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隱賞桂呈朔翁西風來晚桂開遲。月宮移。到東籬。簌簌驚塵,吹下半冰規。擬喚阿嬌來小隱,金屋底,亂香飛。重陽還是隔年期。蝶相思。客情知。吳水吳煙,愁里更多詩。一夜看承應未別,秋好處,雁來時。[1]
作品注釋
⑴江神子:詞牌名。一作“江城子”。單調,三十五字,五平韻。結有增一字,變三言兩句為七言一句者。宋人多依原曲重增一片,如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詞,及《夢窗詞集》中諸詞,即為雙調,七十字,上下片各八句五平韻。[2]⑵荷塘:即毛荷塘,吳文英詞友。《夢窗詞集》中另有《醉桃源·荷塘小隱賦燭影》《大酺·荷塘小隱》《秋思·荷塘為括蒼名姝求賦其聽雨小閣》《燭影搖紅·毛荷塘生日留京不歸賦以寄意》《高陽台·壽毛荷塘》《三姝媚·姜石帚館水磨方氏會飲總宜堂即事寄毛荷塘》等六首詞,可知兩人交情不淺。荷塘小隱:為毛荷塘家宅名。[3]⑶朔翁:據朱祖謀箋:《齊東野語》“劉震孫,字長卿,號朔齋,嘗為宛陵令,與吳毅夫唱酬。”《夢窗詞集》中另有《滿江紅·劉朔齋賦菊和韻》一詞,疑即為同一人。[4]
作品鑑賞
“西風”三句,言因為冷空氣南下的日期推遲,所以秋季的濕熱天氣也相應延長,因此桂花的開花期也比往年長久了。當月掛東籬時候,詞人應邀來毛荷塘“荷塘小隱”居處的園中賞桂。“簌簌”兩句,言夜涼天氣,秋風颯颯,似乎連月兒也被風吹去了一半。“半規”,即半邊月亮。其實時在初十夜,月亮剛好半圓也。詞人不明寫“十日”夜,而描述風“吹下半冰規”,即是把自己創作理論“用字不可太露,露則直突而無深長之味”,運用於實踐中的具體表現。“擬喚”三句,此言主人毛荷塘準備叫自己的紅顏知己來“小隱”居住,“金屋藏嬌”,能使房中的脂粉香與戶外的桂花香互相混和,香氣四溢。從“擬喚”兩字推知,“金屋底,亂香飛”等語系詞人臆測也。“重陽”三句,言重陽節今已過去,所以另一個重陽就將等到“隔年”了。但九月初十天漸轉涼,室外有隻蝴蝶在寂寞淒涼地孤飛,仿佛在尋找它的情侶,這種感受作為“同病相憐”的詞人是最深刻的。“吳水”兩句,點“荷塘小隱”的地點在吳中。據夢窗《大酺·荷塘小隱》結句“放船五湖夜色”。以及《燭影搖紅·毛荷塘生日留京不歸賦以寄意》等語意看,亦定“荷塘小隱”在吳地為是。此言眼前一派吳地煙水,引發起詞人多少種對人情世事的感慨啊。這些感慨、離愁,轉而觸發起他更多的作詩填詞的創作欲,隨即化成為多首詩詞佳作。詞人在吳居住了十三、四年之久,在蘇州還有一位使他刻骨銘心相思的去妾,這些都是他創作詩詞的原動力。因此“愁里更多詩”,確實是他的一種深刻體會。“一夜”三句作結。言詞人在“小隱”賞桂一夜,他感觸到秋天的好處是有大雁從遠方而來啊。古人有“鴻雁傳書”之說,所以“雁來時”,應理解為有遠方親人寄來了書信,使詞人有似雖已別離“應未別”之感。這雖然是詞人的單相思,但也是他的一種熱切盼望。[4]
作者簡介
吳文英,宋代詞人。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一生未第,游幕終身。紹定(宋理宗年號,1228—1233)中入蘇州倉幕。曾任吳濳浙東安撫使幕僚,復為榮王府門客。出入賈似道、史宅之(史彌遠之子)之門。知音律,能自度曲。詞名極重,以綿麗為尚,思深語麗,多從李賀詩中來。有《夢窗甲乙丙丁稿》傳世。[5]擴展閱讀
最強棄少http://www.7kwx.com/0/198/妙手天師http://www.7kwx.com/0/210/
將夜http://www.7kwx.com/0/5/
天才相師http://www.7kwx.com/0/196/
求魔http://www.7kwx.com/0/170/
聖堂http://www.7kwx.com/0/99/
神煌http://www.7kwx.com/0/203/
楚漢爭鼎http://www.7kwx.com/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