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上海開埠前,地境屬高昌鄉23保,乃荒僻農村,居民以務農為生。境內東有楊樹浦港,中有周家浜、中余浦,西有東余浦。橫浜、蔣家浜橫貫東西。自然村有錢家宅、趙家宅、茭白園、蔣家浜等。茭白園形成於清代中葉,以產茭白聞名。趙家宅,因地處道口,清代中葉形成小集鎮,店鋪眾多。東部高郎廟,建於康熙年間,屬佛教臨濟宗,廟址尚存。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昆明路以南劃入公共租界。光緒三十三年華德路(今長陽路)延長至蘭路(蘭州路)。
民國16年(1927年)前後,分別築成許昌路、江浦路、齊齊哈爾路、惠民路、霍山路和昆明路。期間,日商興辦了池田印刷株式會社池田分廠(今市印刷一廠)、康泰絨布廠(今上海針織廠)、上海紡織株式會社第五織布廠(今上棉十六廠)。華商開辦了大鑫煉鋼廠(今重型機器廠車間)、元益毛紡廠(今第三毛紡廠)、仁豐染織廠(今手帕一廠)、新裕織造廠(今第九織布廠)、大安橡膠廠、大德橡膠廠(今膠鞋六廠、五廠)和大公染織廠。英商也興建了謀得利洋行(今上海鋼琴廠)。民國17年明園跑狗場建成開放。
民國10~23年,昆明路以南一帶,陸續興建了一批舊式里弄房屋,有申新坊、蘭桂坊、物華里、如龍里、華盛坊、匯山里等,建築面積8.1萬平方米。而昆明路以北的華界,則仍是農業地區。
抗戰爆發,自然村及高郎橋西堍南北兩側住宅均毀於兵火。明園路狗場成為廢墟,被日軍占為養馬場。
抗戰勝利,居民重返家園,蘇、浙、皖等地農民來滬謀生,搭棚定居,形成大批棚戶地區,面積25.6萬平方米。
解放後,工廠企業經過改造、撤併,又新建、遷建了第一冷凍機廠、玻璃器皿三廠、新通機器廠和先鋒電器廠等多家。境內工廠發展至49家,區屬工廠9家。工廠占地0.41平方公里,占街道總面積39%。境內千人以上工廠有上海良工閥門廠、上海第三毛紡廠、上海大中華膠鞋五廠等7家,另有倉棧13處,住宅面貌也有所改善。街道北部的自然村和棚戶,都翻建成磚木結構樓房,面積24萬平方米。
1972年改造明園村棚戶區,建成混合結構多層樓房47幢,面積5.49萬平方米。1990年底,街道有住宅面積46.1萬平方米,其中簡屋為30.6萬平方米。
行政區劃
江浦路街道轄:昆明里、遼陽、吳家浜、蘭州新村、遼源新村、陳家頭第一、蔣家浜第一、蔣家浜第二、張家浜、陳家頭第二、陳家頭第三、遼源二村第一、遼源二村第二、遼源三村、姚家橋、遼源一村、五環、遼源四村、金鵬、眾和、又一村、大花園等23個居委會。
經濟
江浦路街道商業網點集中在長陽路,共有28家,規模較小,但行業齊全。齊齊哈爾路有江浦菜場和集市貿易。昆明路口建成海佳飯店,專門接待台灣同胞,至1990年底,共接待台胞5000餘人。
改革開放後,上海第一冷凍機廠和上海針織廠引進外資,開拓國際市場;上海字模一廠、上海重型機器廠鑄造分廠引進國外技術裝備;第三毛紡廠擴建了廠房,擴大了生產規模;上海市有色金屬銅管總廠在許昌路建成。街道創辦了民政福利工場,設立了勞動服務公司、勞動服務管理所。
轄區內文教衛生金融商業服務業設施齊全,有海上海創意產業園區,有上海捲菸廠,有全國500強餐飲企業沈家花園。
交通運輸
江浦路街道地區內交通便捷,呈“三橫三縱”布局,東西走向有控江路、周家嘴路、長陽路,南北走向有大連路、許昌路、江浦路,河道有楊樹浦港。
主要公交線路有6路、14路、17路、19路、22路、33路、70路、79路、80路、103路、145路、220路等,軌道交通四號線、八號線分別經過大連路站和江浦路站 。
社會事業
1981年和1984年,分別改造霍蘭地段和秦家弄棚戶,建造多層和高層住宅。1985年改造張家浜棚戶,先後建成多層住宅14幢。後又陸續建造高層住宅4幢,總計面積7.8萬平方米。商業網點開始向西發展,增設了中小型商店30餘家,方便了居民生活。
有中國小7所、職業學校1所、業餘大學1所,醫療機構2家。境內有上海電視大學公用事業局分校及幹部學校各1所;中學2所、業餘中學1所、國小7所、幼稚園3所。另有楊浦區婦幼保健院、街道醫院;街道文化中心和滬寧戲院等設施。
2018年9月,楊浦區江浦路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攜手上海延澤社會工作發展中心,組織江浦社區內的近20名困境家庭兒童在創智農園舉行了“都市農耕”公益活動。