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百科全書

汽車百科全書

《汽車百科全書》(Automobile Encyclopedia) 中國汽車領域第一部全彩印的綜合性百科全書。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組織全國汽車領域專家學者編撰,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該書包括“汽車綜合”、“汽車結構”、“汽車製造”、“汽車運用”、“汽車行銷”、“汽車文化”、“名人名廠名車”7大部分和汽車領域大事年表,共1000條,約120萬字,1000餘圖照。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汽車百科全書出是一部融專業基礎知識和大眾科普知識於一體的百科工具書,它以條目的形式向廣大汽車愛好者介紹汽車的誕生和發展,世界各國的汽車工業、汽車零部件工業,世界各國的汽車名廠、名車、汽車史上的名人,各國的汽車標準、法規,汽車生產過程的科學管理(如斯隆模式、精益生產、平台戰略),汽車領域的知名機構、團體、院校。

在汽車結構部分著重介紹了汽車發動機、車身、底盤、電子控制系統四方面內容;汽車製造部分介紹了汽車用材料(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加工用介質、汽車用油、材料零部件檢測)、汽車製造技術(塗裝、電鍍、防繡、鑄造、熱處理、衝壓、鍛造、滾壓、精沖、焊接、雷射加工)、主要總成裝試、整車裝配、汽車物流及生產管理系統等部分;汽車運用部分包括汽車選購、汽車駕駛、汽車運用的安全性、汽車維護與修理、汽車配件和運行材料、交通工程、汽車運輸等內容;汽車行銷部分包括行銷理念與戰略,行銷組合、行銷模式(含汽車市場、汽車超市、4S店等)、汽車金融、汽車貿易、汽車服務等;汽車文化部分包括著名汽車徽標、汽車城、汽車展會、汽車運動(含各種大汽車賽事、著名車隊和車手等)、汽車模特、汽車DIY、汽車藝術、汽車模型、汽車用品、汽車旅遊、汽車娛樂、汽車教育、世界著名汽車博物館、汽車收藏等。

為滿足更多讀者的需求,基本內容側重介紹乘用車。限於出版時間等因素,對2008年以後的全球汽車業界的變化未及全面反映。全書圖文混排,全彩印製。全書按分類編排,書前有按條目漢拼順序編排的目錄,書後附條目的漢字筆畫順序編排的索引以及按漢拼順序編排的內容索引,以方便不同類型讀者檢索。

圖書目錄

前言

凡例

汽車

條目目錄

正文

汽車綜合

汽車結構

汽車製造

汽車運用

汽車行銷

汽車文化

名人名廠名車

大事年表

條目漢字筆畫索引

內容索引

前言/序言

值此舉國歡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之際,《汽車百科全書》出版了,這是中國汽車行業的一件大事,也是汽車行業全體員工、所有汽車產品消費者和汽車愛好者的一件喜事,是對共和國六十華誕的傾情獻禮。

汽車這一人類工業社會的重大發明,自它誕生之日,從多個方面影響了人類社會的文明進展。它不僅改變了人類的出行方式,擴大了人類的活動範圍,並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在當今社會,汽車工業在各國國民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產值在已開發國家中,占製造業總產值的比重高達百分之十幾;汽車產業鏈長,提供了廣泛的就業機會。世界主要汽車生產國,汽車產業及相關產業的就業人數,一般占全國總就業人數的10%以上。汽車工業在其發展進程中,還誕生過大批量流水生產和精益生產等先進的生產模式,對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亦起著重要影響。

中國的汽車工業從20世紀50年代誕生以來,經過50多年的發展,發生了翻天復地的巨大變化,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特別是近十幾年的快速發展,使中國成為世界汽車的製造大國,同時在國際汽車市場中的地位亦顯著提升,汽車工業也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面對全球金融危機,中國汽車工業戰線的全體職工,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國務院為應對金融危機而推行的產業調整、振興政策推動下,轉危為機,在2009年一舉實現年產銷均超過1200萬輛的業績,躍升為全球汽車年產銷量第一的國家。

為適時記錄中國和世界各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歷程,全面介紹中國和世界汽車工業的現狀,充分展示中國及世界汽車製造企業的丰姿風采,系統地普及汽車知識,傳播汽車文化,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組織出版《汽車百科全書》。

精彩書摘

汽車綜合

汽車發展史(history of the automobile) 裝備輕便動力、自行推進的輪式道路車輛——汽車,經100多年來的不斷改進、創新,凝聚了人類的智慧和匠心,並得益於石油、鋼鐵、鋁、化工、塑膠、機械設備、電力、道路網、電子技術與金融等多種行業的支撐,帶動了它們的發展,成為今日這樣具有多種型式、不同規格,廣泛用於社會經濟生活多種領域的交通運輸工具。到2007年全世界共擁有汽車9.5億輛,相當於不到7個人便有1輛汽車。2008年汽車產量達7 053萬輛,相當於每92位地球人生產1輛汽車。

汽車的出現 1769年,法國陸軍軍官居諾設計了蒸氣動力推進的三輪大炮牽引車,每小時可跑4千米;1771年造出第二部車,沒有真正跑過,現置於法國巴黎國家藝術館展出。後來,蒸氣機發展成為鐵道車輛和船舶使用的外燃動力源,人們在為汽車尋找功率體積比、功率重量比高的輕便動力裝置。

1859年法國的勒努瓦用煤氣和空氣混合氣取代往復式蒸氣機的蒸氣,通過電火花點火爆發燃燒,製成二衝程煤氣內燃機,法國和英國都製造了一小批。1862年法國的德·羅夏提出了四衝程內燃機工作循環方式,並取得專利。1867年德國的奧托造出一台臥式四衝程煤氣內燃機,是實用固定動力,但具備自行推進車輛所需的高功率重量比。曾和奧托共過事的德國人G.戴姆勒發明了燃燒煉製燈用煤油副產品的汽油蒸氣內燃機,1883年取得專利。1885年把這種內燃機裝在了木製腳踏車上,翌年又裝到了四輪馬車上。同年,德國的本茨把汽油內燃機裝上了三輪車,這些自行推進的車輛,被後人稱做是汽車和機車的初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