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畈鎮

夏畈鎮

是瑞昌市東北部的經濟重鎮,轄12個行政村,111個村民小組,駐有九江船用機械廠和九江冶金總廠兩家中型國有企業,,其中農業人口13999人,非農業人口3786人,全境東西14公里,南北寬6公里,。夏畈鎮是中國乃至世界的青銅故里,這裡有中國年代最早的采冶銅遺址,以及全世界最早採用木質支護框架進行地下開採的古銅礦遺址。夏畈鎮現轄區,由古代甘露鄉的鏡平保,今一鄉的南陽保、河壙保和大林保以及吳壙保的部分自然村組成。夏畈鎮得名,緣起於解放初期的小鄉,因駐地夏家畈,故得名夏畈鄉。

基本信息

概況

夏畈鎮位於。東與兩鎮一鄉(碼頭鎮、武蛟鄉、白楊鎮)交界,西與黃金鄉相連,南與南陽鄉、桂林街道辦接壤,北與碼頭鎮隔山相鄰。國土面積46.7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111個村民小組,駐有九江船用機械廠和九江冶金總廠兩家中型國有企業,總人口17785人,其中農業人口13999人,非農業人口3786人。鎮府駐地三眼村,距市區21公里。

人口:18419人郵編:332209轄花園墩、船機廠、九冶總廠等3個居委會,夏畈、南林、港南、城門、三眼、禁地、銅嶺、北聯、百花、南畈、新橋、小橋等12個村委會,92個自然村,2987戶,15883人,漢族。鎮政府駐花園墩。該鎮區位優勢明顯:該鎮東出毗鄰煙波浩淼的赤湖之濱;

歷史沿革

夏畈鎮是中國乃至世界的青銅故里,這裡有中國年代最早的采冶銅遺址,以及全世界最早採用木質支護框架進行地下開採的古銅礦遺址。同時也是瑞昌市的經濟重鎮之一。

夏畈鎮現轄區,由古代甘露鄉的鏡平保,今一鄉的南陽保、河壙保和大林保以及吳壙保的部分自然村組成。

解放前夕屬南陽鄉。

解放初屬南陽區,為南寶、夏畈、三眼三個小鄉;一九五七年合併為夏畈鄉(以駐地夏家畈得名);一九五八年公社化時,夏畈鄉更名為夏畈人民公社;一九六八年擴社並隊時,夏畈與南陽合併,稱南陽人民公社;一九七二年社隊規模調整時,夏畈從南陽公社分出恢復原建制,原南陽公社的新橋、南畈、百花三個大隊劃歸夏畈公社管轄至今未變;一九八四年夏畈人民公社更名為夏畈鄉,駐地始遷三眼橋;1994年3月12日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鄉設鎮,夏畈鄉更名為夏畈鎮。

夏畈鎮得名,緣起於解放初期的小鄉,因駐地夏家畈,故得名夏畈鄉。而夏家畈的得名,卻幾經演變方有其名。據《瑞昌縣地名志》記載,清康煕戊子年(1708年)夏蔚南由橫港遷來今大屋夏處建村,此地始有夏姓;在瑞昌縣的自然村史中,清同治年間僅有夏家鋪;清同治年間以後,也許是夏姓人財兩旺,購田買地置業,才派生出了大屋夏和地片名“夏家畈”,為解放後的鄉、社、鎮冠名奠定了今名之前緣。

地理位置

夏畈鎮

東出毗鄰煙波浩淼的赤湖之濱;西出界鄰湖北省黃石市;南出23公里與市區牽手;北接長江碼頭與湖北省武穴市隔江相望。鏡內武(漢)九(江)鐵路橫貫東西,夏畈火車站貨運吞吐量居全線縣級站之冠,省道九(江)界(首)公路穿境而過,西接武漢,東連南昌。林地25500畝,水面95畝。

規模

92個自然村,2987戶,15883人,漢族。耕地12975畝,主種稻穀,部分糧棉兼作。林地25500畝,水面95畝。

資源

礦產

南蠻服地 巍巍銅都:蜚聲海內外的銅嶺商代銅礦遺址位於幕阜山東北角的夏畈鎮境內,是我國礦冶遺址中年代最早,保持完整,內涵豐富的一處大型礦冶遺址,它被評為1991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目前國家正在申報世界遺產。這片芳草地,竭誠期待著各界人士前來投資開發。

其他優勢

自然資源潛力無限:全鎮擁有6989名青壯年勞動力,大多經歷過大城市務工培訓,各類技術人才齊備,耕地總面積12033畝,其中,水田2723畝,旱地9300畝,交通快捷,灌溉便利,土質優良,氣侯適中,無霜期長,適應各種農作物生長,已形成了西瓜、山藥、中藥材、檳榔芋、荷蘭脫毒馬鈴薯、紅薯、蔬菜等規模產品,尚有大片土地期待著中外商貿前來開發。境內礦產資源豐富,質優量大,品種繁多,有色金屬以金、銀、銅、鐵為主,儲量大,品位高;非金屬以白雲石、大理石、鎂質粘土、馬嶺土、礦泉水等為主,可供百年開採,向世人展示無限的潛力,有如一頭沉睡的雄獅,正處蓄勢待發階段,真誠召喚海內外有識之士來夏畈這塊投資熱土,催我猛醒,共謀發展。

經濟發展

2006年,全鎮生產總值6790萬元,年均增長13.4%,財政總收入260.64萬元,年均增長10.2%;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85.50萬元,與去年同比增長18.6%。

招商選資態勢良好。過去五年我們共引進企業30家,引進資金7200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600萬元,其中進駐黃金工業園企業2家。自2004年來,培訓勞動力290名,組織189名勞動力參加本地或外地勞務招聘會。

農業產業化,品牌化已形成,農民人均收入穩步增長。隨著市場經濟的步伐,我鎮採取典型引路,以點帶面方法,實施“三個一”工程(即1000畝果業,1000畝西瓜,1000畝訂單農業),抓好產業化調整形成西瓜產業基地,優質稻種植基地,食用菌栽培基地和牲豬養殖基地,大力扶持農副產品流通大戶,加快農副產品商品轉化率,同時,我們加快了通村公路建設,促進農副產品流通,提高農民收入。2006年,我鎮農民人均收入達2680元。

林業改革順利完成。歷時一年多,按省政府統一部署進行林業產權制度改革,通過鎮、村兩級書記抓林改。我鎮完成林改面積26489.3畝,發證宗地9184宗,分山到戶率84%,發證率100%,民眾滿意率90%。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彰顯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點的作用。我鎮成立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濃厚氛圍。通過認真選點,科學規劃,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自籌和爭取上級政府補助資金52萬元投入到兩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點,其中各級政府投入補助資金20萬元。目前,南林范家,新橋田家灣已全面完成六改,基本達到四普及,村容村貌得到極大地改觀。

計畫生育進位爭先。前幾年,我鎮計畫生育工作滑坡嚴重,為徹底扭轉我鎮計生被動局面,2006年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專門召開會議討論計生工作,明確奮鬥目標:摘帽創優爭先。配齊配強幹部隊伍,組織強有力的計生工作機構和健全計生網路。通過經常性工作和服務月活動相結合,徹底改變計生工作狀況。2006年全鎮計畫生育率達83%,性別比100:126,環孕檢率達85%。

綜合治理,構建平安和諧夏畈。“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過去五年,我鎮共投入資金15萬元,先後規範了村級綜治工作室和鎮綜治辦的硬體建設。建立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和歸零機制,堅持周排查月匯報和季分析制度,通過日常防範和專項整治相結合,確保我鎮社會治安穩定。2006年全鎮刑事案件,治安案件較去年有明顯下降,偵破和查處率100%,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率達100%,鐵路聯防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歷史進程

交通便捷,優勢明顯。鐵路武(漢)九(江)複線橫貫鎮境東西,夏畈火車站貨運吞吐量居全線縣級站之冠;公路省道九(江)界(首)幹線穿境而過,南接南昌,北聯武漢;縣道公路瑞(昌)碼(頭)幹線貫境而行,南連市區,北接長江碼頭,使鐵路、公路、水路貨運聯為一體。鎮東出鄰煙波浩淼的赤湖,西出界湖北陽新,南出接繁華的瑞昌市區,北出依長江碼頭與湖北武穴市隔江相望。

南蠻服地, 巍巍銅都。蜚聲海內外的銅嶺商周銅礦遺址,它位於夏畈鎮的幕阜山東北角,距市區24公里。是我國礦冶遺址中年代最早、保持完整、內涵豐富的一處大型礦冶遺址;是二十世紀中國考古學的重大發現之一。在世界木支護采銅史中獨占鰲頭。解決了中國學術界長期爭論的商周大宗銅源何處的重大問題。目前國家正在申報世界遺產。

自然資源,得天獨厚。人力資源豐富,全鎮現有青壯年勞動力6989名,大多數經歷過大中城市務工的鍛鍊,各類技術人才齊備,能為各類企業的發展提供較高素質的人才;可耕面積眾多,其中水田2723畝,旱地9300畝,灌溉便利,四季分明,氣侯適中,無霜期長,土質肥沃,為發展多種規模經營,生產綠色產品和農特產品提供了適宜的條件。

基礎較好,設施齊備。鎮區商業、郵政、電信、金融、信息、電力、文化、教學、醫療等企事業服務單位一應俱全;農村醫保健全,鎮民就醫方便。民風純樸,社會穩定,人民民眾安居樂業,

一個新興的工業集鎮正在這古老的銅都故里迅速崛起,沉睡了三千三百多年的商代采冶銅礦遺址,期盼著海內外客商前來撩起她那神秘的面紗,投資開發,向全世界展現古老銅都昔日之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