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頭鎮[浙江永嘉縣下轄鎮]

沙頭鎮[浙江永嘉縣下轄鎮]

浙江省永嘉縣沙頭鎮,是永嘉縣下轄鄉鎮行政區,經濟較為發達,特別是處於國家級風景區--楠溪江的門戶,環境優美、風光秀麗、人文景觀不勝枚舉,發展旅遊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沙頭鎮位於永嘉縣東南部、東靠陡門了,南鄰上塘鎮、西接渠口鄉、漲連花坦鄉。轄1個居民區(沙頭街)、26個行政村(高浦、稠樹、漁田、廟活、潮際、龍潭下、下浦、石埠、陽岙、響山、新星、上光、烏龍川、東章、羅川、古二、古一、上浮林、下浮林、西垟、北山、中堡、南川、古廟口、龍益、陳住起)。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沙頭鎮沙頭鎮

2011年,撤銷渠口鄉、花坦鄉,併入沙頭鎮。調整後的沙頭鎮位於永嘉縣東南部,楠溪江下游兩岸。轄沙頭街1個居民區,高浦、稠樹、漁田、廟活、潮際、龍潭下、下浦、石埠、陽岙、響山、新星、上光、烏龍川、東章、羅坑、古二、古一、上浮林、下浮林、西垟、北山、中堡、南川、古廟口、龍益、陳住起、中方、上方、下方、珠岸山、珠岸、豫樟、石柱、嶺垟、坦下、嶺下、塘塆、九丈、呈坑、泰石、霞川、碼車、下城岙、福利、花三、花二、花一、樟樹鳥、馬田、科竹、廿四最、高坑、東光、董岙底、水岩、石公田、黃村、溪北、珍溪、架鶴山、霞山、降頭山、珍岙、雙溪、胡頭、廊一、廊二、廊三、朱垟、降下、張田庵、東川、東升、繁榮7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高浦村。233省道過境。
沙頭鎮明清時分屬永寧鄉四十都、清通鄉四十一都、四十二都、四十三都;民國時期墳屬第七區(後稱沙頭區)沙頭鄉、古廟鄉(民國後期曾與陡門鄉合併為南港鄉)、渠口鄉、廊下鄉、;1949年5月解放建政為沙頭鄉、古廟鄉、西垟鄉、渠口鄉、泰石鄉、花坦鄉、廊下鄉、黃村鄉;1956年西垟鄉併入古廟鄉,泰石鄉部分村併入渠口鄉,花坦、廊下、黃村三鄉合併為東港鄉,同年九月,東港鄉分設廊下、黃村二鄉;1957年泰石鄉復設;1958年改設沙頭、古廟、渠口、泰石、廊下、黃村管理區,隸屬沙頭人民公社;1961年調整為沙頭公社、古廟公社、渠口公社(泰石併入)、花坦公社(由廊下、黃村管理區合併而成);1984年又改設沙頭鄉、古廟鄉、渠口鄉、花坦鄉,屬沙頭區;1986年改設鎮,1992年古廟鄉撤銷併入沙頭鎮;2011年5月,花坦鄉、渠口鄉撤銷併入沙頭鎮。全鎮種植面積17278畝,第一產業年達1437萬元,第二產業年達1359萬元,第三產業達1800萬元,財政總收入520.8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300元,41省道線穿鎮而過,是國家級風景區--楠溪江的門戶,環境優、風光秀麗、人文景觀不勝枚舉。

經濟發展

沙頭鎮沙頭鎮

全鎮種植面積17278畝,第一產業年達1437萬元,第二產業年達1359萬元,第三產業達1800萬元,財政總收入520.8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730元,41省道線穿鎮而過,是國家級風景區--楠溪江的門戶,環境優、風光秀麗、人文景觀不勝枚舉。
2012年全鎮生產總值10.74億元,財政總收入3712.19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328元,獲得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省教育強鎮、省體育強鎮和省級文化強鎮等榮譽,素有膠鞋基地、婚紗攝影基地和超市之鄉之稱,是我縣的旅遊鎮、生態鎮和工業鎮。
投資6.1元的楠溪江供水工程已經開始供水,投資7.61億元的41省道沙頭至上塘段改建二期工程已完成進度的80%,投資1.49億元的西垟至石埠公路工程已完成進度的30%。

地理環境

沙頭鎮位於永嘉縣中部,楠溪江大源、小源在鎮內匯合,向南大拐彎,再往南流入甌江。境內花坦溪、古廟溪由東向西注入楠溪江。轄境東與樂清市接壤,南與東城街道、相臨、西與北城街道、大若岩鎮相嶺,北靠岩頭鎮、楓林鎮。據《縣永嘉地名志》載:因駐地沙頭(高浦)地處楠溪江潮汐上溯的終點,上游下泄溪水與上溯之潮水在此頂托,沉積成大片沙石灘頭,故名沙頭。轄區面積183.6平方公里,鎮政府駐高浦村。

城鎮文明

沙頭鎮位於楠溪江風景名勝區南大門,境內有太平岩景區,臨江絕壁下,山清水秀,岩壁上殿宇歷史悠久,為不可多得的室外避暑勝地。羅坑景區景色怡人,可為一觀。在鳳凰寨下新建永嘉書院,為一新增自然與人文合一之景觀。花坦古村、廊下孝思祠為省級文保單位。其他歷史古蹟有泰石聖湖宮,廊下古城牆與朱直清墓等、渠口鳳凰寨等。順利啟動鎮域總體規劃編制,已於2011年12月16日鎮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表決通過《永嘉縣沙頭鎮總體規劃(2011-2030)》。堅定不移地推進與渠口的組團發展,與花坦的對接發展,實現三大板塊互動發展。啟動了高浦農房集聚改造、下浦村舊村改造、中堡村安置房等項目建設。

域內有王墳“溪山第一”、“挹秀”老屋等一大批文化古蹟,湧現了一大批軍政要員、商賈會長、名人能人,如將軍潘瑞吉、奧運會冠軍朱啟南、廣州溫州商會會長朱清國等。

行政區域

調整後的沙頭鎮轄1個居民區即沙頭街。
74個行政村:高浦、稠樹、漁田、廟活、潮際、龍潭下、下浦、石埠、陽岙、響山、新星、上光、烏龍川、東章、羅川、古二、古一、上浮林、下浮林、西垟、北山、中堡、南川、古廟口、龍益、陳住起,花三、花二、花一、樟樹鳥、馬田、科竹、廿四、高坑、東光、董岙底、水岩、石公田、黃村、溪北、珍溪、架鶴山、霞山、埄頭山、珍岙、雙溪、胡頭、廊一、廊二、廊三、朱垟、埄下、小溪、東川、東升、繁榮,中方、上方、下方、珠岸山、珠岸、豫樟、石柱、嶺垟、坦下、嶺下、塘塆、九丈、呈坑、泰石、霞川、碼硨、下城岙、福利。

發展目標

沙頭鎮將緊緊圍繞縣委提出的“四大戰略”,以“生態鎮、新市鎮、文明鎮”創建為載體,充分發揮倚城、倚山、倚江的區位優勢,對接沿江發展現代工業,藉助山區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農業,依託自然生態環境發展休閒旅遊,拉大框架加快推進城市化,潔化綠化美化環境扮靚鎮容鎮貌,致力建設宜業、宜居、宜游的花園沙頭,使沙頭成為大都市的後花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