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雅鑒

汲古雅鑒

《汲古雅鑒》以藏為經、以鑒為緯,編織起一幅絢麗多彩的歷史、藝術長卷。

作品簡介

《汲古雅鑒》以藏為經、以鑒為緯,編織起一幅絢麗多彩的歷史、藝術長卷。展示的部分精品,涵蓋遠古與現代,莫不印證著中華民族熠熠生輝的五千年文明史。從栩栩如生的陶豬陶鴨,得以探尋崧澤、良渚文化時期先民的生活情趣;從鐫有紋飾的青銅寶劍,應能感知春秋戰國的繁嚴禮制;從遼代的雞冠壺和元代的樞府瓷,或可承接中華民族的文化融合;從清代的五倫彩繪瓷瓶,必以體味乾嘉鼎盛時期的繁華繽紛;而從珠山八友的花鳥“紫雪霏霏”瓷杯,又可領略民國興起的風雲變幻。每一件藏品都蘊含著歷史印記,而凝望和撫摸,都是感知歷史,這便是收藏的第一要義。

本書於2016年3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汲古雅鑒——明鑑齋藏品集》《汲古雅鑒——明鑑齋藏品集》

作品導讀

自嘲(一)
紅塵十萬不知名,腹內英華漸起聲。
欲以一言驚四座,還將七尺盪邊城。
雄才寥落因誰賞?傲氣崢嶸許自鳴。
賦得新詩醫舊病,此身每被誤虛榮。
自嘲(二)
終日懷愁未盡書,孤高一世又何如。
浮名空遣詩同瘦,小樣早辭鏡見虛。
千古帝王皆入土,幾回雲夢是當初?
流年未改天中月,已照先秦又照余。

出版社介紹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發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思賢文學》雜誌社、《作家村》雜誌社、《藝術蟲》雜誌社、《藝術+》編輯部、《中華翰墨》編輯部等。本社國內特約編審處是中國文化出版社授權設定大陸地區唯一的代理機構,全權代理出版社在內地的圖書組稿、編審及出版業務,辦公地址在北京和天津地區。本社官方網站上公布的各地特約編審處是本社在各城市的特約代理機構,業務受國內特約編審處協調統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