很高的信息傳播方式,人們仍然感到可遇而不可求。而且報紙作為文字的載體,易於保存,便於查詢。對農民而言,只要發現一條有價值的信息,就可以增產增收,真可謂投資少,見效快,適合農村整體的生產力水平。 綜上所述,農民報不僅要繼續辦下去,還要越辦越好,常辦常新。在新世紀、新形勢下,辦農民報絕不能抱殘守缺,更不能沿襲過去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