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枝向上開展,樹冠常較窄,呈尖塔形;上部頂生枝宿存,下部無芽小枝與葉同時脫落。當年生小枝綠色,細長, 常略向下彎垂。葉多鑽形,略內曲,常在枝上螺鏇狀伸展,下部多貼近小枝,荃部下延。果成熟後,球果圓球形或長圓狀球形,有短梗,種子不規則三角形,略扁,紅揭色,邊緣有銳脊。
生長環境
池杉適濕熱氣候,深厚疏鬆的酸性土壤,耐濕性極強,且喜光、抗風。
主要價值
池杉木材紋理通直,結構細緻,具有絲繩光澤, 不翹不裂,工藝性能良好,是造船、建築、枕木、家具的良好用材;由於韌性強,耐衝擊,故亦為製作彎曲木和運動器材的原料;具有實用廣泛,經濟價植可觀之。因池杉極耐水濕,抗風力強,是沼澤地區防護林的理想樹種,更是池塘、水庫、河道護堤護壩且淨化水源的絕佳樹種之選。
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
採種母樹應選15年生以上的健壯樹。當球果由黃綠色變為黃褐色,種子逐漸成熟,即可採收。播種地以肥沃濕
潤的酸性沙壤土為宜,土壤pH5~6.5為最佳,播種前種子需催芽,方法是將乾燥的種子用40~50℃溫水浸種,冷卻後每天換清水一次,4~5d後播種。播種多採用條播,行距20一30cm,播後覆土2cm並蓋草。
扦插繁殖
1、硬枝扦插
插穗宜采自1~2年生實生苗枝條,春插宜在芽萌動前進行,隨采隨插,插穗長巧cm左右,為促進生根,扦插時
插穗基部可用濃度為1~1.5mg/L的奈乙酸處理24h,經常保持床面濕潤,6~7月份插條即可癒合生根。
2、嫩枝扦插
在5~8月進行,選取嫩枝或當年生半木質化枝,可用萘乙酸處理,插前將苗床灌透水,扦插切忌過深,插後用
薄膜授蓋,扦插後一個月左右可生根。
整形修剪
池杉樹形為中心乾明顯的自然式圓柱形,但幼苗幼樹,甚至大樹,常見生長出雙梢的情況,除了在苗圃或栽植前剪除其中一個生長細弱梢頭外,在幼林生長期還要繼續進行剪修,使僅有一個主梢向上生長。此外,樹冠下部生長不良的側枝以及在樹冠內部顯著影響主幹生長的特別粗大的側枝,都要及早疏除。
栽培養護
池杉移栽一般於3月間進行,1~2cm高的苗木可裸根移植,2m以上的大苗宜帶泥球。栽植時將苗木放在穴中,填人細土踩實,然後澆水,並培土。栽後立柱,澆透水.隔三天再澆一次水,封土保墒。栽植後2一3年內要每年除草鬆土,乾旱季節要澆水抗早。池杉對土壤酸鹼度比較敏感,發現苗木有黃化現象,及時噴用0.3%~0.5%硫酸亞鐵溶液,7d一次,連噴3次,幼苗期需預防苗木立病和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危害。移栽通常用2年生以上大苗。
側根較少,主根深長,起苗時深挖多留根,栽植時深穴深栽植,幼樹成活成長都有良好作用;在土壤pH值較高的栽植地,還能減輕黃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