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溝寺

沙溝寺

亦稱“堆隆寺”,藏語稱“益噶曲增林”,意為“悅意持法洲”。位於夏河縣東約30公里處。


歷史

該寺由色倉第一世阿旺扎西創建於公元1725年。1760年第二世色倉·阿旺絳央扎西辭去拉卜楞寺法台職務,由11座寺院和部落的僧俗眾人接往沙溝寺居住,並修了昂欠。 1872年第三世色倉·羅桑扎西饒傑建造了釋迦牟尼殿,內供從漢地請來的如來佛像等。1916年馬麒派寧海軍以剿“宗社黨”呂光為由,燒毀沙溝寺所有建築,共死僧眾40餘人及護寺百姓300餘人。 1934年第五世色倉·羅桑扎西成勒嘉措於新址重建沙溝寺,到解放初期,沙溝寺有僧眾60餘人。從二世色倉起直到解放前,沙溝寺與拉卜楞寺互不往來,關係不和。解放後,經過班禪大師的調解,兩寺言歸於好。沙溝寺與青海的隆務寺有著密切的關係。該寺在“文革”中被拆除。1981年修復了大經堂,現有僧眾28人。

歷代活佛

沙溝寺規模不大,但因歷世色倉活佛經學造詣高深而使該寺受到推崇。第一世色倉·阿旺扎西(1678一1738),青海同仁縣人,是第一世嘉木樣的親傳弟子,為創建拉卜楞寺立下過重大功績,並擔任拉卜楞寺第二任法台,在位長達32年,期間宣講五部大論等顯密經論,享有崇高的聲譽。著作有《集類論教程》、《中觀教理藏宣講錄》、《集類論破立嘉言》等,其中《集類論教程》是拉卜楞寺的初級教材。第二世色倉。阿旺絳央扎西(1738一1811 ),夏河甘加人,任拉卜楞寺第十二任法台,因內部不和,1760年至沙溝寺居住。1763年任同仁隆務寺法台,常於甘肅一帶講經傳教。第三世色倉。羅桑扎西饒傑(1811一1876),青海同仁縣人,早年入色拉寺學經,地方政府賜以“堪欽”之號,1854年任隆務寺密院法台。1859年外出傳教、先後至阿拉善、五台山、外蒙古庫倫、西伯利亞等地。 1864年赴京覲見同治帝,是年又返外蒙古。1869年返回沙溝寺,並任許多活佛的傳法師,1876年卒於阿拉善。第四世色倉·羅桑扎西丹貝堅贊,1876年生於青海同仁,13歲時去世。第五世色倉·羅桑扎西成勒嘉措(1889一1936)青海同仁人,25歲任隆務寺法台。沙溝寺被馬麒軍隊燒毀後,雲遊四方,募化錢財,重建了沙溝寺。第六世色倉·羅桑泊丹卻吉多傑(1936一 ),青海同仁人,1950年赴西藏哲蚌寺學法,1957年返回,同年被選為甘肅省佛協副會長,並任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府民政處處長。現任全國佛協理事、夏河縣佛協副會長、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民族師專副校長、該校藏語文副教授。出版的著作有《詩學修辭明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