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橋村

汪家橋村

汪家橋村位於三口鎮南部,東南與譚家橋接壤,西北與耿城鎮交界,南面與黃山風景區毗鄰。全村總面積26553畝,轄9個村民小組,現有485戶,總人口1620人。

村情簡介

村莊新貌村莊新貌
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三口鎮汪家橋村位於三口鎮南部,東南與譚家橋接壤,西北與耿城鎮交界,南面與黃山風景區毗鄰。全村總面積26553畝,轄9個村民小組,現有485戶,總人口1620人。103省道和銅黃高速公路橫貫全境,距城區和高速入口不足4公里,交通便利。

歷史沿承

紫雲溪上的宋代古橋——麟趾橋紫雲溪上的宋代古橋——麟趾橋
該村地名由來已久,起始明朝,當時貫穿村莊的河流上有一座石橋,村中居民又以汪姓為多,故取名汪家橋村。由於位於黃山夫子峰下,美麗如畫,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度改名為“風景大隊”,後復為原名。村民以水稻、茶葉為主,森林資源豐富,多為毛竹、杉木等經濟林,尚書里村民組還蘊藏有大量鐵礦。

組織建設

夫子山農家樂旅遊——紫雲溪中嬉戲的遊客夫子山農家樂旅遊——紫雲溪中嬉戲的遊客
汪家橋村村黨支部現有黨員42人,分為6個黨小組,其中,男性黨員36人,女性黨員6人;文化程度高中、中專4人,國中及以下38人;年齡35歲及以下6人,36—55歲19人,56歲以上17人。村兩委幹部總數5人,平均年齡40.4歲。

特色產業

夫子湖畔夫子湖畔
境內林茂竹修,峰奇石怪,旅遊資源極為豐富,秀麗的夫子湖、雄峻的獅子峰、靈異的神仙洞、傳奇的紫雲溪,還有傳說中黃帝修煉得道的夫子村,是頗具特色的集山、水、洞、寺為一體的風景旅遊勝地。總投資1.5億元的市443重點項目——夫子山旅遊綜合開發於2006年落戶我村,目前該項目正穩步推進。
我村礦產資源豐富,總投資3000多萬元的區923重點項目——拱家嶺螢石礦進展順利,尚書里鐵礦也即將動工。
近年來,汪家橋村兩委始終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村級工作的中心,緊緊圍繞重點項目,切實做好各項服務。同時還依託項目建設,積極最佳化產業結構,開闢了猴魁茶葉、特種養殖和花卉苗木等示範基地,夫子山農家樂旅遊項目也已經開始接待遊客。
建設中的黃山龍裔公墓建設中的黃山龍裔公墓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36戶通自來水。有3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1.0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0戶(分別占總數的27.03%和27%)。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4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0公里。全村共擁有農用車4輛,拖拉機6輛,機車7輛。全村建有沼氣池1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戶,建有小水窖4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0畝,有效灌溉率為50.5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8 畝。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9戶居住於磚木結構住房,有27戶居。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5萬元,占總收入的54.86%;畜牧業收入16萬元,占總收入的36.5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59頭,肉牛63頭,肉羊287頭,雞532隻);林業收入0.23萬元,占總收入的0.84%;第二、三產業收入2.27萬元,占總收入的8 %。農民人均純收14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人(占勞動力的13%),在省內務工5人,到省外務工4人。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78畝(其中:田70畝,地108畝),人均耕地1.15畝,主要種植糧食、經濟作物等作物;擁有林地285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6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03畝,主要種植板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92畝,其中養殖面積92畝;草地1900畝;荒山荒地1975畝,其他面積2000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0%。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6戶,共鄉村人口150人,其中男性77人,女性73人。其中農業人口149人,勞動力93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彝族居住地),其中彝族150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8人,占人口總數的18.0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0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7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4公里,距離鄉衛生院40公里。該村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36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說全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安龍堡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4公里,距離中學44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人,其中小學生15人,中學生3人。
該村有業餘文娛宣傳隊2個(花鼓、大娛樂各1)。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交通不方便,基礎設施差。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鞏固種植業,大力發展養殖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