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情概況
沙窩鎮地處豫南邊陲,2004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12億元,財政收入44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69元,全年引資310萬元,跑項爭資394.6萬元。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級重點鎮”和“市級衛生鄉鎮”榮譽稱號。鄉鎮經濟實力排序在全市207個鄉鎮中排在第24位,在全市20個重點鎮綜合經濟實力排序中位居第5。是省政府命名的省級小城鎮建設綜合改革試點鎮、重點鎮、明星鎮和文明村鎮,是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的東部視窗,是全市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 境內白雲山為豫南高峰之一,景色秀麗。鎮內經濟林有板栗、杉木、油桐、竹類等,主要礦產花崗石、瑩石、鉛鋅礦等品位高,開採價值大。行政區劃
全鎮鎮域總面積130平方公里,29003人,其中鎮區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已建成鎮區面積2.9平方公里,鎮區常住人口9712人。全鎮29個鎮直部門。下轄街道居委會、王山村、沙坪村、曾畈村、羅漢村、吳灣村、汪沖村、油榨村、楊畈村、熊河村、高山村、匡灣村、劉灣村、朴店村1個居委會,13個行政村281個村民組。風景名勝
白雲攬勝
白雲山位於新縣沙窩鎮境內,西與周河鄉接壤,它成南北走向,重巒疊嶂,主峰金頂,海拔902.6米,是大別山中段的高峰之一,素有"萬山之尊"之稱。金頂四季白雲繚繞,故名白雲山,白雲山地勢險峻,向為南北要塞,著名的虎頭關、土門關就設在此山腳下。山巔有白雲觀,始建於唐朝,清代重修,相傳唐王梵修煉於此,金頂白雲觀的正殿,其架、梁、檁均用石頭雕砌而成,瓦用鋁鑄成,在陽光照耀下,閃出道道金光,故名"金頂"。1938年10月,在武漢抗日保衛戰中,國民黨高級將領宋希濂率兵阻擊日軍南下武漢,在白雲山展開激戰,"金頂"慘遭日軍炮轟、毀於一旦,但"金頂"的主樓仍在,從殘垣中,還可清晰見到"壽"字門楣和"瀑布師真顯,雲凝祖德深"的行書楹聯,還有"萬山之尊"的石刻,白雲山自下而上,還有寸腰石、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草鞋印、老和尚平地、雙乳石、金盆、銀盆、石磨、石靠椅、李三娘墓、跑馬場、送夫石、唐王洞、唐王廟、馱兒石、萬年松、飛天瀑金頂等景觀。
黑龍潭
黑龍潭位於沙窩鎮羅漢村,獅子河上游,獅子山與白象山的夾隙處,主潭長約600餘米,寬窄不等,寬處有百餘米,窄處不過一米,人可一躍而過,但其深不可測。兩岸峭壁聳立,如同刀削,整個黑龍潭就象一條黑龍靜臥在山澗。黑龍潭的東岸是青獅山,整座山就象一頭獅子臥在山上,頭是奇石組成,頭高昂,仰望楊家寨,一眼睜開,一眼閉,嘴半張,嘴深4米,寬近10米,相傳能同時擺八桌宴席。在獅子嘴下的山坳處,是梅繼光等18位烈士殉難處,1932年,他們從事地下黨活動,被國民黨抓住,活埋在此。
黑龍潭西岸是白象山,正將象鼻伸在獅子河中飲水。黑龍潭尾緊依楊家寨,楊家寨曾經是共產黨、國民黨、日軍三兵爭搶的要寨。國共合作時,曾在此阻擊過日軍南下武漢;在楊家寨腳下的小畈,有劉鄧大軍南下大別山時的醫院舊址。
黑龍潭的出口處,有一間圓形的石洞(俗稱龍屋),深約數十米,其頂端有一對二米深的圓形石洞(俗稱是龍角)。相傳是在數千年前,天空雷電交加,烏雲緊蓋,天空昏暗,頓時狂風暴雨,一條黑龍由天而降,沿獅子河下游,碰到青獅和白象,便奮力從兩者之間游過,留下黑龍潭,一急之下,一頭碰到石岸上形成龍屋,剛好兩隻角一挑,挑出兩個龍角。
紫龍潭瀑布
紫龍潭瀑布位於沙窩鎮南10公里處的朴店村,在白雲山腳下,白露河源頭,瀑布落差近百米,寬約20米。四面青山擁抱,潭水清呈綠色,有純天然的清秀之美;紫龍潭、小龍潭、神龜石、觀音廟巧妙的連為一體有奇巧之美;傳說與大自然景觀完美的融合,有神靈之美;到汛期似山洪瀑發,河水有瀉千里之勢,聲似雷鳴,濺成的水霧與山霧、雲霧相連,有險峻之美;在平時一簾清水飄然而下,似仙女披著一層白紗,隨風飄動,有一種神韻之美。紫龍潭呈三角形,近千平方米,相傳直通南海,下有天然浴池,相傳為仙女們洗浴之地,兩面青山起伏重疊,為雙龍嶺,相傳為南海龍王的兩位龍子,因違犯天規而被打下凡間。潭上連紫龍潭瀑布,一股瀑流飛瀉而下,象匹抖動的銀簾,旱無絕流,遇大雨驟至,山洪瀑發,瀑若懸河,聲似雷鳴,震撼整個龍潭沖,其景壯觀。
瀑布上口有一小龍潭,成橢圓形,約6平方米,其深莫測,相傳為觀音的玉水瓶;小龍潭上5米處,有小小龍潭,被巨石"天外來客"覆蓋(相傳在同治二年八月,一日烏雲驟起,雷電交作,剎時大雨傾盆,天門訇然洞開,忽見一道金光自天外射來,飛下天石一塊,恰好蓋住小小龍潭的潭口);瀑布上口南側有一神龜石,形神畢肖,似一烏龜剛從紫龍潭躍起,竭力上爬。
小小龍潭上約80米處,有一天馬飲水槽,呈長方形,長約15米,寬約4米,相傳是天馬常來飲水的地方,馬槽之上的河床中還有天馬行走的蹄印,稱為天馬蹄;天馬槽之上200米處,有座石山,高約10米,是由七八塊石頭天然堆砌而成,占地不到10平方米,形似盤龍,山上建有一廟,廟南有美女梳妝,廟北為仙人指路,中隔一龍溪,如層薄紗。相傳天上美女被紫龍潭的景觀打動,獨下凡間玩耍,被一仙人發現,也趕下凡間,兩人因景生情,不幸驚動了南海觀世音菩薩,便拋下一戒,鎮壓其間,以保仙人之聖潔。
紫龍潭瀑布周圍青山環繞,山峰夾峙,翠林掩映,清風送爽,向東眺望木魚山,山頂奇石林立,構造成金獅戲玉兔的美妙奇觀,向西依香爐寨、白雲山,層巒疊翠,白雲繚繞,構成一幅完美的大自然景觀。
沙窩夕照
在新縣沙窩鎮老街背後的觀音岩上,每當夕陽墜入拐樹坳,日光從夕陽山(原名太陽山)返照,煙嵐間紫翠絢然,白露河霞光似火,其色若染,其光若染,其光如鏡,為人間絕景。沙窩夕照在明朝間就有記載,明代光山縣有三台八景,沙窩夕照就是八景之一,賀守約看沙窩夕照賦詩兩首:"沙窩天際幾經年,山叟猶能說舊緣。煙樹四周迎落日,碧蘿千尺掛飛泉,嵩衡近迓雲中客,江漢遙迎象外天。應念先賢經歷地,何由此日一躋巔?"、"荒涼古木伴棲鴉,四面青山夾白沙。惆悵英雄何處有?數間茅屋夕陽斜。"
清朝康熙年間《光山縣誌》載:沙窩者,東南之要會也;處四山之中,而東倚夕陽山,青壁峭插雲表。每市聲未散,日下高峰返照,煙嵐間紫翠絢然,亦若登天姥頌孫綽見標雅住句矣;光山縣東南一百里沙窩保,石壁峭立,夕陽西照,其光如鏡。
文物古蹟
宋沖民居
宋沖民居位於沙窩鎮朴店村境內106國道東側1公里的宋沖村民組,距鎮政府約12公里。這裡被群山環繞,門前有一條小河,三面環山,僅有一條公路出入,是十分理想的居住場所。宋沖民居始建於清朝中期,距今約有近兩百年的歷史了,相傳為當地一名富商所建,建築材料全部為燒制的青磚,尤顯莊嚴肅穆,彰顯出大戶人家的氣派。建成時,整座房子為三套,三個大門樓,且每套房子均為三層套院,每層套院均有左右兩個單獨的天井小院,共有房子約70餘間。房子門口為石條砌成的台階,大門兩側為石雕造像。房檐全部為雕花人物圖像,據說整座房子的雕花人物像構成名著《紅樓夢》中的一部人物情景戲,十分宏偉壯觀。
文化大革命期間,宋沖民居房檐上的雕花人物像幾乎被破壞殆盡,致使宋沖民居的面貌受到嚴重毀壞。但目前,宋沖民居仍保留著當年的三大門樓,三層院的主體建築,依稀還能看到當年那宏偉壯觀的場面。
虎頭關
沙窩是後漢高祖劉皓的發跡之地。相傳,五代時約公元947年劉皓在此建沙土國。這裡地形險要,名關要隘,向為兵家必爭之地,境內設有陰山關、虎頭關、土門關(俗稱山水關),為大別山設關最多的地區。虎頭關,在沙窩鎮南3公里處,106國道旁,東是羅漢崖,西為羊毛山,高峰聳立,中為白露河,石磴崎嵌,最為險惡,出關南十餘里為小界嶺,逾嶺交湖北麻城界,舊設虎頭關巡檢司,後徙置麻城,兼管太平驛。
陽山關
陽山關,又名鎖關,在沙窩鎮北1公里處,西倚龍王尖,陡峭壁峙,東繞汪家河,峻崗夾之,險厄可守,南與虎關頭、木陵諸關為崎角,是大別山設關最早的一座關。土門關
土門關,俗稱山水關,北距沙窩熊河村土門一里許,河西是金泉寺,河東是彭家寨,河中有雷打石,壓在潭中,因高山夾之,中有一水,故稱山水關。宋希濂部將士墓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鄂豫皖地區黨組織負責人,紅二十八軍政委高敬亭和皖鄂特委書記何耀榜等,遵照黨中央的指示、主動向國民黨地方當局"鄂豫皖邊區督辦公署"提出進行了國共合作抗日談判,7月28日達成協定,舉行了簽字儀式,鄂豫皖邊區內戰基本結束。1938年9月17日本侵略軍沿潢(川)麻(城)公路進逼武漢,17日寇之十五、十六兩師團各一部,到達商城余集,逼進沙窩,國民黨政府軍宋希濂部七十一軍據守在沙窩白雲山、馬鞍山英勇阻擊,除白雲山戰場受挫失利,其餘戰場大敗日軍,共殲日軍萬餘人,擊落飛機一架,使日軍每推進一步,都要付出重大傷亡,此戰經歷40多個晝夜後,宋部奉命撤離沙窩。在激戰中,宋希濂部七十一軍據守白雲山的一師長遭戰難陣亡,陣亡後與陣亡士兵合埋到一起,後稱為宋希濂部將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