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在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有一件叫“賣子救國”的文物——一張主人公的照片,一個棕色的舊布袋和一件中山裝。據館展示的資料記載,1937年爆發的全面抗日戰爭牽動了全世界華僑華人的心,江門華僑為了支援國內抗戰,紛紛以不同的方式參與抗日救亡運動。
南洋地區有一個窮小販叫鄭潮炯,背著兒子鄭社心,穿著如今捐給華博館的那件衣服和肩搭布袋,從1937年起,在北婆羅洲及砂勞越各埠義賣瓜子籌款。
1939年,鄭潮炯把自己的孩子賣掉了,得款80元,並全數捐給了籌賑會,這一義舉震動了南洋,各地華僑紛紛投身祖國抗日救亡運動,掀起一股新的抗日救國熱潮。
“賣子救國”此舉的寶貴之處正在於它背後隱藏著愛國救國義舉。江門五邑籍的華僑華人為祖國的復興、繁榮不惜犧牲一切,該故事表達了“有國才有家”的含義。
走進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第一展室,迎面是一幅《三個老華工》的速寫。它把老僑民在海外勞碌半生、一貧如洗,終於無望歸鄉的悲愁展露!當然,也有老華工,憑著自己的才智和忍耐,在大洋彼岸立穩了腳跟。周成略家族是典型。這裡展出的周氏家族幾代人的族譜、地契、護照、書信等華僑文物,不少已紙質泛黃、布滿蛀孔,但內容之豐富,是海外華人奮鬥史的一個縮影!
出洋華工的日記本:以鉛筆詳細記載了一日由早至晚的種種工作、生活,透露了主人內心感受。
2樓展室的海外銀信:它們是海外華僑華人寄回家鄉的匯票,裡邊夾附著簡訊。信封統一格式,紙張大小如巴掌,統一顏色,是暗暗的紅。在當初,家鄉妻兒父老因它而心安,因它而建起了新屋,改善了生活。也因它,林林總總的銀號、錢莊出現在五邑的土地上。展櫃裡有一塊塊殘舊的銀號、錢莊的牌匾,有一幅幅錢莊的舊照,還有破損的、裝運銀信的籮筐。
一幅人物照片:照片裡的人已年近花甲,穿一身清朝官服,緊抿的嘴角顯得剛毅,兩眼隱約有一絲憂鬱。是陳宜禧!他興建了第一條由中國人自己集資、設計、施工的鐵路,但最終以悲劇收場。但這裡展出的眾多有關新寧鐵路的股份證、各站候車室圖片、曾經使用過的築路工具等珍貴物品。他以年邁之軀,往返大洋兩岸,為家鄉鐵路奔走勞碌;他不圖官爵,但為了這條他夢寐以求的鐵路,他不得已要和清朝各級官員打交道,不得已穿上與實業家不相稱的官服;他未必實現了實業救國的夙願,但他開啟了一條道路。
意義
江門五邑華人華僑博物館已成為江門籍華僑嚮往的“根”,這個根不僅僅是華人的精神寄託所在,更為重要的是華僑文化的根。
江門華博館已向海內外華僑廣泛徵集到了3萬多件華僑實物和史料。
一座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是一部看得見的中國近現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