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陀人

沙陀人

沙陀,又名處月,以朱邪為氏。原是西突厥十姓部落以外的一部,其祖為北匈奴,後為悅般,居烏孫故地熱海附近,遊牧於今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南(今巴里坤)一帶,隸屬輪台,因其地有大沙丘,故而得名。

名稱

沙陀

詞語解釋

沙陀沙陀

1、我國古代部族名。西突厥別部,即沙陀突厥。唐貞觀間居金莎山(今尼赤金山)之南,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之東。其境內有大磧(今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因以為名。五代李克用﹑後晉創建者石敬瑭後漢創建者劉知遠均為沙陀人。

2、借指北方胡人胡兵

歷史地理信息介紹

唐代突厥族別部。又作沙陀突厥。源於西突厥處月部。唐朝初年,處月散居於今新疆準噶爾盆地東南、天山山脈東部巴里坤一帶,有大磧,名沙陀,故號“沙陀突厥”。
653或654年(唐永徽四年或五年),唐在征討西突厥阿史那賀魯叛亂過程中,於處月地置金滿、沙陀二羈縻州。

702年(武周長安二年)處月酋長沙陀金山因從征鐵勒有功,被授予金滿州都督。後因吐蕃所逼,金山之子輔國率部徙於北庭。安史之亂後,北庭與內地隔絕,該地沙陀取道回紇來長安者備受回紇暴斂之苦。

789~790年,沙陀七千帳附吐蕃,共陷北庭。後吐蕃遷沙陀於甘州(今甘肅張掖),以輔國孫朱邪盡忠統軍大論。吐蕃攻擾唐邊,常以沙陀為前鋒。及9世紀上半期回鶻取涼州(今甘肅武威),吐蕃疑沙陀與回鶻相勾結,擬再遷其部於黃河以西。

朱邪盡忠和長子朱邪執宜乃於808年率部眾三萬落投歸唐朝,途中盡忠為吐蕃追兵所殺,執宜率殘部到靈州(今寧夏吳忠東北)塞。唐將沙陀部安置在鹽州(今陝西定邊),設陰山都督府,以執宜為兵馬使,流散各處的沙陀相繼還部,勢力增強。

唐朝以沙陀鄰近吐蕃,慮其反覆,又以其部眾多,將使邊境糧食價漲,故當靈鹽節度使范希朝遷河東節度時,詔沙陀舉軍從徙河東。范希朝選其驍勇一千二百騎,號為“沙陀軍”,其餘安置在定襄川(今山西牧馬河一帶);執宜部則居神武川的黃花堆(今山西山陰東北),更號“陰山(陰山當作陘山)北沙陀”。以後唐又分其眾隸諸州,以弱其勢。唐憲宗對強藩成德王承宗、淮西吳元濟,武宗對澤潞劉稹用兵以及宣宗對抗吐蕃、党項、回鶻,皆得沙陀之助。唐懿宗時,執宜子赤心率騎兵助唐鎮壓龐勛起義,被授予大同軍節度使,賜姓李,名國昌,後又因助唐抵禦回鶻而遷為鄜延、振武節度使,然為吐谷渾所襲,退保神武川。

876年其子李克用襲據云州(今山西大同)。唐朝用代北吐谷渾酋長赫連鐸等及幽州節度使李可舉屢擊李國昌父子。

880年,國昌父子敗後逃入韃靼部。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後,唐朝招李克用率沙陀、韃靼軍入援。8

83年,李克用率軍擊敗起義軍於梁田陂,黃巢退出長安,唐擢克用為河東節度使。唐用李克用鎮壓黃巢起義軍後,朱溫得汴,克用得太原,形成朱李紛爭的局面,經過長期攻戰,朱溫削弱李克用。907年朱溫顛覆了唐朝,建立後梁

923年,克用子李存勖滅後梁,建後唐(見後唐莊宗李存勖)。以後建立後晉的石敬瑭(見後晉高祖石敬瑭)和後漢的劉知遠(見後漢高祖劉知遠)亦均為沙陀人

歷代首領

沙陀(633-923) 

895年沙陀定國號為晉,923年建立後唐.

乙毗咄陸可汗(9)633—642

朱邪闕俟斤(6)642—648

朱邪孤注(4)648—652

沙陀那速(30)652—682

沙陀金山(20)682—702

輔國(8)702—714

骨咄支(46)714—760

朱邪盡忠(48)760—808

懿祖(朱邪執宜)(27)808—835

獻祖(~赤心)(李國昌)(52)835—887

武帝(李克用)(17)887—908

天復】(3)904(閏四)—907(唐朝年號)

莊宗(~存勖)天祐(15)戊辰908—923

天祐】(17)907—923(唐朝年號)

名人

李克用

朱溫

李存勖

李嗣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