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沈丘縣槐店清真寺地址:河南省沈丘縣槐店鎮東關
郵編:456300
現任教長:李道全
店清真寺,原名至元寺,近稱老寺。座落在今河南省沈丘縣槐店鎮東關,這裡居住著回族民眾八千餘人。據《沈丘縣誌》記載:該寺始建於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年),由被忽必烈強徵到中原來的波斯人阿力所建、距今已有72O年的歷史.據《古碑》敘述它是豫東建起的第一座“麥斯吉德”教坊。槐店鎮原名槐坊店,明弘治以前稱襪陵鎮,為古項城縣城。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年),陷河,城廢。株陵鎮南遷。明弘治十年(1497年)該處劃歸沈丘縣,同邊隅地帶。明嘉靖三年(1524年)修寺一次。後因西北回民的遷人,眾多老捐資擴建寺院,至明末崇幀兵與李自成兵交戰時,道兵資。到清世祖順治十年(1653年)、經山西洪洞遷人的穆斯林增多,以李、馬、龐、海、劉姓為主,散居槐店及附近,建三十餘村落,多以經商耕田為業,從此槐店市井開始繁榮。後經馬氏先祖馬輝(字敬昌)倡導重修清真寺,至馬輝四世孫馬延進,前後五十載之苦辛,於清康熙四十二年(17O3年)完工,建築格式獨樹一幟,其規模在豫東數縣是絕無僅有的一坊大寺。
槐店回族鎮位於沈丘縣境西北部,沙潁河和蔡河交匯處,是中共沈丘縣委、縣人民政府所在地,轄10個辦事處、9個行政村,總面積29.34平方公里,人口11.96萬人。
基本介紹 行政區劃 槐坊的由來 建置沿革 經濟狀況槐店鎮位於沈丘縣境西北部,沙潁河和蔡河交匯處,總面積29.34平方公里,是河南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的中州名鎮之一,於1999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
城市概括 經濟條件 歷史沿革 一、追根溯源古項城 二、回民的遷入及槐坊的由來中國伊斯蘭教古寺。原名“至元寺”、“老寺”。坐落在河南省沈丘縣槐店鎮東關。據《沈丘縣誌》載:該寺始建於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由元初西征時來華的波斯...
地理位置 歷史記載 寺院特徵 相關記載沈丘縣老城鎮離縣城29公里,清真寺座落在城鎮北關回民街51號。清同治二年(1863)創建,曾四次翻修。南北長17米,東西寬14米,占地0.36畝。寺院大...
清真寺簡介 清真寺阿訇沈丘縣海樓清真寺位於槐店回族鎮海樓行政村大李村、後海樓、前海樓三村連線處,建於1947年。1958年關閉並改為海樓國小,1968年被大隊改做他用。198...
清真寺簡介 清真寺轄區沈丘縣馬樓清真寺位於槐店回族鎮馬樓村中段。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該村回民脫離槐店老寺坊區,在本村創建清真寺。該寺東西長52米,寬30米,計2.3畝。...
簡介沈丘縣清真古寺,原名“至元寺”、“老寺”。坐落在河南省沈丘縣槐店鎮東關。據《沈丘縣誌》載:該寺始建於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由元初西征時來華的波斯人...
清真寺簡介 清真寺歷史及布局 全國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孫店鎮地處項城市西南部,轄34個行政村,7.2萬人,6.8萬畝耕地。近年來,孫店鎮認真貫徹上級有關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指示精神,牢固樹立"文化強鎮"的發展...
概況 行政區劃 機構職能 經濟 社會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