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沙白喉林鶯雌雄羽色相似。上體沙灰褐色或沙灰色,頭頂較灰,眼先和耳覆羽淡沙灰色,翅較鈍。飛羽褐色微具淡黃色羽緣,第二枚初級飛羽長度在第六至第七枚之間或等於第七枚。尾褐色,最外側一對尾羽幾全白色,鄰近一對具白色尖端。下體白色,胸和兩脅微沾淡黃色。
虹膜乳黃色,嘴角褐色,下嘴基部較淡,腳灰鉛色。
大小量度:體重♂8-13克,♀9-13克;體長♂105-133毫米,♀109-138毫米;嘴峰♂8-12毫米,♀7-12毫米;翅♂58-67毫米,♀56-67毫米;尾♂51-66毫米,♀57-64毫米;跗蹠♂17-22毫米,♀17-22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有零星灌木和植物生長的乾旱荒漠、戈壁和半荒漠地區,也棲息於荒漠地帶山前荒坡、湖邊與河邊葦叢、沙丘柳和其他發育不良的低矮樹叢中,有時也見於沙漠中的綠洲和農田地帶,是一種適應乾旱荒漠環境的鳥類。
生活習性
沙白喉林鶯2個亞種在中國均繁殖,為夏候鳥;部分遊蕩,不遷徙,為留鳥。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整天不停地在灌木枝葉間跳來跳去,也在地上踴躍奔跑和做短距離飛翔,很少休息。較其他林鶯活躍。尾常抽動。叫聲:悅耳多變的顫鳴,缺少白喉林鶯的嘟聲。叫聲為沙啞的顫鳴,嘁喳聲或tit-titic。所吃食物主要為昆蟲,其中以鞘翅目最多,其次是鱗翅目幼蟲和螞蟻。此外也吃少量植物種子。
分布範圍
世界
分布於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天山、崑崙山、克什米爾和印度西北部。
中國
新疆西部天山、喀什、阿克蘇、塔里木盆地、南部且未、皮山、東部羅布泊、中部吐魯番和尉犁;甘肅武威、青海尖扎、貴南、貴德、共和、馬海、柴達木盆地以及內蒙古伊克昭盟、阿拉善等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於灌木叢中有時也在低矮的樹木上營巢。巢呈杯狀,主要由枯草構成,內墊有細草莖,有時還墊有獸毛。每窩產卵4-6枚,卵的大小為17.2毫米×12.2毫米。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沙白喉林鶯青海亞種 | Sylvia minula margelanica | Stolzmann, 1898 |
2 | 沙白喉林鶯指名亞種 | Sylvia minula minula | Hume, 1873 |
常被視為白喉林鶯的亞種。在中國明確無誤是單型種,但在從下伏爾加至蒙古的更廣大的中間地帶似有搭接。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