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猿人溶洞群風景區

沂源猿人溶洞群風景區

位於沂源縣城西北13公里處,魯山南側。在近5平方公里境內有大小洞穴40多個,稱“北國第一洞群”。在此曾挖掘出猿人頭蓋骨及數枚牙齒化石,故稱為“沂源猿人”溶洞群。現已有7處洞穴正式向遊人開放。“千人洞”,以高寬大而得名,地質上稱“山東一號洞”,洞內有23尊壁雕像和3組“佛的故事”淺浮雕,神態各異,形象逼真。

基本信息

現狀

沂源猿人溶洞群風景區“石龍洞”,以洞內數條石然石龍而得名。洞長218米,為廳堂式洞穴。“養神洞”,全長800米,為分支型洞穴,頂板及洞底高低起伏,錯落有致,洞下有洞,洞中復有洞。“神仙洞”,以塑有碧霞元君、觀音菩薩、送子娘娘3尊神像而馳名。“珊瑚洞”,以各式各樣的石珊瑚而著稱,洞長313。“玄雲洞”,總長300米,分為上下兩層,兩層洞穴由一垂直落水洞相連結。“織女洞”,以洞內仙女仙姿而出名。

地理位置

沂源溶洞群位於沂源縣城西北7公里的土門鎮境內,面積21.5平方公里,主要由沂源溶洞群、“沂源猿人遺址”和魯山森林公園三大景區組成。沂源溶洞群景區在以九天洞為中心的方圓5公里範圍內有大小洞穴101個,洞長在200-1000米之間,因分布密集、數量眾多、洞內景觀豐富,被專家譽為“江北第一溶洞群”。已開放的有九天洞、千人洞、石龍洞、養神洞、珊瑚洞、神仙洞、靈芝洞、玄雲洞等八條各具特色的溶洞。其中,“九天洞”洞內由九個洞廳組成,故名“九天洞”,洞穴全長500餘米,平均寬10米,高8米。洞內石幔、石帷幕、石柱、石筍、石蓮、石冰、捲曲石等景觀奇特,晶瑩剔透。九天洞景觀極具觀賞價值,景觀類型之多、之全、之奇、之精,實屬國內外罕見。其“石花類型之多樣、面積之廣大,國內外無與倫比”,被專家評定為“天下第一石花洞”和“中國溶洞精品景觀博物館”。“千人洞”以高寬大而得名,地質上稱“山東一號洞”。洞內有23尊壁雕佛像和三組“佛的故事”淺浮雕,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著名景點

“石龍洞”以洞內數條天然石龍而得名,洞長218米,為廳堂式洞穴,洞內有雙龜把門、龍王宮、銀河相會、雲霞島、龍蛇相鬥等景觀。“養神洞”以各路神仙由玉皇大帝率領雲遊四海在此歇息的傳說而得名,全長800餘米,為分支型洞穴,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洞內有石林疊瀑、雄獅把門、唐僧取經、王母宮、水族宮等48處景觀。“玄雲洞”為通道式分支型洞穴,總長300米,分為上下兩層,兩層洞穴由一垂直的落水洞相連線,洞內片狀鐘乳石較多,敲之發聲,可彈奏簡單的樂曲,名曰石箏。石箏、石柱林立,多呈寶塔狀,少數似嫦娥、宮女,婷婷玉立;石旗、石帶、石幔、石瀑、石葡萄,多姿多彩。另外還有“珊瑚洞”、“靈芝洞”、“神仙洞”等天然溶洞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文化底蘊

沂源猿人溶洞群風景區沂源猿人溶洞群風景區

1981年9月18日在“沂源猿人遺址”處,考古工作者發現了50萬年前與“北京猿人”同期的古猿人化石,並將其命名為“沂源猿人”,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山東人,也是黃河中下游地區最早的古人類,具有深厚的古文化底蘊。

沂源溶洞群位於沂源縣城西北17公里的土門鎮境內。現已探明,以沂源猿人遺址為中心方圓5平方公里的范沂源溶洞圍內有大小洞穴100多個,均發育於中奧陶世厚泥晶灰岩中,由於其數量多,分布特別集中,總稱為沂源土門喀斯特溶洞群。這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溶洞群,被專家譽為“江北第一溶洞群”。

沂源溶洞在海拔上可分為三個層次:

(1)高海拔層次溶洞群,海拔600-700米,個單體溶洞規模為中小型,長度在60-500米,以玄雲洞、九天洞等為代表;

(2)中海拔層次溶洞群,海拔在500-600米,以千人洞、石龍洞、養神洞、珊瑚洞、神仙洞為代表,單體溶洞規模為中小型,長度在150-500米;

(3)低海拔層次溶洞群,海拔在400-500米,以下崖洞、上崖洞、呂祖洞為代表,單體溶洞規模為大型,長度可達800-840米。上述洞群分布範圍之集中、數量之多,在中國北方已發現的溶洞群中實屬罕見,數量遠遠超過北京房山大石河溶洞群、仙雲嶺溶洞群、拒馬河溶洞群、門頭溝戒台寺溶洞群、河北天桂山溶洞群,成為中國北方最大、最密集的溶洞群。

沂源溶洞群洞內化學堆積景觀類型十分豐富,達37種,石柱、石晶花、石毛、捲曲石、鵝管、石蓮、月奶石等稀有景觀數量大、分布面積廣,具有重要的科學和觀賞價值。現已開發並對遊人開放的有9條,其中以九天洞最為著名,被專家分別鑑定為“中國最大的石花洞穴”、“中國溶洞精品景觀博物館”和“天下第一石花洞”。

氣候特點

沂源猿人溶洞群風景區沂源猿人溶洞群風景區

沂源四季氣候溫潤,風清氣爽,光照充足,是山東省光照時間最長、山東內陸夏季平均氣溫最低的區域。

走進岩洞

沿原國防公路駛抵山下,北望就是高聳入雲的魯山。沿一百多級石階向上攀登,來到九天洞前。此洞之所以稱為“九天洞”,是因為神話傳說中天有九層,即九天;而此洞也有九個洞廳,景觀可與神話中的天宮相媲美,所以叫九天洞。這九個廳分別是:天地之間廳、步天廳、天河廳、天宮廳、天街廳、天國花園廳、巡天廳、夢幻天堂廳、別有洞天廳。九天洞口造型極美,入洞後洞穴豁然開朗,如同一個巨大的宮殿,高寬各十數米,如同進入仙境。經一百餘萬年而形成的鐘乳石組成了無數令人難以想像的複雜造型和圖案,在七彩燈光的輝映下如夢幻一般,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在一千二百多米的長廊中,我們屏住呼吸望著目不暇接的仙景,感到眼花繚亂大自然的造化真是讓人驚嘆。

洞中的鐘乳石、石筍、石花、石幔等琳琅滿目,姿態萬千。當地人講,冬天游溶洞,洞外冰天雪地,洞內四季恆溫,溫暖如春,更有洞內流水如管弦、如絲竹,叮咚作響,如一曲緩韻幽歌。走在洞中,水滴聲不絕於耳,如弦劃如瑟撥,讓人想到“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意境和情趣。洞中掬水一洗,心神俱新,奇妙無比。

九天洞大面積的球狀和針狀結晶體、月奶石、石花、石蓮,被譽為“九天四絕”,是全國稀有景觀類型最多的溶洞,同時又是石花面積最大的溶洞,其類型之多樣,面積之廣大,國內外無與倫比,被稱之為天下第一石花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