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昌銅嶺商周銅礦礦冶遺址

江西瑞昌銅嶺商周銅礦礦冶遺址

江西瑞昌銅嶺商周銅礦礦冶遺址,位於江西北端的瑞昌市夏畈鎮的幕阜山東北角,為商周時期的遺址。以極為豐富的科學資料證明了中國大規模開採銅礦的歷史至少已有三千餘年,是中國迄今發現的礦冶遺址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一處大型銅礦遺存,是中國青銅文明的象徵之一,對於研究中國青銅文明的發展進程有著特殊的歷史地位。對探尋中國高度發達的青銅鑄造業原料來源的問題,對於研究中國冶金史及文明史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基本信息

概述

江西瑞昌銅嶺商周銅礦礦冶遺址 時代:商周
發掘地點:江西瑞昌夏坂
發掘單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簡介

銅嶺商周銅礦遺址銅嶺商周銅礦遺址

銅嶺銅礦遺址是近年中國境內發現的一處重要采銅煉銅遺存,其采冶時代從商代中期延至戰國早期,所揭示的遺蹟有露采坑礦井巷道、選礦場、工棚等百餘處,銅、石、竹、木、陶質採礦工具和生活用器數百件 ,其年代之早、保存之好、內涵之豐富,為古代礦冶遺存所罕見,它是我國冶金考古和青銅文化研究的重大發現與突破。

特點

年代早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西安黃土第四紀地質研究室分別對遺址21個木樣進行碳十四測定,遺址年代始采於商代中期,距今約3300年。

保存完整

該遺址地層清晰、疊壓關係明顯,它使我們對先秦採礦技術有較為系統的認識。在採礦方法上,有從露採到坑采,包括落礦、出礦和地壓管理三種作業。在開拓方式上,有商代中期豎井、平巷聯合開拓,到西周時期發展為豎井(斜井)、平巷、盲井聯合開拓。並適其地質條件的不同,對坑道採取自然支護、或人工支護總之,該遺址從整體上構成了中國早期採礦技術體系。

遺存豐富

銅嶺商周銅礦遺址銅嶺商周銅礦遺址

經過五次科學發掘,採礦遺址在揭露1800平方米範圍內,清理出豎井103口,平巷19條。揭露冶煉區3處,其煉渣散布面積約170000平方米,估計煉渣總量約10萬噸。其它遺蹟有工棚、選礦場、露天采坑、槽坑、材料加工場、圍棚等。遺物有採掘、提升、裝載、運輸、淘洗、照明、排水等工具以及生活用具。

意義

嶺銅礦遺址以極為豐富的科學資料證明了中國大規模開採銅礦的歷史至少已有三千餘年,是中國迄今發現的礦冶遺址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一處大型銅礦遺存,是中國青銅文明的象徵之一,對於研究中國青銅文明的發展進程有著特殊的歷史地位。對探尋中國高度發達的青銅鑄造業原料來源的問題,對於研究中國冶金史及文明史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位置

銅嶺商周銅礦遺址位置圖銅嶺商周銅礦遺址位置圖

銅嶺銅礦遺址位於江西北端的瑞昌市夏畈鎮的幕阜山東北角,為商周時期的遺址。

介紹

四周礦井四周礦井

遺址分採礦區、冶煉區兩部分。古採礦區集中分布範圍約7萬平方米;冶煉區分布於礦山周圍山腳下。在採礦區內清理髮掘出古豎井103口,巷道19條,露采坑7處,工棚5處,選礦場1處等遺蹟。出土有石、、陶、原始瓷等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約500件。在冶煉區揭露春秋時代煉爐2座。出土的提升工具木滑車分別有西周、春秋各代之物,表明早在數千年前中國已將木製機械用於礦山開採。這批提升工具也是世界上發現的古機械物最多、最早的一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